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中民族生预科语文德育功能探析

2021-11-23侯国瑞

现代交际 2021年18期
关键词:预科思政德育

侯国瑞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为提升高校预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指明前进方向,给出了根本目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预科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有效载体,通过提炼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授课中融入道德、品格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真正做到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一、课程思政融入预科语文教学的意义

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教书育人”的语境之下,“育人”体现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不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应体现思政德育元素,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此背景之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理念要贯穿所有学科。2020年6月1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及工作重点。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学习内容以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为重点,这些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在许多高校的预科教学中,很少将语文课程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有机的结合。事实上,预科语文凭借其教材的深厚底蕴及丰富的传统道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预科语文教学,深度挖掘、提炼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增加课程的人文性、时代性,利用教材包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帮助预科学生在补充基础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元素

预科大学语文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与高中语文存在一定的重合。“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通知兼顾人文性。”[3]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体现出母语是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确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即基础性、工具性的课程定位。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难发现,通过解读古今中外各类经典,除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写作鉴赏能力之外,对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预科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主要以人民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大学语文》(人民出版社)为主,教材分上、下两册,分别供预科班学生上、下学期使用。教材选材丰富,涵盖了古代和现当代的诗词、散文、小说、戏剧共96篇课文,并在每章节后附录中国文学史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意义。

与思政课相比,专业课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是隐性的,教师应探寻课程中潜在的思政育人素材、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等内涵,以时代背景、作品内涵为切入点,延伸至实际的情境中,将隐性的德育元素与显性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有效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中国文学经典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讲解,带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力求将对经典文学的解读转化为人文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汉语应用能力为专业目标,以汉语、文学、中华文化体现的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培育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把对汉语的认知及运用能力的培养融入对中华文化的鉴赏中。

为实现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每节课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时,要提前了解课程的相关历史背景,特别是涉及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联的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把握知识点与德育元素有机融合的领域,避免出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存在“两层皮”的现象。如在讲到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先秦散文时,可以通过对课文的阅读鉴赏,带领学生深刻了解认识中华传统思想的精华,从“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不体现了我国历代文人学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开展课堂活动时,结合时事,联系现实,以“疫情”为教科书,师生共同讨论战“疫”时期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讲述疫情时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例,发掘传统优秀思想精华的时代价值,实现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铸魂育人。

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教材选编了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每个单元都加入了不同时期各民族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学生通过学习,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进而加深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明确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讲到维吾尔作家翦伯赞《内蒙访古》游记散文时,带领学生了解“胡服骑射”这一伟大的军事改革,引申出现代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带领学生思考汉代政府针对不同情况对匈奴采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军事手段的时代意义,最终引出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团结互助、友好往来是各民族人民共有的愿望,进而引申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努力为促进民族团结,拥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三、西安外国语大学预科大学语文德育的实施路径

1.学情分析

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笔者执教班级为少数民族预科新疆双语班与其他少数民族班。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课上用语为其民族语言,后因考试需要,将知识重点直译为汉语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许多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差,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诗词、古文等内容,班级整体语文素养基础薄弱。从课堂表现来看,语音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为担心普通话不标准,许多学生对于课上开展的活动参与度不高,影响学习效率,容易产生挫败感。

2.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课程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追溯课堂教学的历史可以发现,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倡班级授课制以来,这种在固定时间、空间进行师生教学互动的双边活动形式就一直担任着教学形式的主力军,充分发挥着有组织、有规划的高效教学作用。[4]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及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梳理,重新改造课程的授课方式,设计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不同课程的性质与侧重点不同,开展课程思政的形式方法也不一样。就预科大学语文来看,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色彩,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把教材中的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将德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第二课堂实践

传统教学观念的核心是“输入型”教学,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成绩与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尺。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预科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向输出型教学路径,以情景式、任务式教学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时效性。如在讲授《诗经•采薇》一课时,以“战争与和平”为切入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在课下开展学习抗美援朝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抗美援朝志愿老兵讲述身边的英雄事迹,带领学生回顾那段峥嵘岁月。通过课上对诗歌的解读,配合第二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现课上课下相融合,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让学生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感悟抗美援朝重大战略意义,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将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消除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距离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推进第二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育平台上大量慕课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等高质量网络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授课过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前布置课堂任务,学生通过自学慕课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中担任“引路人”的角色。如在新学期课程导读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何谓经典?”“如何阅读经典?”“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文学经典?”等问题,通过课下观看学习慕课《何为经典》一章,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动机与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文学经典对于个人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指导作用

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决克服唯分数的顽瘴痼疾,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5]为检验课程思政视域中大学语文德育的融入程度及人才培养成效,课程评价体系既要体现教学效果,又要凸显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情况。

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要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将课程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有机融合,多维度、多层次开展评价工作。首先,评价体系一定要突出“过程性”这一特点,注重收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过程片段,强调教学全过程评价,避免评价时间单一化。其次,课程评价体系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地构建评价体系。除了教师评价以外,可以将学生自评、互评纳入阶段性评价,真实反映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影响程度。同时,学生对于课堂的评价也可应用于课堂的教学反馈中。最后,评价的结果应体现“描述性”的特点,即着重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反映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启发与价值引领。

四、结语

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实现“一内一外”两个目标。就预科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其外在目标体现为通过学习文学经典等课程专业知识,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数民族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在目标则体现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人文历史、文学常识转化为深层次的情感认知与共鸣,使自身的人文素养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滋养,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猜你喜欢

预科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跟踪导练(二)(6)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