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创新研究
2021-11-23刘水光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刘水光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管理规范化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了保障企业能够顺利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全面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实现了高效化与严格化,同时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一、“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控制信息化的问题与不足
(一)控制环境逐渐复杂
“互联网+”对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具有直接影响,其关系到业务处理、流程控制甚至经营模式改变,传统落后的企业控制制度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由于企业已经逐步开始依赖于信息化系统以及技术所带来的便捷性,但由于信息的控制系统所涵盖的内容较多,且包含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控制内容、权限管理等方面,所以必须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作为保障。但是,目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立,并没有切实解决数据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整合问题,特别是各种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这种复杂化性增加了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二)风险评估难度突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转移到了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投资成本的节约等方面。为了协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所以应加强对内部工作的控制,并及时对不同的风险问题进行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所以对“互联网+”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风险也有所提升,身份识别、信息系统平台漏洞,以及系统数据的对接切换都会造成运行系统不稳定的现象,企业由于专业技能的限制,往往缺少有效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手段,所以难以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三)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通常情况下,“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需要具备开放性以及实时性的特点,并及时地协助企业处理各项业务,同时促使企业员工能够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标准流程落实各项工作。然而,由于信息化系统具有模块划分和业务效率高的特征,所以企业各部门之间在处理相关业务时,难免会由于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引发信息不能有效传递,造成信息孤岛。不仅如此,企业的业务信息具有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特点,在通过独立性较强的信息处理库进行操作之后,很容易造成重复性处理等现象,不仅会使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与隐患,还会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情况[1]。
二、创新“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创建高效化的信息平台
1.搭建平台,引入设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为了能够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时效性,企业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念,实现了对内部控制结构模式的整改。同时,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新型运行环境,企业需要从设备的引入工作入手,并同步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内部控制管理平台,为后期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保障。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结合实际的经营情况,加大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并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基础设备,为打造企业内部稳定的运行状态提供保障。
2.建立良好的耦合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涉及到数据、功能、流程以及输出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避免理念以及体制不相契合的情况出现,企业需要加大对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相结合的耦合制度的建设力度,并对其提出高标准与高要求,促使企业的控制理念能够与管理制度相互匹配。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扩大耦合制度的实施力度以及覆盖范围,确保制度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的全面化发展,并结合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耦合制度的可行性以及时效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企业还需要通过优化治理结构,保障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衔接。
(二)重塑企业的文化建设
1.建立有效的价值认同
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要求下,在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同时,对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业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对企业的实践活动有着积极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对员工的价值观念以及工作态度进行引导,促使正确的职业素养能够为规范化行为的建立提供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将规定、准则、观念以及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过程当中,并在激发员工积极性以及认同感的同时,引导正确的实践行为。
2.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属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内容,并且可以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员工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和理念。企业文化的还可以加快规范化治理环境的建设进程,并促使内部控制工作不断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实际要求。所以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文化活动的方法,并通过加大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员工对创新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再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监督员工自觉履行责任,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加深对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理解,并结合有效的整改措施,避免组织结构当中出现负面影响[2]。
(三)合理划分权责
企业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下,利用信息化建设打破了传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进而拓宽了实际的管理范围,再通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为整体的管理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管理结构的建立不断呈现出了扁平化的特点,导致部门与人员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晰,管理部门的指导失去了时效性,致使员工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性。所以,为了改善此类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需要及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对整体的流程进行实时监督,并深入的分析产生制约性问题的原因,从而利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保障信息控制的时效性。此外,企业还需要明确的划分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并将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作为实际导向,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1.加强对人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是企业各项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必须引起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及时引入大量的专业人员,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助力[3]。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主体内容,并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以及教育工作,提升员工在信息识别、分析、判断、预测以及统筹规划的能力水平。另外,企业还需要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导向,为人才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再结合自身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并通过对阶段性实施目标的细化,促进员工与企业的良性发展。
2.建立完善的信息考核以及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经营实际状态,还需要及时地建立完善的业绩评估以及考核机制,督促员工在保障日常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同时,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技能水平。不仅如此,监督监督机制的设立,不仅能够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全方位的检查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流程,还可以通过规范员工的业务行为,实现稳步运行的目标。此外,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以及正确的发展理念,并加强人员队伍的自主学习能力,企业还需要建立完整的奖惩制度,对员工的良性行为给予肯定,并细化培训制度规定,再发挥出内部交互平台的实际效用,进而达到更新员工思想理念、共享有效实践经验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企业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上,所以企业需要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发挥出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并加快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制度的建设进程,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运行当中的问题与不足,应及时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