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服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1-11-23陈丽颖邓妙心陈凯琳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志愿居民

陈丽颖 邓妙心 陈凯琳

(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2.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社区”概念最早被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认为社区是通过血缘、邻里及朋友关系建立起的人群组合,强调具有共同生活方式、共同信念与情感维系的共同体关系。[1]在我国,社区通常指具有较完整功能城市基层社会的型构,如街居制下的居委会辖区。[2]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社会分工和生活方式逐渐丰富,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更加多样化,社区服务的内容和层次也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和延伸。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城市建设快速铺开,社区发展也越来越快。伴随着社区服务在全国城镇社区的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开始出现,这种服务是一种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特殊精神需求和一般性需求的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3]

一、大学生进社区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进社区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服务意识。尤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外政治局势剑拔弩张的新挑战、新局势下,全国人民与祖国同心同德、共同进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规则意识尤为重要。新挑战、新局势迫使大学院校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实践教育。在社区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大学生走出“从校门到校门”的封闭世界,了解社会,体认民情,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技能,获得为他人谋福祉的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并促进自我成长。[4]社区服务让学生体验校园外不同的生活与工作氛围,加强社会交往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和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符合学生成才进步的成长规律和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因此,社区志愿服务在多地高校和中小学都广受欢迎,社区志愿服务成了学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此外,大学生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也有利于为社区建设发展贡献智力资源和物质力量,对社区中的困难群体进行扶持帮助,为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问题提供良好建议,传播分享在校习得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知识,为社区生活时域注入新鲜活力和生气;因此,鼓励大学生积极进社区,于高校和社区都有明显的互惠性和关系紧密性。

二、大学生实践介入社区服务的问题分析

不少高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都有较长的历史和经验,但在组织大学生进行社区实践服务时也遭遇不少瓶颈问题,在“校社”发展合作中也遭到资源无法优化嵌入的掣肘问题,并且不少还是共性现象。

(一)无需求调研

不少大学生组织都从自身服务的需求出发,在准备活动前未切实了解各类居民群体的生理状况和接受意向,有一些同学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走形式,跟居民互动时话题未经斟酌,可能会冒犯了居民。部分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志愿精神宣传教育,对志愿精神缺乏基本了解,功利心较重,认为对个人履历有帮助就参加,认为对完成老师布置的社会实践报告有利才去参加,功利性较强。[5]可见,不少高校组织的社区活动只是为了满足学生志愿者体验社会和完成实践任务的个体和组织需求,事前缺乏对居民需求的调研了解;因此,许多学生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做或者按照形式做,没有考虑老人的真实需求,造成了志愿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要脱轨的现象。[6]

(二)无长远规划

高校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一日游”或“走过场”情况较多,“大学生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未能变成校园活动的常规环节,未形成常态化管理格局。虽然短时的探望与物质赠予是对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一种调剂补充,但是活动功效的持续性和挥发性较差,对于一些高校与社区协同发展的掣肘问题更是治标不治本,学生与居民真正的需求未得到长效满足,教育活动效果如同隔靴搔痒,最多实现短时的新鲜体验感和快乐体会感。有些社区老人、留守儿童或家庭主妇对活动组织者的返场“承诺”有所期待,当承诺无法实现时,他们便有心理落差,逐渐厌烦这种“一日鲜”的志愿服务。大多数同类或相关的社区志愿服务都缺乏整体规划性,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差,无接力传承机制和激励措施。有些不正规的团体只会带领学生走马观花,仅仅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这样的团体只会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会对志愿服务活动失去兴趣。[7]

(三)无实效激励

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是学校部门或学生组织以固定的主题活动形式组织推行,强制要求学生群体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集中参加,虽然高校组织能有效管理和监控提供给社区居民的服务质量,但这也限制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与多样性,容易让学生服务活动带有“应付任务式”“新鲜体验式”色彩。学生与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在时间长度上未能形成互爱互信关系,以致学生在情感上难以与社区群体建立共鸣和共情。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模式无法对大学生形成有效激励,调动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措施不多,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与全面完善的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这都严重影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成效,也难以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8]

(四)无培育模式

首先,目前很多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训机制不健全,零散单一,深度不足,通常是决定开展哪些类型的服务或者确定了服务方向、对象,才进行相关的培训或者临时引导,根本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培训系统和可持续性的体制机制。[9]学生只凭一腔热情是不足以优质高效实施活动的,而缺失培训和导师指导就容易使志愿者的服务技术和质量不达标,使实践活动沦为“走形式”。其次,一些专业性较高的社区服务工作缺乏必要的师资力量辅助和系统性教学组织,致使学生服务时的动态监控较难把握。最后,不少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较成熟的自主培育机制和传承模式,多数是导师临时组建学生团队去参与完成特定的实践任务,完成了任务、获取了“留痕”资料后,团队就解散了,也没有继续发挥余热来挖掘有潜力的“朋辈导师”或建设资源,无法协助导师培养下一届学生团队,培育、完善实践项目。

