关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分析和挑战探讨
2021-11-2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宋 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前言
互联网开启了商业发展的新时代。在互联网繁盛发展的时期,互联网金融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模式有本质的差异,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以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为主要的运营模式,近年来呈增长态势,这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具有多种优势,对银行信用卡业务产生了影响,虽然信用卡同样具有传统的优势,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卡业务之间,业务量完全取决于客户的习惯与倾向。这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基本形态,也是金融模式不断创新的重要表现。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方式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功能。互联网金融是信息化、电子化和金融创新发展融合的结果。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网络支付方式,例如淘宝和支付宝的强大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支付方式更加科技化,网络购物和销售实现了第三方平台的拓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使用网络支付平台进行取款和交易。互联网金融具有网络理财的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将软件植入到互联网操作中,运用网络理财方便快捷的优势,为理财服务提供全面的服务,具有安全性,具有快捷性。互联网的可移动支付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的。移动金融和金融业务之间的融合打造了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加快捷。智能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有效融通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巨大的空间,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建立了可移动性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的网络融资模式例如网络贷款P2P等方式都可以根据计算机借助借款人的信誉进行综合评价,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自动还款,这种网络融资模式更加便捷,风险大大降低,网络融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会持续进行金融服务的提升,这是获取客户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充分整合金融资源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过程。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和挑战
(一)银行信用卡的支付方式受到冲击
银行信用卡具有主动支付的权利,在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时期,信用卡发挥了支付的重要功能。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支付系统快速进步,电商系统的第三方支付严重干扰了信用卡的支付主动权,网上交易与资金支付需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的信用卡支付作为结算机构就受到了干扰,广大消费者与商户之间无法直接对话。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用的前提下,信用卡的支付难以明确客户的资金用途,这种信息断层导致银行无法监控客户风险。银行信用卡监管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优势就是架构起客户和第三方平台以及商业之间的关系,而传统的银行信用卡业务,在获取信息方面缺乏技术支持。
(二)银行信用卡的分期业务受到挑战
银行信用卡在分期业务方面占有巨大优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信用卡成为很多人消费的重要资金来源。广大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情况来调整信用卡的使用方法,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众群体是非常大的。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银行信用卡的分期业务受到冲击,互联网推出的透支账户在小范围内具有多种权力。例如京东的白条,阿里的小额贷都充分展现出互联网金融的活跃性。同样,在贷款业务里互联网金融能够以最简便的手段和最直接的方法获取资金,这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无法达到的状态。银行信用卡的核对审批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限,互联网金融采用即刻兑现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消费者,消费者们运用互联网金融能够利用信誉度贷款,这是互联网金融在无形商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优势。
(三)银行卡的收单业务受到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占据线上收单的主导地位,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在线下收单方面,虽然银行占据了主动权,但是受网络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下降趋势。互联网企业的线下收单规模快速增长,在增长的过程中,传统的刷卡支付被POS机等新技术所取代,银行银联以及电信运营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在第三方支付的模式下支付方式不断创新,支付的费率不断降低,监管部门即使在监管过程中仍然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控制。支付方式的变化是互联网经济具有的一大特色,信用卡在收单业务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则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信用卡收单业务需要构建起新的模式,创新方法才能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网络金融具有的优势是不可比拟的。
(四)对银行信用卡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在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经济逐渐繁荣。银行监管逐渐严格,压缩了信用卡的盈利空间,在信用卡应用过程中,对用卡范围进行了限制,信用卡的透支额度有了一定的调整,在支付方面竞争进一步加剧,这就导致信用卡的盈利能力存在问题。这不仅是制度上的控制,也是市场环境给予的变化。互联网金融使信用卡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差异,而信用卡盈利能力的提升在于制度性的建设。互联网金融开展了多项业务,很多业务类型都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信用卡的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信用卡已经成为相对落后的支付方式。信用卡的盈利能力来源于信用卡的产品类型和信用卡应用过程中的金融服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信用卡受到的约束和限制较多,网络金融是自由宽泛的,网络金融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这与信用卡应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信用卡应用的思路和对策
(一)制定个性化的信用卡使用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信用卡的使用就要整合多种资源,进行多种强化性的配置。在信用卡应用中,需要根据客户的资产结构和年龄结构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强化信用卡的金融理财媒介作用。银行在信用卡管理方面,在信用卡推广方面要针对广大消费群体进行客户群体划分,信用卡使用的客户多数为年龄较大的资产结构稳定的客户,这样以来信用卡的应用范围则会保持稳定性。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年轻人是受众群体,而中年人以及中年以上的人群仍然以信用卡消费为主,这种消费群体的划分有利于信用卡进行推广。例如在信用卡的理财业务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投放销售信息,让资产稳定净资产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人充分享受信用卡带来的红利。互联网金融有其优势,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难点,互联网的安全性备受质疑,在理财方面,财富应用方面,信用卡仍然是广大消费者青睐的类型。在这样的局面下,信用卡业务要突出其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设计,使信用卡能够真正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好帮手。
(二)提高信用卡服务的整体水平
信用卡提供的是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让客户能够应用信用卡进行资金整合,传统的信用卡业务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使信用卡的服务弱化,银行在信用卡使用方面受到了挑战和冲击。但是,信用卡使用仍然可以提升多种服务,例如在收单方面以前的POS机收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信用卡可以嫁接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上的模式改进。例如信用卡可以搭建互联网金融的支付系统。运用互联网金融的科技手段联系信用卡付款的内容。信用卡业务可以直接参与到支付系统改革中,推出虚拟信用卡,提升信用卡的业务服务水平,这种方式能够让支付系统更加快捷,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客户在选择消费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获得快捷简便的操作。银行给予服务端口,运用信用卡的使用习惯来征得更多的客户。
(三)创新信用卡的多种功能
信用卡业务需要顺应多元化的商业发展时代,信用卡具有良好的信誉也能够有多种功能,在实施技术推进过程中,银行要强化信用卡的功能性设计,让信用卡的功能逐渐增多。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多的优惠,能够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这一点上信用卡的功能性设计是应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要路径。信用卡要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以提高整体服务为目标,突出功能性的设置。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调整信用卡的额度,强化信用卡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功能设计中增加相关消费项目,让更多的人信任信用卡的优势作用。在现代商业发展模式中,创新是唯一的路径,只有创新才能够强化业务的拓展,只有创新才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的变化。互联网经济时代,信用卡使用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的特色,以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为目标,让更多的客户能够在应用信用卡时获得便捷,这是互联网金融思维下银行信用卡业务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互联网推动了商业向前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金融模式彻底发生了变革。互联网金融以其自由发展的状态,高度的亲和力和与客户的粘合度,迅速占据了市场。银行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融合商业发展的新态势才能够真正获得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互联网金融同样存在一些缺点。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下就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也要融合金融发展的需求,以客户的需要为主要发展目标,在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下,彰显银行业务的强项,共同推动金融经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