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应用研究
2021-11-23郜培红大庆炼化公司
郜培红 大庆炼化公司
企业的自我发展必然伴随着统计工作,这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经营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判断过去的企业决策是否真正起到了促进企业发展,合理调整未来发展战略的作用。可以说,具有较强参考性的统计工作成果,能够及时指出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根据统计分析恰当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被视为企业发展的指示灯。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反复强调严谨性,力求数据采集过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使统计工作能够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一、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组织效率
在企业统计工作中,员工采用了大数据信息技术。由于大数据处理时间长,且分析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较快,在海量的企业数据面前,其整理有效数据的时间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时间,提升了他们的统计效率。
(二)为管理数据构建了安全高效的管理平台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企业的统计方法和管理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首先,统计工作人员应用了云计算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云技术作为统计管理人员的处理企业数据信息的一种常用工具,对统计工作人员的数据分析、处理与统计收集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后,可以有效提升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经过一定的技术融合与应用,建立了完善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存储数据管理平台。再次,大数据决策下的数据管理平台,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
二、影响企业统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模式比较单一,观念过于保守
时代在进步,企业在发展。统计工作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统计工作在理念上过于保守,操作模式上比较单一,已经适应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对生产进行统计时还是采用统计报表的单一模式。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内容简单、缺乏根据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全面而有深度的统计分析功能,缺乏各企业间的数据资源共享、缺乏同行业企业间的对比,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现状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
(二)统计数据的采集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在统计数据采集方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种类单一、财力薄弱、统计计量方面投资少,自动化程度低、数据资料采集主要是传统的现场人工采集,通过纸质或电子统计报表等手段实现。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企业信息化程度高,大部分的生产统计数据采集通过通过生产装置的计量仪表,把计量数据由现场传到主控室仪表上,再按要求上传并存储于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管理人员按工作要求,按时提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生产统计报表。但也有一部分数据不能自动采集,还是需要传统的现场人工采集。自动采集数据好处是:当计量仪表出现失灵或数据归零、生产出现波动或紧急停工等特殊情况时,信息化系统采集到的异常数据,对这些异常数据,系统不能识别,需要统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异常数据做出识别处理。同时对采集的数据资源利用程度偏低。在统计人员方面:企业的基层统计人员属于兼职人员,他们的法律意识淡化,统计工作职能弱化、统计业务能力薄弱,这些人为因素,降低了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无法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分析的相关应用
(一)提高个体及企业统计工作中对大数据的充分认识
大数据技术是基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数据处理模式,其中信息共享成为其典型特征,但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因此,大数据技术优势在统计工作中并未充分展现,基于此,企业管理者要转变对统计工作及大数据的认识,为大数据技术在统计中高效的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大数据技术从多种角度深层次地对思想陈旧的统计工作带来了冲击,它要求统计工作人员要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不断拓展数据收集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进一步发现更多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就会合理引进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内部树立自上而下的大数据意识,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明确统计工作发展方向。统计工作要联系大数据发展背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按照时代发展要求,运用大数据思维模式开展统计工作。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工作应具有明显的危机意识,让企业管理者和统计工作人员认识到统计工作实际与时代之间的差距,就会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改变自身发展模式,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让统计工作在压力状态下更好地发展。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大数据带给企业的危机后,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内部之间的凝聚力,为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优化统计工作流程
不断优化统计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统计的工作效率。优化的第一步是总结提炼统计分析中需要考察的问题。员工需要基于对自身企业的理解和判断,识别出具有统计价值的内容,对关键的工艺设计部分提前做好统计调查,收集完大量资料之后进行后续的设计。敲定关键流程之后,汇总大致需要统计的问题,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进行量化描述。第二步的工作重心即是对于方案的优化设计,这也是整个优化过程中的重点所在。从质量、成本、时间及风险这四个方面对于优化目标进行设计,完成之后则开始进一步改善方案流程。最后一步即是针对已制定的大体方案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开始对计划进行安排和实施,确保整个统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方案完成之后的复核工作也是为了便于从过去运行的方案当中寻找存在的漏洞,并在后续制定新方案的过程中予以借鉴和参考,尽量规避弊端,优化业务流程。
(三)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
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工作质量。(1)不断改进完善指标体系。企业的统计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对企业内部运行情况的深入了解,还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因此,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信息管理时,必须将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基于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外部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2)明确统计人员的工作职能不应局限于统计的基础工作,更应学会将统计工作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依据统计数据分析结论,促进优化其他各项管理工作。(3)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强统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4)想要实现企业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对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统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经济效益测算、优化产品结构、市场趋势预测,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在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经济、统计、审计、会计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提高审计数据在统计分析的应用,也是统计分析的一个方面。为确保审计数据安全和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的有序开展,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审计统计数据和信息安全体系。