三、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的改善对策

(一)宏观上的改善对策

1.健全志愿服务生态体系

我国现有的志愿服务生态有一定规模,也有一定的发展历史,每年都有向大学生征集“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跟国际公益组织有过交流合作,例如Projects Abroad,而同时也有一些民间自发的志愿活动,例如工作营、旅行义工等。在“三社联动”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力,聚合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资源,形成志愿服务信息大网或模块,加强高校联动、城乡联动、政府带动、医社联动、邻里互动,将有利于推动高校与社区巩固合作关系。高校与民间组织相互交流学习,合作、对接:民间组织缺人,高校便提供学生,定期输送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和学习;高校缺研究深度和试验田,民间组织和社区便提供基地。政府加大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引导媒体营造良性的舆论氛围,倡议通过一些社区服务短视频、微电影等作品征稿活动来提醒宣传影响力,指导高校与社区签订法律合作责任协议,规范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推动高校师生积极到社区实习实践,也改变了社区居民的保守观念和被动心态。

2.树立“高校+社区”开放大格局意识

高校需要积极向社区传递“成长共同体”“效益共同体”的协同合作、共赢互惠理念,明确组织、群体与个人共同进步的一致目标,甚至可以以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讨论和长远规划,努力实现双赢发展。在政策指导下,打通社区与校互通的渠道,设立专项资金及研究项目,民生部门搭桥牵线,鼓励“高校+社区”发展,朝“效益共同体”目标发展,逐步形成共识。政府应牵头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高校志愿活动衔接融合,以宏观政策为导向,中、微观激励政策为指导,形成定期管理联动机制,高校与周边社区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定点服务圈。教育部门鼓励并提倡高校开设社区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建设,开辟社区实习基地,对接输送大学生进社区服务实践与实训实习。

3.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社区高校要共谋发展,需要建立各司其职的协同合作发展机制,尽快转变思路,针对现状问题开展深度研究,探讨高校与社区协同发展的规划对策,逐步形成“校社”效益与学习的发展共同体;不仅要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工作,还要包含居民生活帮助与咨询服务工作。激励高校各部门与群体及社区部门人员共同参与规划建设,为高校教职工与社区干部提供发展晋升空间,以学习型社会论为导向,以社工带义工,教师带学生,社工与教师互带互鉴,学生与义工共参与等形式,丰富“校社”学习形态。同时,高校以项目形式支持与指导社区服务发展完善,依托财政拨款及科研课题,以高校科研项目资源支持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并予以建设成果奖励,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校社协同合作等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主持、参与相关科研及实践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进区实训实践,促进人才力量引流对接。此外,还要带动居民之间相互联动,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从服务对象转换成志愿者、服务对象双重身份。

4.完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制度

政府在有关高校与社区的志愿服务事业协同发展上,要努力推进相关法律准则的规范化进程,做好保障高校、社区的志愿服务者的权益保障,明确参与权利及遵守义务的准则,完善建设准入和验收标准,保障服务者的名誉权及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再者,需向进驻社区的居民及高校师生普及志愿服务相关规则及纪律,促使双方互相友好尊重,保障彼此的合法权益,明确高校、居委、社工、教师、学生等多方责任与义务。此外,还要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高校可以结合政府的普法宣传进行社区普法活动,同时提高师生与居民的公民法治意识,向公民普及参与公共事务程序和流程等法务常识。

(二)中观上的改善对策

1.舆论环境的支持

政府民生部门可以引导主流媒体积极宣传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互助养老意义,树立尊重社区服务工作者、志愿者的健康意识,促进高校师生与社区居民互相尊重,宣扬志愿服务奉献精神,歌颂高校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优秀事迹。除了强调好善乐施的志愿精神宣传教育外,还需进行相关法律常识和知识的传播教育。另外,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也需到位,与包容开放的舆论导向相辅相成,在互联网、校园、社区等媒介上大力传播,让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互助养老意识逐渐转变成为人们认可的主流价值观,让志愿服务活动日常化、常规化,引导人们自觉参与,提升社会参与普及度。

2.完善网络技术应用

利用新媒体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实践式的志愿服务教育,加强“校社”线上交流,辅助线下互动,消除信任隔阂,促进文化互融;同时把志愿服务的传统“送”文化转变到“种”文化的发展理念,发挥网络互助功能,让社区居民都能提升网络应用能力。建设志愿服务微空间,划分各类服务内容的群组,运用新媒体工具加大“校社”合作的宣传力度,推进网络社交平台建设,应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时长与工作质量,完善学生实践课程的学分评价模块,记录并保存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信息等全过程数据,给学校、社区、用人单位参考及了解,让学生与居民之间形成良性的网络联系。

