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艺术专业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3

现代交际 2021年18期
关键词:影视理论专业

孙 理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0000)

随着高校扩招,中国高校影视专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大多院校忽视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人才往往“眼高手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以在史论与制作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为例,史论知识固然重要,学生只有站在前人的成果之上,才可能保持不断创新的精神,但创新精神的体现必须靠实践教学来完成。[1]因此,影视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还是要围绕实践,只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影视艺术专业实践课程创新模式

影视艺术专业的实践课程应该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为重点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需要通过教学与产出相结合的方式而积极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让教学与产出互相支持与促进,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以便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复合型影视人才的需求,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总体来说,实践课程创新模式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需求的全面协调与融合;二是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创新办学模式,培养特色人才;三是采用“教师传授,自我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2];四是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素质教育,注重他们的创造才能;五是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市场需求为指向,依托市场作为教学的延伸;六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两个特色课堂即专业课堂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课堂;七是坚持知识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强调人才素质结构的全面性;八是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思想,注重知识的实践转化。

二、影视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老牌院校,在创作实践课程方面高标准、高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建设。我国高等院校在影视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超越单一的、纯粹的传统艺术专业教育思维,兼顾文科与理工科特点进行课程内容序列设置。在众多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课程安排中,均可见到诸如《艺术概论》《视听语言》《中外文学史》《音乐基础》《美术原理》《广播电视导论》等广播影视艺术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摄影技术》《摄像技术》《录音技术》《非线性制作技术》等技术类课程与《广播电视策划》《电视专题》《广播电视采访写作》等文科类课程均成为专业系列课程。由此可见,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科属性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艺术技能类专业,其学科本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直接体现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统一,即培养具有掌握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具备现代人文素养、充满艺术创造力的影视艺术专业人才。

三、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影视艺术专业是一个以理论为基础,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学科,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同时,运用于实践,完成综合创作。[3]因此,影视艺术专业人才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对纷繁复杂的因素的归一化处理形成了最终的定论,即能力型培养。这意味着影视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艺术学科属性上,必须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实践类教学。[4]影视教育首要任务是能够培养出适应工作要求,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本科教育阶段努力完成应用人才具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并为培养高级应用人才做必要的准备。[5]

四、影视艺术专业创新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依据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地域特色、同时能够揭示影视教育基本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理论研究方案与实践研究方案,总结每一阶段的探索,并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具体来讲,相关人员可以从建设创新联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出发,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内容:

一是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探求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新方法,创造和完善教育和教学体系。学校细化专业技术,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后,分专业方向课选修,初定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后进行精修,为日后整体联合创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是制定专业人才和通用型人才共同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现艺术相通、学科相通的培养理念。提高实践类课程比例与考核标准,尝试跨专业跨学科实践合作,实现专才到通才的培养,发挥学科优势,为其他学科助力,实现跨学科交流。[6]

三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提高此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工作要求。一方面,将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终极目标定位在毕业创作中,分组分工地完成一部影视作品,后续可将作品投放国内外各类比赛。另一方面,将联合创作实践课的作品及课程过程进行理论总结,学生和教师可以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实现教学相长,使师生的理论素养得到提高。

四是适当结合社会上相应岗位工作要求建立教学目标体系,探索新的体系结构。将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操作平台,从而促使多家单位与学院建立挂牌、实习基地等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取得双赢的合作效果。

五、影视艺术专业创新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成熟的影视艺术高校作为参考,通过对比总结这些成熟院校的成果和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创新联合培养实践教育模式提供更多的支撑。通过走访国内相关影视院校、参加相关学术会议论坛,与兄弟院校及有着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院校互通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第二阶段:制定联合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从教学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方法、学生考核方式、教学成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完善。制定联合创作实践课程方案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注重教学改革、注重实践、锻炼学生、完成作品;中级阶段要加大综合艺术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的作品能在业界及社会上得以认可,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理论总结;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与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融会贯通,形成团队分工合作,将作品转化为市场价值,进而辅助教学。通过实践完成理论的升华和提高,学生亦可以用专业论文的形式体现自己的创作思考。

第三阶段:通过对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特色的联合创作课程及有效的媒体合作机制,制定与创作实践、社会发展、艺术学科多元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六、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一)课程理念的创新

课程围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理念,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使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把学生的人格发展与专业能力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适应新时代、新社会、新专业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内容的创新

1.多学科的综合性

影视艺术专业从本体理念上来说,要实现文科教学方式与理工科教学手段的综合性;在课程实施上,实现跨学科、多专业、不同人员的综合性;课程成果的评价体系上,实现多层次、多视点评价的综合性。

2.规模化的实践性

本课程全程按影视业界的专业要求和规律操作实践;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体系均要求全员全程参与,课程时间跨度长,作品与论文、实践与理论,数量丰富,质量要求高,形成规模效应;让联合创作课带动相关课程的实践性改革,形成完整的课程群模式。

3.特色化的实地性

将课堂置于艰苦的实地环境,坚持深入基层生活,磨炼与提高教与学双方的思想观念,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相应的提升;在创作地点实地化的前提下,确保课程教学期间尊重学生思考结果,拓展创作思路,鼓励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创作中关注国情,关注生活,保持正确的艺术导向。

(三)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首先,理论层面的应用。影视艺术专业教学成果除了影视作品以外,还有实践课教学形成的理论,而实现理论层面的提升与升华。其次,实践层面的应用。本课程在理论实践结合下,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操作平台,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社会层面的应用。实践课的本身是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建立实习基地、实践平台与学校进行合作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为日后就业储备力量,增长技能。[7]

七、结语

无论是从专业划分上看,还是实际工作需要,影视艺术都是融合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导演、摄影、动画、音乐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文、理、工和艺术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众多课程具有多学科背景和渊源的教学内容,对影视艺术专业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实施也提出了要求。艺术类的影视艺术专业要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基础相结合,根据自身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规定,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建立起一系列联合创作实践课程体系,开发适合影视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专业院校应该探索的内容。

联合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横向学科交叉联合教学及纵向专项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获取技能和掌握技能,通过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创新成果。在中国未来的影视艺术类院校发展中重视“实践类教学课程”已经成为“专家呼吁,学生期待”的必然趋势。做好影视艺术专业实践类教学,是培养影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猜你喜欢

影视理论专业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坚持理论创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