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应涉及三个层次。第一,审计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存储。从采集的角度,应根据涉及数据的量级合理部署采集探针,确保数据高效率采集,并且在合理压缩的基础上通过通道进行有效传输。从存储的角度应确保审计统计数据存储的可拓展性,确保关键性数据得到安全合理的存储。第二,审计数据的高效率处理。以大数据技术为技术支撑,通过综合运用多项规则来进行数据的分析,提升反馈效果和速度,确保数据运行的准确性。第三,实现审计数据的回溯及统计分析。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审计数据的回溯分析,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对于分析数据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通过完善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审计数据的高效管理、监督和分析,充分发挥审计数据资源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统计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方面的监督和共享职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为企业搭建一个开放、多元化的统计信息平台,使统计信息能够及时发布。此外,企业应创新统计模型,改变传统的观念,把采集统计数据的方式从以往自下而上的运行方式转变成上下左右多向运行的方式,同时企业还要加强统计数据在相关职能部门中的审核工作,使统计数据在企业中发挥出最大的权威作用。企业在构建统计信息平台的时候还要对信息统计工作设置相应的监督预警功能,同时还要对统计指标进行预警阈值方面的设置,并能够通过统计信息平台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除此之外,还要设置有效的质量评估功能,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关联性指标,对企业的服务质量、生产质量、能力质量等多方面提供评估指标,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参考指数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建立大数据应用的统计标准并扩大应用统计范围
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企业数据和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整合,得到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在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信息不是越多越好,只有经过统计人员合理的加工之后,那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才可以被利用。因此,统计部门应该建立规范的数据统计标准,充分结合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三大特征,完善和改进统计指标应用范围、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分类,规范企业统计计量标准。另外,在企业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的管理层还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扩大统计部门的核算内容,建立健全完整的统计体系。
(六)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如果想从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数据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借助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同时加强对统计信息化的建设。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更加专业、准确、精细,通过创建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企业内部信息流和数据就会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快速及时的更新、存储和利用,企业统计部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快速完成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利用价值和应用潜力,从而为企业各部门改进和优化经营战略、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各部门在此平台上进行数据的传输,统计部门相关人员将平台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先进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完成对数据的筛选。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打破了统计数据时间和空间传输的局限性,特别是偏远地区,通过信息系统的覆盖,数据的传输速度明显提升。为此企业需加大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从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给予更大的资金扶持,通过硬件及软件的不断创新升级,来提升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同时,要注重对相关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让信息数据实现集成化处理与高效运转。
(七)简化数据处理流程并提升数据分析获取能力
首先,企业的管理部门要综合分析企业的数据信息,利用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简化统计工作的工作流程,结合大数据挖掘处理模式,有效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其次,统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日常学习与管理,拓展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各种渠道,提高统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企业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日常管理,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进而为统计工作人员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再次,应加强对企业的数据分析与管理,有关人员应深入地对统计信息进行数据探索,并建立安全的数据模型,在详细分析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并做出相应改进。
(八)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
在优化财务统计模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的特点是新型化,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需要,要做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科学的运用到财务统计方面,加强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开发。财务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财务信息使用者准确及时把握有用的财务信息,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使企业经营效率最大化。因此,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财务统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大量会计数据及时准确的转化为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种相关数据信息,将财务控制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中控制。企业从自身实际特点与需求出发,对软件进行研究与开发或者是购买,这就需要对企业现况有全面直观认识的财务统计人员与软件开发机构进行沟通,开发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财务统计软件,提高财务统计信息化水平。
(九)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转变企业统计人员的观念,加强统计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1)加强统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丰富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开阔思路,提高专业水平。(2)强化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优化统计工作流程。(3)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同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4)加强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的统计工作者能够有效利用统计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5)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统计人员、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四、结语
目前很多企业忽视了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统计工作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作为企业,在今后的统计工作中,加强统计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构建统计信息平台,实现统计资源共享;加强统计培训,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