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汽修专业“三有”课堂的策略研究
——以接车制单课为例

2021-11-23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王飞飞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有情境课堂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王飞飞

1 打造汽修专业“三有”课堂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中职汽修专业课课堂教学进行“三有”(有用、有趣、有效)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1)零距离就业的需要。随着企业用人标准的提高,企业希望学生毕业就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而培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需要通过打造“三有”设计的“有用”课堂来实现。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课堂可以让教学生动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各要素间产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的课堂行为,需要通过打造“三有”设计的“有趣”课堂来实现。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立足于行业、产业的发展前沿,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践该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将来的实习和工作岗位中应用课堂的部分教学情境,需要打造“三有”设计的“有效”课堂。

2 打造汽修专业“三有”课堂的策略

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揭秘,通过引导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揭秘过程,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接车制单是一节“三有”认证课,用该教学设计给近三届学生上这节课时,学生是都非常喜欢,学生之所以认可该节课,在于课堂设计遵循了三个原则:鉴别筛选,主题立骨;起承转合,板块建构;教学评练,技巧塑形。也就是所倡导的“三有”课堂的策略。

2.1 鉴别筛选,主题立骨,打造课堂的有用性

上课就像打仗一样,有了主题就有了根据地,就找到了课堂的定海神针,整堂课的内容也就有了支撑,也就是为课堂立骨,打造课堂的有用性。

对于接车制单这节课,可将网络上关于“奔驰女车主大闹4S店接待大厅”的新闻事件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在将来工作岗位中遇到此情况如何处理?”从新闻事件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服务标准,寻找恰当的解决方式。据此,确定接车制单作为本节课主题,让学生在学习、思辨中掌握接车制单的工作内容及执行要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接车制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2 起承转合,板块建构,达成课堂的有趣性

主题一旦确立,课堂板块还需建构清晰,循序渐进。接车制单这节课起承转合,板块分明,实现课堂的有趣性。

(1)起——寻找切入点,激趣导入。播放“奔驰女车主大闹4S店接待大厅”新闻集锦,抛出问题:你观看新闻后的感受是怎样的?选取学生熟知的真实新闻事件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承——建立身份,任务明确。假设学生即将成为维修服务顾问,建立身份联结,该如何接待这样的顾客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接车制单工作,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

(3)转——探究学习,小组演练。作为服务顾问,如何进行接车制单工作才能达到顾客、企业均满意的双赢结果呢?引导学生利用动画等学习素材,自主学习接车制单的工作内容及执行要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要点形成标准。再依据标准视频、辅助示范,进行反复演练,突出重点。

(4)合——整合角度,多法解题。面对不同的客户,如何圆满地完成接车制单工作呢?依据4S店服务顾问的工作实际情况,创设了首次保养客户、主动预约客户、被动预约客户、临时进店客户等4种不同身份、不同类型客户的接车制单任务,增加思考的角度和分析的难度,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随机选择一个工作情境通过整合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完成不同情境下的接车制单工作。学以致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任务回归工作,突破难点。

2.3 教学练评,技巧塑形,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主题确定,板块构建之后,运用丰富的教、学、练、评的技巧,学生全程高效参与,提升学习效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1)教——教学资源丰富。通过视频、动画、卡片展示、情境模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师生始终心情愉悦,课堂趣味横生。

(2)学——学习方式灵活。学生可以利用提供的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进行互动学习;可以观看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反思学习;还可以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善听乐学。

(3)练——情境演练多变。创设了4类客户、4种身份的组合,这样可以组合出多种接车制单任务,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变的情境演练活动,鼓励他们到实际工作情境中去体验升华。

(4)评——评价方式多元。给出专业和非专业的2个维度评价标准,学生依据评价标准,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寻找差距,互相学习,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据此,通过主题立骨、板块建构、技巧塑形,同时融合思政元素,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的达成。

3 打造汽修专业“三有”课堂的反思与展望

打造汽修专业课教学的“三有”课堂,除了上述三原则外,还需要将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导入环节引入“有礼有节”传统文化观点、在明确任务环节渗透“待人接物”的原则、在探究学习环节引申到“和谐人际关系”的内涵、在练习反馈环节融入“礼仪礼貌”的职业礼仪、在实践应用环节落实“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观。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把价值引领与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中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和课堂的育人功能。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通过“三有”课堂在反思呼唤:希望学生能在感悟生活中学好知识和技能、能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提升能力和素质、能在能力和素质提升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三有情境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从“三有”课堂到幸福学校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