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中心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建设
2021-11-23山东大学图书馆张楠楠
文/山东大学图书馆 张楠楠
评价一个图书馆的好坏,一看馆藏的丰富程度,二看馆员的素质高低,对于高校馆藏来说,已经能符合高校师生的阅读要求,这样来看,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日益重要。馆员是图书馆价值实现的核心,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体,馆员的能力素养决定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高度。以下从对读者进行分类服务、服务能力建设和科学管理三个维度阐述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以读者为中心,对读者进行科学分类和服务
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素质,以促进读者服务工作,首先要辨别读者的类型,并根据不同的读者分类,对图书馆员进行培训,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在高校图书馆中,读者群体主要有普通阅读者、考研学生群体、研究生和教师群体,他们对图书馆使用的需求不同,自然需要不同的图书馆员进行引导和服务。下文针对不同的读者类型,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针对普通阅读者的馆员服务要求。普通阅读者,通常是没有阅读目标和阅读习惯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需要以及诉求需要加以引导和培养。高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微信公众号推荐借阅量高的书籍,各种节日、纪念日适时推荐相关书籍等引导学生阅读,并且负责新生以及入校到大二学生的图书阅读跟踪服务。由于新生对图书馆了解不多,没有确切的阅读目标以及阅读图书的习惯,同时刚入学,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定位较为模糊,很难利用图书馆资源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此时,图书馆员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或者是志愿引导的形式,帮助新生以及普通阅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借阅规则以及校园的历史发展状况,促进他们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效率。在这一部分服务的图书馆员,需要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及借阅规则有充分的了解,并且需要通过设计活动,充分向学生体现图书馆的人文情怀。
(二)针对考研学生群体的馆员服务要求。每年的考研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和自习的读者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于考研群体来说,他们需要在图书馆拥有稳定而持续的座位,并且需要通过借阅专业的书籍完成考研的需求。在整个备考期间,考生桌上会有大量的书籍和文具,这导致他们携带不便,图书馆员可以通过设置专用的考研自习室和专门的考研资料书架,来满足考生们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员对服务对象是考研类的学生时,需要为他们提供知识服务和管理服务。知识服务方面,图书馆员应该收集各学校历年考研分数以及动态,并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发放给考研学子,或者向其提供本校现有的学习网站或复印报纸新闻,如考生心得、考研笔记以及冲刺考研等。这样可以为考研学子提供更多直观的信息和知识资源,帮助他们参与研究生考试。管理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如完善图书馆座位分配制度以及提供专门供考生们存放考研书籍的书柜等,并在每日及时清理座位和考研自习区域,尽力为考研学子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三)服务于研究生和教师群体的馆员素质要求。研究生和教师群体的阅读诉求较高,并且个人能力较为突出,对阅读诉求主要体现在科研方面,所以馆员在对其服务时需要为他们提供较为高端的服务。针对科研群体的服务图书馆需要具备完整的服务体系,且图书馆员需要具备参与科研的研发能力和规划能力。为研究生服务时,可以有两名以上的图书馆员帮助研究生们订立课题查阅资料,协助他们进行讨论论证,以帮助他们实现科研设计。此外,馆员要积极参与整个行业内的热门话题讨论,并时常与研究生的导师进行沟通,助力研究生达成科研成果。为教师服务时,图书馆员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这样便于其及时为老师提供行业最前沿的新闻报刊和书籍,帮助老师寻找他们所需要的资料,甚至进行整合分析。因此这类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并经过专业的图书情报训练。他们能为参与科研的研究生和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能够走进教学课堂,融入科研训练,随时随地的为教师和同学提供服务。
二、以提高读者学习体验为核心,提升服务水平
作为高校图书馆员,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大众,应该培养其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馆员应具备信息分析能力。当前是全球互联网信息量无限大的时代,信息爆炸,使很多信息碎片需要整合、提炼、加工。互联网是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任何机构、任何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上网与他人共享。在这个庞大的信息供应源中,不但有政府机构、社会团体,还有更多的是各类组织和个人。如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服务商、传统媒体、传统联机服务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商业公司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馆员的服务内容和职责同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以前单一服务转变成多元化信息传递服务。因为馆员要在众多信息链当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甚至是某个信息中的片段或一个章节,同时对所提炼的信息源进行加工、重组,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桥,把组合过的信息传递到各个专业的信息库中储备,所以馆员需要具有信息识别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才能帮助不同类的学生、教师群体,在图书馆中顺利找到其所需。
(二)馆员应具备知识服务能力。图书馆员的知识能力是一切服务能力的基础,图书馆员的知识体系要求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点,需要知晓每个学科的发展规律和核心特点,从而迅速定位和引导相关学科的阅读需求。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发展越来越细,越来越前沿,图书馆员涉猎所有学科的可能性正在变小,也不可能熟知每个细分领域,这就要求对图书馆员进行大致的学科分流,在大的学科分支上进行分工研究,缩小每个馆员个人需要阅读和熟悉的学科范围。在服务某个学科读者的时候,能够准确分派到熟悉这一领域的馆员,从而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服务。再者,馆员的知识服务能力是建立在信息组织能力之上的服务,是对信息产品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形成具有独特信息价值的新型的知识产品。高校图书馆必须招收具有高学历以及科研经验的馆员,他们具有良好的信息服务能力,能够帮助各种类型的读者,促进科研成果化发展。图书馆应同时建立畅通的传播渠道以及良好的传播机制,使知识在馆员与读者、馆员与馆员等之间传播与共享,可以运用特定的知识传递方法将知识快速而又有效地传递给特定读者,从而实现恰当对接有效知识和有效需求的目的,并最终达到催生具有价值的新知识与新应用的效果。总之,图书馆知识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对知识服务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从各种信息资源中,根据读者自身对所选知识的不同给予相应知识的提炼供读者了解,这个过程被称为图书馆知识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知识服务理念被提出,该理念使得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馆员应具备综合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面向众多师生,馆员的任务和职责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再加上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数据库资源及网络资源,师生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残留,这都需要馆员进行处理与升级。图书馆必须有经过专业图情训练的馆员,他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大数据整理技术,深入追踪和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剖析隐藏在其后的信息知识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及其特征,并为他们确定个性化服务内容,展开合理的对接信息服务。在综合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藏的价值得到了真正的发挥,节约了读者的时间,使他们能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三、建立高校图书馆员科学奖惩和考核管理机制
一方面,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此时校方可以从员工中挑选优秀的员工进行外出培训,培养他们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来促进读者服务质量的提高。培训的方面涉及信息分析、知识服务以及综合服务的能力培训。必要时可引入奖励机制,对馆员进行绩效激励,促进他们自觉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另一方面,对表现不好的员工或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读者进行服务的员工进行惩罚,将服务水平和绩效与工资挂钩,此时能够激励他们,并且对未达成服务目标以及能力提升目标的馆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要将科学管理作为图书馆的首要前提条件,通过采用不同的对应策略以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素质为前提对其进行培养,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得到双重提升,对读者的需求给予全方面满足。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关系着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和高校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效率,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下,在以人为本、以学为根的高校服务宗旨下,高校图书馆唯有以读者为本,对读者进行分类服务、精准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广度、深度,积极学习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并对馆员的日常管理、人事业绩考核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价,才能够积极调动人员积极性和潜力,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