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田径教学中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1-11-23陈艳湖南省长沙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陈艳 湖南省长沙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对于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体育运动又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在田径教学中,尤其是田径教学中,保护学生,确保学生的安全是体育老师最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但目前小学生在田径教学中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对学生在田径运动中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出现进行研究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一、田径教学中意外伤害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校来说,特别是一些乡村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少,因此对体育课本身就很不重视。有的学校索性没有正规的体育课或者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将体育课改成了别的主课,导致原本就不富裕的体育器材频频遭到冷落,最后因为长期缺少使用与维护而出现腐蚀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户外的体育设施,缺少专人进行保养维护,从而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老师方面的原因
1.专业水平有限
因为体育老师缺少专业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思想上缺少预防意识,对专业缺少钻研,在教学前没有实施预设。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枯燥的练习使学生少有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2.缺少责任感
作为老师需要时刻铭记老师的职责和使命,要深刻领悟体育教育的要求与意义。部分体育老师自身就不重视体育课,一到体育课随便扔一些体育器材给学生,让大家自由活动,然后就不管学生了。老师未能与学生一同进行活动,对学生不关注甚至自己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造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导致伤害加重。
3.课前准备不充分
老师在上体育课前由于时间问题或别的因素,未能将需要的体育器材提前准备好,而是在上课后临时指定学生去帮助搬运器材,或者是下课后要求学生把器材放回器材室内,在这个搬运的过程当中,容易导致学生不慎跌落或者由于学生之间打闹而发生意外。
4.课间随便增加难度
如今的学生很少锻炼,体质相对较弱,在田径教学中,如果老师不按照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而是为了追求高难度而随意给学生增加运动的强度或者难度,学生过量的运动导致超出了其身体的最大负荷,故而造成了意外伤害。
5.老师对学生了解不全面
老师对学生的身体情况了解的不全面,在教学过程中,让不适宜参与田径运动的学生参加练习或者比赛。学生中难免会有一小部分人患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例如心脏病等,体育老师没有和班主任以及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学生的身体情况完全不了解,让不该进行运动的学生参与了运动,从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出现。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1.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还未成熟,很多时候都比较喜欢表现自己,对危险也缺少判断力和防范能力,再加上逞强好胜的心理,不按老师教的开展练习,而是擅自加大动作幅度或难度,最后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2.身体的差异性
学生身体上的差异包括生理差异、心理差异以及意识差异。有的学生身体条件很好,也很喜欢运动,进行田径练习的时候也愿意听老师讲解,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练习,有的学生自身身体较弱,而且不喜欢运动,遇到体育课总想着办法逃避,心理上对体育存在畏惧感,做事情畏手畏脚的,对于这类学生,如果老师要求他完成某项练习或者动作时,就可能会造成伤害。
3.课前准备及热身不够
小学生好动,所以大部分都爱上体育课,但是他们更着急的是这节课自己将要学什么,进行怎样的运动,而对老师要求的准备工作以及热身活动完全不重视,造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
二、预防小学田径教学中伤害事故的策略
(一)严格规范课堂纪律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在上第一节田径练习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明确课堂纪律,规范课堂教学,不可以使学生养成懒散的习气,要让学生清楚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又是不该做的。严格规范请假制度,增强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增强老师的专业能力
老师首先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在活动课正式开始前,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并且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进行某些相对危险或有隐患的运动项目时,老师一定要随时监督管理好学生,确保教学的井然有序。
以拔河比赛这一团队活动的教学为例,相对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活动之一,尤其是学生尚未完全把握此项活动的要点和技术规范及注意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出现用力过猛而受伤的问题,造成擦伤、出血的状况,情况严重的也许会摔伤筋骨,给身体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害。所以,老师在进行该项活动的教学前,自己要先熟练掌握需注意的问题,拟订游戏规则,例如不可以随便松手,这会造成双方失去平衡,而使得另一头同学全都向后摔倒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防止出现某些不安全现象,学生也可以从老师专业的辅导中迅速把握活动的要点与注意的问题,增强田径教学的安全可靠性,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
(三)消除不安全因素
要想防止体育事故的出现,就需要从最初的步骤开始,去除事故诱因,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活动范围。在上课前,老师应该对学校环境与教学目标进行安全测评,可结合原有的体育器械等开展模拟教学训练,在确定周围条件都被安置妥善后再开展教课。在身体放松前,先将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告诉学生,并对学生实施严格管理,同时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按时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对体育器械开展安全检测,提早预知隐患诱因。体育与别的学科不一样的一点在于文化课教学宜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更改教学方法,但田径教学则最好根据老师最开始制定的步骤走,不可随性由于学生一时兴起而更改教学目标。这样的话,提早防范的隐患有可能会钻空子,从别的新增加的内容中表现出来。
此外,老师在上课前应对学生的着装、鞋子等进行统一检查,确保符合相应的规范。重点在于鞋带有没有系紧,有没有随身携带尖锐的硬物等,减少由于衣着原因导致的摔倒、摔伤或者被硬物刺伤等问题。
(四)开展差异化练习
在具体的田径练习过程中,需要体育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对相应的田径练习的强度以及练习的量进行区分。想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体育能力获得增强,就需要构建起健全的学校田径教学体系。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身体状况。体育老师需要了解所有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体育能力,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田径练习中就可以设置成两种不同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一般来说,男生在田径练习中可以承受的练习强度更高一些,而女生则相对会弱一点。而在一些技巧方面的活动中,女生可能比男生更灵活一些,老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真实条件,做好练习强度与量之间的平衡。利用差异化的分类练习,为学生设置适合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田径活动,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与爱好,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实际的实施中,体育老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身体档案,特别是针对一些较为特殊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保证运动过程的绝对安全。对于身体不适或者有伤在身的学生,要减少其活动量,不可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及比赛,如果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任何不良反应或者感觉不适,需立即停止练习,必要时应进行相应的医学检查。
(五)加强运动场地的规划和布局
不同性质的运动场地其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对运动场地进行合理布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保障活动安全的根本。不光要对运动场地进行规范,还需要针对相关的体育设施和器械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马上进行更换。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场地,应使用警示标志进行设置,保证场地整平且没有任何的杂物,体育设施及器械完整,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等。
(六)加强运动过程中的保护和帮助
很多意外事故的产生是因为缺少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相互保护、互相帮助,在进行有风险的活动时要做到有保护才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最好可以让学生班干部负责保护。实施保护的同学要对动作或者活动有全面的了解,具有熟练的保护技巧与方法,确保保护到位,让被保护的同学可以比较顺利的完成全部动作。
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对出现的学生意外伤害事件,需设置相关的紧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态的恶化。我们要知道,不管防范的多么严密,体育运动其本身就是一项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活动,对于已经出现的意外事故,要立即进行处理。这就需要体育老师掌握一定的医学救治知识,在田径教学中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做到临危不乱,对现场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医院与家长,一同对伤后事宜进行处理,帮助学生尽快获得治疗,助其尽快康复。
三、结语
在小学田径教学意外伤害的处置上,老师、学生以及学校均有责任,而老师更是防范和处置安全风险的重中之重,一定要重视起来,只有老师将安全意识随时放在心里,意外伤害出现的概率才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而如果老师忽视安全,不但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引起可怕的结果。因此,老师务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安全素质,学习并了解健康课程以及基本的医疗知识,在实践中持续积累经验,使学生可以在田径教学中更高效、安全的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