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财务共享建设
2021-11-23周华剑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周华剑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大数据时代下,各企业唯有加强自身优化调整,才能积极应对金融浪潮。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相对于内部管理,更注重市场份额与经济利润,导致内部建设受到严重制约。还需根据企业内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加大财务共享建设的力度,从而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
一、大数据下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重要性
(一)降低运作成本
企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中,对财务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降低企业运作的成本,强化财务共享,通常采取集中式管理方法,规范处理重复的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质量。
(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加强财务共享建设可实现财务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分散的资源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加强财务共享建设,不仅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利于推动企业稳中求进发展。
(三)支撑发展战略
企业加强财务共享建设,可将财务人员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水平的同时,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内容中。通过财务共享建设平台可高效完成岗位工作,从而为企业决策等核心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支撑[1]。
二、大数据下企业财务共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目标定位模糊
大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了财务共享建设重要性的意识,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对财务共享建设做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促使企业无法高质量的使用财务共享建设平台,无法达到企业的期待。
(二)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信息共享建设步伐缓慢,在建设方面存在诸多欠缺,建设质量不尽理想。企业的财务共享建设是系统性工程,财务共享系统构建的时间长,投入使用后需较长时间才能见到财务共享建设的成效。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见到成效,认为系统建设无积极影响。
(三)人才欠缺
大部分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会计人员形成了思维定势,加上工作量大,无时间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无法及时更新专业的知识技能内容。部分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年龄较大,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财务系统与财务报告管理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2]。
(四)信息安全威胁问题
使用财务共享系统时,受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影响,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导致财务管理的质量整体降低。发生信息人为篡改与盗取等情况后,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制约企业加强财务共享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与关系定位
明确企业开展财务共享建设的目标与企业开展财务共享建设的路径,是企业开展财务共享建设的重要前提。企业应当加强明确经营管理情况与业务部门的定位关系,确保财务共享工作顺利进行。企业强化财务共享,能够为财务手段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优化财务管理方式。企业开展财务共享建设,需在明确企业财务目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展开,确保财务管理质量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与客户需求及经营管理要求,从而推动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快速转型升级。从我国企业的数据发展入手分析,还需明确以下两个发展方向与内容:一是企业的职责内容。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财务共享建设,仍处于摸索性前进的阶段,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建设的职责内容及积极影响认识片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尽快明确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以促使员工能够稳步成长,实现财务共享建设质量持续改进。二是工作人员应当树立以客户为主的原则,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与思考问题。不同客户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财务报表与经营管理情况等方面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企业应根据用户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及自身的情况,为跨行业等方面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合作质量与方式。减少财务管理的程序技能,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服务速度与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完善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下,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可及时发现存在与潜在的风险问题。在财务共享建设前,需全面调查评估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发展现状调整发展效益,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在展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加大对业务指标的分析力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凭借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为业务部门的工作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实现财务工作质量持续改进。财务共享建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了企业全新的经济管理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与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数据库,强化财务管理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越发完善,更利于反映企业的运行现状,可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需为财务管理制定系统规划,以为区域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保障。意识到人才储备对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贡献作用,加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在财务共享平台建设中可引入外部信息处理机构,同时需明确自身的问题,找到最佳的建立方式。并综合市场环境因素,制定科学的财务共享模式,以确保财务共享模式与企业日常运行管理融合的深入性。
(三)加强人才培养
在新经济常态下,产业结构逐渐发生改变,需加大在知识经济市场中的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养有全新工作理念与前沿知识技能的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可以得心应手地展开企业的财务共享工作,带动企业的内部工作人员,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与工作模式中脱离出来。企业需根据工作要求积极合理设置财务岗位,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高效利用。以往的财务管理中岗位设置过于复杂,不利于形成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财务共享平台建设,要求有简化的财务共享中心流程与标准化的人才,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企业应当加强对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的同时,确保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以切实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加强对企业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使其快速磨合财务共享中心的软件应用,明确了解软件使用方法。企业应当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培训计划的调整,以提高人才的工作专业化水平,以及财务处理与财务管理方式的标准化。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外,还需积极建立与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合理调整人才薪水情况,给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发挥潜力的空间。企业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能力与心理及精神等层面需求的关注满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促使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为企业的财务共享建设献计献策,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四)强化风险规避能力
发现存在与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是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唯有规避风险问题,才能避免财务共享系统受到安全威胁。因此在建立与使用财务共享系统时,需建立高效安全的保障体系,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水平,确保其能够满足其经营管理工作转型的要求。信息安全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加强对信息的整体管理,强化财务信息的应用价值,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因素。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下的财务共享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通过建立保障系统,及时解决信息风险问题与安全问题,才能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展开。保障系统可确保财务共享信息与财务信息等方面信息的使用安全。尤其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增大,恶性竞争手段的影响性不能忽视,为避免出现财务信息被人盗取等不良情况,还需加强企业低于风险的能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安全隐患较多,应当尽快建立安全的保障体系,加大对内部信息安全的维护力度。从企业的内外部信息安全入手分析,内网安全是指企业的内部信息安全,需通过防火墙对系统进行杀毒管理,企业的管理信息量相对较大,涉及文案层面与可操作性等层面的信息,唯有高效落实安全措施,才能确保内部的信息安全。从外部管理入手分析,企业应当尽快建立防御系统,抵挡不法分子入侵到企业的内网,提高内网的安全系数与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质量。企业应当共同处理财务数据与采取信息的安全问题,提高信息安全水平与可利用价值。但数据处理过程复杂繁琐,从宏观层面入手分析,企业应当采取统一化与标准性的管理模式,加强职责安排与落实,加大系统内容的规划力度,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使得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共享的工作中,应当提高信息传递与存储等过程的安全水平,以确保信息共享的理想成效。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有高度的敏感力与感知力,加强信息共享工作的规划,整体性的提高内部安全与财务性系统发布流程及核心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切实规避各环节的风险问题。出现风险问题后,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财务信息能够安全传输。相对于事后处理,采取各种风险规避措施,更应当注重风险事件的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减少信息安全问题对企业的不良影响,避免不良信息在市场中形成恶性循环,也是企业在财务共享建设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四、结语
加强财务共享建设与有效应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升级优化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着积极意义。但在建设中诸多的不确定性,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深入分析问题,找出针对措施,同时采取人才培养与财务信息安全管理及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等措施,促使财务共享工作逐步完善,实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