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2021-11-23黄梦扬广东燕岭医院

财会学习 2021年2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科室绩效考核

黄梦扬 广东燕岭医院

引言

随着如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医院已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渐建立并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1]。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引入推动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内容更加丰富[2]。但目前仍有部分医院对自身的现有管理水平缺乏正确认知,不重视内控管理机制,缺乏资金风险防范意识而无法满足如今的医院内部发展需求,也对医院的运营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提升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成为医院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医院内部控制指的是,通过对医院各项制度、规章、措施等制定,对各科室的活动进行规范,为医院各项资产安全的完整性、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保证医院的良好发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医院制定内部控制体系中,还需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与传统的预算管理不同,医院中,全面预算是一个周期内,对医院中的各综合部门、科室活动、后勤活动等收支情况进行总体预算,通过预算从而实现对医院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医院中各科室的活动进行协调及控制,年底进行考核及奖惩。在医院的全面预算中,不仅包括收入预算,同时还包括支出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需医院全体职工共同参与[3]。对于医院内部控制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其重要的部分,有助于医院对内部进行协调及计划。内部控制的开展同时也能为全面预算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而全面预算又可促进内部控制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医院的全面预算中,收支预算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性。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参与,是一种贯穿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二是、标准化。在该管理过程中,有标准化流程,预算标准作为编制、执行、考核的重要依据参考,因此首先应当将预算标准制定。三是、战略性。在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结合了短期及长期预算,通过该工作的开展,能促进未来规划的推动,促进医院实现战略发展,具有战略性。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全面预算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可协调各科室工作

全面预算编制能实现各科室在开展工作中,以全局为出发点开展工作。在各科室开展自身工作的同时,也能积极配合其他科室开展工作。各科室负责人在参与全面预算编制时,对于一些存在交叉性、较为复杂的工作指标时,可更好对自身科室工作进行协调。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既可实现各科室分工明确,同时又能相互协作,完成医院的总体任务。

(二)可实现医院医疗成本的有效降低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能对医院中各部门、科室等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促进医院医疗成本的有效下降[4]。医院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招标采购流程加以规范,使医疗器械、耗材、药品等价格降低,实现医院资金的节约。在医药成本得到较好控制后,也可实现就医患者医疗费用的减少。还可创新科研技术,促进医院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临床疾病治愈率的提升,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住院部床位周转,还可减轻患者负担。通过对立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能实现医院资金使用有效率的提升,为医院投入科目的科学性提供重要保障。通过紧密联系医院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合理分配医院各项资源,实现医疗诊治成本的降低,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三)能促进医院经营风险的降低

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大,随着医院的发展,其经营风险也不断扩大[5]。医院的业务量情况、资本结构、资金使用效益及资产规模都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营风险。全面预算的开展则可通过研究医院的总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从而对医院整体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实现医院经营风险的有效降低。

(四)可进行过程控制以及事后纠偏

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发生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医院开展预算执行工作中,若发生支出明显超过预算的情况时,内控部门能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对该情况及时加以制止,通过对问题发生原因的分析,有效控制各项经济活动。在年末时,可对比年初预算及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对其中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从而对年度预算进行合理调整。

三、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在医院的发展及建设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医院意义重大。因此,医院可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强化,从而促进医院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员工意识

为保证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医院中能发挥最大作用,促进内控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应当对医院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但有许多医院未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仅为应对上级检查而开展,而并未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其本质作用。因此,需要培养医院整体员工的意识,使管理层人员及普通职工共同认识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使医院各部门人员及科室人员能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对职工的建议及意见进行综合性考虑,才能有效保证医院预算编制切实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全体员工意识的培养,也能使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说服力得到有效强化,使上下共同努力,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序开展。同时医院可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以促进预算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能主动避免浪费资源,避免发生数据信息造假等情况。

(二)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加以完善

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其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若缺乏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则可能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如某医院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而未根据医院及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导致各科室人员绩效考核情况缺乏合理性,而造成各科室在开展工作中,仅仅重视自身科室的工作,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无法协调,导致医院工作开展受到较大影响。在医院制定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通常应当结合医院的发展情况,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管理评价要求,制定可行性较高的管理体系。同时还需制定自我评价方案,定性及定量分析医院运营效益及预算指标的具体完成情况,此后再做出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应当将考核评价结合与工资发放、调岗辞退、评优等方面挂钩,以促使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能主动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案

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医院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实际需求及发展现状,制定适合自身的预算编制方案。尤其需要重视落实增强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方式及步骤,通过对各环节的细化,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作用的有效发挥。包括方案执行方式、实施步骤、审批调整、预算程序等内容。只有将实施的具体方案制定出来,才能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事半功倍,实现医院内部控制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根据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条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分步实施。如,医院可根据财务支出的具体情况对支出预算进行严格管控,根据医院的预算执行结果及建设发展,优化调整预算项目。通过对预算体系功能的改进及不断优化,实现对医院临床培训活动、固定资产采购、材料领用情况等方面的事前管控。如医院在部门人员或科室人员申请外出学习时,或在申请领用医疗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情况时,职能部门在接收到申请后,根据科室的年度计划,对这些申请进行合理的布置。

结语

总之,在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应当不断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以促进其内控管理质量及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医院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对各项制度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科室绩效考核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