3.聚合双边资源

加强高校“四进社区”项目,结合“三下乡”经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有限开放、整合高校软硬件设施及教学资源,衔接到周边社区,提高社会教育资源的使用率。邀请成熟的社会服务组织合作与指导,社区文体设施和居民生活经验也可与高校资源进行矩阵组合试验,把对口专业资源应用到社区文化建设,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和社区文化发展并行。可鼓励有条件的师生及校园组织或部门单位,到社区开展党课、班会,利用校园网络课程资源在社区中推广科普、生活兴趣、文化素养等兴趣教育及文化交流活动,并对原创作者给予奖励和课酬,给予居民试看权益。鼓励高校社团与社区学习组织联动互嵌,完善参与者信息管理制度,鼓励高校教职工进社区服务,并在社区开设科研实践试验田,创造更多积极的物质、精神文明成果,让社区居民与高校师生都受惠,从而提升志愿服务的层次感和质感。

(三)微观上的改善对策

1.加强志愿精神教育与社会实践素质培养

社区中的一些庸俗文化可能会渗透到大学校园中,而高校中的一些浮躁风气也可能闯进社区,因此加强志愿者的思想品德和信念信仰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完善志愿者激励考核机制,加强师生与居民志愿者的岗前服务道德教育培训的同时,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学习;学生志愿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学生党团建设及集体活动在地域、空间上扩张到社区,学生的专业实训实践检验从教室、实验室、操场扩张到社区,充实与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意义。实践教育在社区中更能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鞭策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市场行业的变化形势,并且促使他们主动反思、调整、改善自身的学习思路、思维、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看清专业技能上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和提升。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居民与学生互相学习指教,提升各自认同感、成就感、获得感,满足师生和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风貌。

2.社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志愿服务者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社交圈层化的局限问题,营造良性的居住氛围。规范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除了动员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外,在社区可积极招募“年轻”老人、家庭主妇、青少年等,鼓励社区弱势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和再就业,借鉴“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施行激励政策。高校中也可以设立专项学生社区服务专项资金,成立社区志愿服务服务管理委员会,联合社区组建校社组织,加入居民组成兴趣社团或交流小组,居民也可与高校师生成为实践伙伴,互为心灵、工作与生活上的导师。同时可借鉴大学生社团管理经验,推行老年社团或兴趣组管理体系建设,甚至可以推行两类社团深度持续合作及融合发展,让社区居民社团与高校社团互惠互助,提升社区养老的内涵和质量,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的精神风貌。

3.增强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

将专业实训实习场所转换或扩充到社区服务场所,通过类似简单小实验、家政维修、政策咨询等形式向居民科普知识,传递服务关怀,同时也增强活动形式的创新性、生动性、持续性,考察和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开展微公益、微创业活动时,社区是很好的实践实验阵地;在诚信互助管理体系下,大学生可以尝试创造一些社区实践成果,丰富社区文化内容,满足基础生活需求,同时也可挖掘居民的创作热情和潜力。一些能寓教于乐的社区学习及服务活动则更容易引起关注,科普教育作为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重要部分,应考虑如何将其设计得更加直观化与生动化,许多居民和师生也比较乐于参与体验式、沉浸式、渗透式的科普活动,既实现新鲜猎奇的快乐感,又满足学识提升的获得感。

4.丰富社区特殊群体精神生活

关注孤寡老人、家庭主妇、留守青少年等弱势群体的情感内卷问题,可以针对青壮年、老年、儿童、妇女等不同群体,在社区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及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丰富各群体的业余生活,并缓解与改善其生活精神压力问题,疏导各群体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及心理抑郁问题。例如,可对青壮年群体开展文体互动、理财指导、法务咨询、家庭关系调解等活动,对妇女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工艺创作、趣味科普等活动;对60—70岁“年轻”老人可开展较大规模班级学习及社会服务活动,以网络教育、移动式学习、互动式教学为主;对70岁以上“暮年”老人可以小型辅导或一对一交流的心理关怀和心态重塑形式为主。把“生存性”教育逐步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嵌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基础文化教育资源,从而对弱势群体实现“有所学,有所为,有所乐”的心理赋权。

四、结语

完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不但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还能为社区发展工作及居民生活问题改善贡献力量,促进高校与社区情感联系。高校与附近社区的地域重合性高,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可以整合双边资源,不但节约公共服务成本,还有利于实现促进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推广健康社区邻里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志愿居民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以志愿,致青春
石器时代的居民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