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传媒院校英语专业“英汉互译”教学的探索

2021-11-23

现代英语 2021年5期
关键词:英汉课程思政思政

李 洋

(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一、引言

当前,思政教育正实现着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思政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程的授课教师,而是所有任课教师都应结合各自所教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有意识地去探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何实现与价值引领的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输入,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融合。

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以传媒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英汉互译”为对象,从教师主体、授课方式、授课素材以及课程考核四个环节尝试性探索“英汉互译”的课程思政价值内涵和实施路径。

二、“英汉互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各门课程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师所在的传媒类独立院校,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英语专业的方向,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根本应该是“立足全球坐标、服务国家战略和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无论是传播中国声音,还是吸纳外来文化,都离不开思政方针的指引。

“英汉互译”的课程目标既包括语言技能的传授,同时还肩负着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思想融合、传播中国声音和培养文化自信的重任。翻译课教师已充分意识到思政时代的翻译教学要抓住学科的人文特点。在翻译教学中,如果仅仅讲授翻译技巧和理论,学生们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若能以自然而灵活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巧妙融入思政素材,将能大大改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翻译活动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三、“英汉互译”课程思政的探索

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就在于,让教师在各门课程的讲授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不是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一)教师角色的新定义

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是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在“课程思政”精神的指引下,应开始积极探索“英汉互译”的课程思政在教师层面的实施路径。

首先,主观上的重视。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储备,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同时也是为了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影响。清楚意识到只有将具体的思政元素铭记在心,掌握了正确的思政方向,才能在所授课程中敏感挖掘并提炼出相应的思政元素,才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其次,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当前世界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理念、新观点等层出不穷。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时刻关注时事,有意识地接触双语时事新闻,更新知识储备,接收新兴时髦词的翻译,不间断关注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报道。比如,可以将权威的双语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文件作为研读资料,从中捕捉时事动态、保持政治敏感性;同时解析这些文件的翻译策略,借鉴其翻译技巧。要想在使用传统翻译教材的基础之上,设计出符合思政课堂的翻译素材,教师的思政思维必须“时刻在线”。

(二)教学素材的新选择

教学素材是开展教学的载体,翻译课程寻求“课程思政”与外语翻译课堂的有机结合,可以从灵活设计翻译教学材料入手。在教学材料选择的方面应突出广泛性和时效性。

1.选材的时效性

在讲到讣告类新闻的英汉互译时,教师选择了三则来自纽约时报的时事新闻,一则为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专家傅高义的去世,一则为赌王何鸿燊的去世,还有一则为钢琴家傅聪在英国去世。在对比分析归纳之中,学生们掌握了此类新闻的英汉互译,了解了三位新闻人物的生平背景,同时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

2.选材的广泛性

在多数学生心里,思政元素的定义有些狭隘,似乎就是思政课程的内容。而实际上,思政元素的体现更具体、更宽泛。为了保持课堂的教育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翻译素材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素材的制约,去穿插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思政素材。它可以是一段关于中国瓷器的介绍,可以是一则疫情抗击现场的新闻翻译稿,还可以是一位时代楷模介绍的翻译,它也可以是一段英文小说的翻译。在这些不同素材的翻译中,学生或重温中国文化的博大,或体会中国科技进步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或明晰人生方向或重塑价值观。

在翻译这一跨文化学习中,学生熟悉了政治热词的权威表达,了解了热点新闻背后的故事,熟悉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外事活动,提高了翻译水平,还树立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了翻译课程思政教学的合理切入。

(三)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为了将课程思政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了一些灵活的尝试。

授课前,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去关注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事,搜索相关视频,阅读相关新闻,整理相关词汇。比如在讲到翻译选词准确性时,课前,让学生仔细观看翻译视频,去感受准确的选词对外交翻译的重要性。还让学生去搜索中国官方媒体和西方媒体针对新闻热点事件的不同报道,让学生留心面对同一新闻事件,新闻用词的差异并尝试分析背后的原因。

课堂中,在分析中英文语言差异和讲授翻译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不用媒体的用词差异,探索背后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教师的课堂引导下,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提高了翻译能力,同时又提升了思想道德素质,思政的内涵得以体现,这应该是“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

课后,要求学生随时随地积累时政热词,翻译时政事件。根据学生各自的翻译实践,每周上课之前指定学生做课堂展示,介绍自己的翻译经验或思政感悟。

(四)考核评价方式的新设定

若想监测课程思政的效果,就得构建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方式。除了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同时还要能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切实体现出课程思政的价值和目的,将课程思政的效果落到实处。

为了科学全面地检验“英汉互译”的课程思政效果,课程的考试方式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分享各自的翻译实践或汇报时事热点事件或鉴赏经典的翻译作品。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中,试卷要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不仅要体现出对翻译课程专业知识的考查,同时要能有效检测出学生的跨文化素养、思政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否得到提升。

四、“英汉互译”课程思政探索的经验

通过一学年对“英汉互译”课程思政的探索,教师观察到学生确实掌握了一些英汉互译的技巧,在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的同时,获取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切身感受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提升了思政素养。通过对“英汉互译”的课程思政实践,可以将下列探索经验用于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

(一)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要想适应大趋势之下的课程思政,必须在用好现有传统教材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巧妙合理使用思政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完成课程思政的熏陶和滋养。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英汉互译”课程一学年总共32周,每周只有2课时,讲授完全部内容,时间非常紧张。为了完成“课程思政”建设,还引入了许多补充材料。要想在既定的课时内,完成知识技能的讲授和课程思政的目标,就必须要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如课前任务布置和有效检测、课堂教学重点环节的分配以及课后作业的及时补充。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测试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检验教师的授课是否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课程融合的预期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就是要检验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语言技能和课程思政的双重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完整闭环。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探索课程思政融合的新途径迫在眉睫,教师作为实现课程思政的引领者,提高自身素养则是重中之重。日常教学中,除了有意识提升自身的素养,还应积极向英语同行或者思政教师学习。授课教师思政素养加强了,思政课堂教学必定会得到改善。

五、结语

在这场课程思政的改革之中,首先得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其次,全面分析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争取实现课程教学与课程思维的融合,同时对教师和学生设立合理的思政考核评价机制,使各类课程能与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当然,英语课作为综合素养课,毕竟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程,无法取代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同思政课程联手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这项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实现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初衷。

猜你喜欢

英汉课程思政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