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2021-11-23叶浠君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灌篮 2021年22期
关键词:体校游泳教练

叶浠君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自游泳竞赛出现后,游泳训练便随之产生。至今,现代游泳训练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大众对游泳运动的认知日渐加深,推动了游泳训练一直不断发展。对于体校游泳教育工作者而言,应当清楚认识到,在游泳训练过程中,需要具备更为深刻的认知观念,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不断提升体校游泳训练水平,强化游泳运动员培养成效,逐步推动体校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和分析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对日后体校更好把握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游泳技术发展方向

(一)运用技术减少阻力

从当前游泳技术发展情况看,教育者更加注重提升运动员的游进速度,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运用科学的游泳技术减少阻力,促使运动员提升游进速度。在游泳运动中,力量固然重要,但并非绝对的决定性因素,运动员若想游得更快,除了本身素质能力之外,应当掌握游泳技巧,能够自如控制水中的力量,进而通过提升自身力量的运用,提升游泳速度。所以,体校在日常游泳技术教学过程中,教练应当注重引入科学技术,提升运动员在水中的力量效率,从而达到增速的目的,最大程度上减少游泳过程中阻力,并增强游进推动力。从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游泳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被动阻力、主动阻力两种情况。其中影响被动阻力的因素,主要与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游泳姿势有关;而主动阻力则主要与运动员水中前进方式存在直接联系[1]。当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想要始终让身体重心平稳移动,必须借助一种平稳、均匀的速度逐步增加,这对整个游进速度具有一定支持。进一步分析,若是游进速度发生较高速度差,则主动阻力必将减小。这里可以举例分析,假如一名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游进功率为89瓦特,其对手游进功率为170瓦特,则对手的游进速度会低于该名运动员,这主要是因为运用技术后产生的误差,该名运动员使用的技术,以连贯又连续用力为主,这需要长时间坚持训练、实践应用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发现,想要掌握并运用合理、正确的游泳技术,必须经过反复训练、科学调整,才能逐步提升游泳技术水平,当然,在体校教学中,必须要在专业教练的影响下进行学习和钻研,游泳运动员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既定训练目标。

(二)突出技术效果

从一些优秀的游泳运动员所具备游泳特质看,技术效果是其关注的重点,通过合理配合划频、划幅,可以确保游泳技术达到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游泳比赛项目、战术等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动作频率,进而达到一定的技术效果。所谓的“划频”,具体就是指规定单位时间内,游泳运动员的划水总次数,一般情况下,按照次/分、次/秒表示。“划幅”主要指的就是完成一次动作所划进的距离。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在实际游泳过程中,最好的状态就是划频少、划幅大。这一点,从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上都能体现,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合理配合划频、划幅,才能更好的提升运动能效,增进游泳速度,进而增加游泳比赛胜算率。对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运用科学的战术和技术,促使划频与划幅完美配合,确保达到相应的游泳技术效果,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相关运动指标,进而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2]。简单说,划频、划幅大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游泳速度,所以,一些有经验的游泳运动者,一般都会通过调节速度、划频、划幅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对游泳技术实施合理规划。对比可以发现,若是两名运动员的划水幅度一致,通常划频快的运动员,游泳速度会更快。而假如两名运动员的划水频率相同,但划水幅度不同,对比下,划幅大的运动员游泳速度更快。除此之外,划水幅度长短、划水力度大小之间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若运动员划水速度快、能够合理运用技术,且运动员手臂相对较长,则在游泳比赛中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三)力量与身体协调技术

综合分析游泳技术中的“核心力量”,不难发现,游泳运动员必须能够合理运用臀部,为整个游泳技巧提供发力点。同时,还要合理运用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作,向整个身体传递相应的技能。此外,运动员要具备掌控身体平衡能力,进而始终保持身体能够合理发力,促使臀部力量有效传递到手臂、双腿等各个需要协调的部位。因此,体校在开展训练时,教练可以引进并借鉴棒球训练、垒球训练内容,通过这两项运动的训练,促使运动员逐步形成力量应用习惯,提升运用技术。不仅如此,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还应当加大力度提升地面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游泳运动员基础能力,为日后运用游泳技术打好基础。在陆地训练中,体校教练应当注重徒手训练、球类训练等内容的设计,结合运动实际情况,身体素质等,增强平衡控制力、强化身体协调性,进而使得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好身体,激发出身体力量,最终提升综合素养,增强游泳速度[3]。

二、提升游泳训练水平的建议

下文主要结合县城体校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后提出了如何强化游泳水平的对策,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县城体校提升游泳训练效果,培养优质游泳运动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注重融合训练强度与训练量

体校教练在开展游泳技术训练时,首要任务就是全面了解、掌握各类运动理论依据,并在实践落实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提升训练效果。在游泳训练中,为促使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耐力和速度,教练应当注重把控好训练强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训练量,切忌盲目、大量的训练,反而增加运动员压力和负担。基于运动生理学理念下,教练要重视有氧运动,目的在于更好的为无氧代谢打好基础。从县城体校以往游泳训练方式看,主要呈现出间歇性训练,虽然此种方式确实可以提升游泳运动员游泳素养,但长此以往,运动员往往对这种大量的训练感到压力,甚至产生负面情绪。此种间歇性训练方式,可以促使运动员在短距离游泳中获得不错成绩,但并不利于运动员进行中长距离游泳能力提升,容易增加疲惫感。因此,在日后游泳运动训练中,体校教练应当从游泳技术发展方向出发,高度重视游泳运动量、训练质量,注重合理融合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确保制定的训练强度,符合游泳运动员自身情况,使得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最终完成训练目标[4]。

(二)增加疲劳恢复性训练

体校在日后游泳训练中,教练应当关注运动员的疲劳适应性,采取有效方式增强运动员的疲劳恢复能力。在游泳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的在水中进行游泳运动,与此同时,也会在陆地开展专项训练,运动员的身体会出现一定疲劳,而通过疲劳恢复训练,有助于游泳运动员强化身体素质、增强游泳质量。因此,县城体校的教练在日后游泳训练中,应当加大力度开展疲劳恢复训练,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教练需要从运动员自身承受负荷、压力等情况出发,而后结合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养,设计相应的训练方案。为每一个运动员设计相应的负荷值,确保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逐步提升疲劳耐心,增强身体恢复能力。体校游泳训练增加这类恢复性训练后,不仅可以增强运动员游泳成效,与此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运动员身心素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练可以在运动员完成专业训练后,引入不同方式的恢复性措施,比如按摩、水疗、生物、药物等,从运动员身体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此外,还可以采取食物缓解、教育缓解、心理缓解等多元化的恢复手段,借助外力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学员身体机能恢复能力,与此同时也帮助运动员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意识。

(三)强化耐受力训练

在县城体校中,教练应当结合地区环境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游泳训练,提升运动员身体耐受性,同时,也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例如,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气候,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当运动员在此类环境下训练时,对其氧气耐受力提出较高要求。教练可以结合地区情况开展科学的训练、交流,利用大自然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增加运动员体能负荷。但并非所有地区都具备这一环境优势,不少体校所处地区,由于地域、空间条件有限,很难直接完成整个训练体系,因此,体校教练可以根据这一原理,从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能力、身体机能方面考虑,引入这种“承受高乳酸”的训练方式,为游泳运动员创造同样效果的训练空间,并在同等距离、速度下,逐步提升运动员的耐受能力[5]。

(四)基于能量代谢下不同强度训练

游泳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游泳运动水平,尤其是速度。因此,体校在开展相应训练过程中,要遵循人体运动规律,注重物质与能量代谢情况,依照此原理,设计不同强度的训练,借此加强运动员代谢过程中的有效游泳训练。体校教练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当了解并掌握每个运动员身体基本情况,而后运用能量代谢的原理,结合相应的游泳训练,有效提升运动员相关供应系统代谢能力,并通过此方式,强化运动员对其身体关于能量的利用和输出功率指标。进而促使运动员具备更好的游泳实战能力。在这方面,县城体校教练可以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游泳强国,根据其训练经验,通过科学量化能量分类表,划分了若干个游泳训练能量代谢阶段,在不同阶段开展对应的训练,并将此参数作为衡量运动训练强度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出更加适合运动员需求的游泳训练方案,提升、优化游泳训练成效,进而提升体校游泳训练成效,提升运动员训练质量,乃至整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和从业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县城体校开展游泳训练,应当及时了解并掌握现代游泳技术发展方向,作为教练员则需要及时更新训练观念,不断丰富游泳训练认知,在实践中优化游泳这项运动的训练技术与方法,利用最前沿的技术理念,提升训练效果,积极引导体校运动员树立正确认知。

猜你喜欢

体校游泳教练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睡着了
加油
孩子们的冠军梦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