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梯在羽毛球步法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2021-11-23蓝天屿

运动精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灵敏步法羽毛球

蓝天屿

软梯在羽毛球步法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蓝天屿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文章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将软梯训练引入到羽毛球步法训练中,以提升羽毛球步法移动并进而提升羽毛球专业技能。研究发现:(1)实验组采用软梯训练法进行训练后,步法组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2)通过运用软梯训练,实验组前场上网步法移动速度明显增加,脚步也更加灵敏、稳定;(3)通过运用软梯训练,实验组在回击后场高远球时身体与脚步更加协调,移动步法更加稳定,灵敏。基于结论,提出建议如下:(1)进行软梯训练时训练动作的设计应与专项步法移动的特点来设计;(2)运用软梯训练法训练时,训练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训练负荷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训练;(3)软梯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软梯训练目前已在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中大力推广,我们通过统计软梯训练在这些运动项目中的训练效果,将能够明显提升速度素质于灵敏素质的训练动作引入到羽毛球步法训练中。

羽毛球;羽毛球步法;灵敏素质;软梯训练

软梯起源于欧洲,运用于体能训练中训练身体素质,其中以训练身体素质的灵敏素质、速度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素质。软梯训练以直线方向训练和水平方向训练为主,在训练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改变训练方向、运动节奏、移动频率使其促进步法移动的灵敏素质与速度素质。同时也能够发展大脑与肌肉的连结,在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形成记忆,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

软梯训练法在众多运动项目中都可进行训练,因此将软梯作为训练的辅助器械,引入到羽毛球步法移动灵敏素质训练中,以提高毛球步法训练者步法移动速度和灵敏素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6级羽毛球专项班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采用借助软梯进行步法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灵敏索质和步法移动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法

(1)50米跑

测试方法:学生站在起跑线后做好出发的准备姿势,发令员下发令,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向终点跑动,学生到达终点后计时员停止计时,并将成绩记录好。

测试目的:50米跑为短距离跑,是为了测试学生短距离内移动速度的能力和身体反应的灵敏。

(2)10米折返跑

测试方法:学生站在起跑线后做好出发的准备姿势,发令员下令,学生就立即起跑,直到终点用手触摸到锥形桶后立即返回,测试者抵达终点线后停止计时,并且将成绩记录好。

测试目的:10米折返跑测试测试者下肢的爆发力与测试者的敏捷性,反映人体的灵敏素质。

(3)1分钟跳绳

测试方法:测试者根据自己的身高调整绳子长度,发令员下令就开始跳至发令员发令停止。

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以及下肢力量。

(4)“X”跑测试

测试方法:选择羽毛球场地的半块场地,与羽毛球双打线连接的发球线和底线交接处分别设为A、B、C、D四点,每一个点各放三个羽毛球。从离发球线20cm的场地中央为起点O,从起点开始出发,先触及A点中的一个羽毛球并将其放倒,放倒后用正确的步法以用最快速度退回O点,按此规律分别将A、B、C、D四点上所有的球都放倒,回到O点计时停止。

测试目的:测试学生步法移动灵敏素质。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并运用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类、归纳成显而易见的数据表格,直观的反映出实验结果,并进行研究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软梯在羽毛球步法训练中的运用基础

2.1.1 软梯的运用手段

软梯作为现代体能训练的辅助器械,由于软梯携带方便,使用轻巧,并且有研究者把软梯训练引入到运动员体能训练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后运动员身体素质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步法灵敏素质与步法移动速度方面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应此可以看出步法灵敏素质与移动步法速度的提升是因受“软梯”这一辅助训练器械的影响。在软梯训练过程中因软梯训练时间间隔短,所以训练期间要求运动员神经中枢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同时与肌肉共同维持身体的协调性与稳定性,训练过程不断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稳定性,在无形中增加神经系统对对速度的准确的记忆。

2.1.2 羽毛球步法的特点分析

羽毛球步法是由起动、移动、制动、和回位四个环节构成。起动是指身体处于静止状态下身体开始向球所处位置进行移动。移动是在起动的基础加快身体移动的速度与移动距离。制动是在到达接球位置后为克制移动的惯性,保持自身重心不失去平衡,以便协助整个身体顺利接球。回位是指在完成击打球后用最快速度回到中心位置,准备好迎接下一个来球。毛球步法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在羽毛球比赛中,掌握全方位的步法有利于更快的速度到达接球位置,取得主动权,抓住对方被动的弱点,及时组织有效的进攻,最后取得比赛的胜利。

2.2 软梯在羽毛球步法训练中的运用

2.2.1 运用于前场网前正反手上网步法

网前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得分的关键点,正确掌握与使用正反手上网步法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在比赛中我们可以主动在网前放网前球,吸引对方上网接网前球,使其让对方处于被动,从而就可以趁对方被动时进行有效组织进攻,形成进攻状态,在比赛中谁能抓住网前主动就能抓住进攻机会,有效的组织进攻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此我们将软梯训练法引入到羽毛球正反手上网步法中训练中,软梯训练法根据羽毛球网前步法移动的特点来设计训练动作。主要的训练动作有:前进小碎步、横向小滑步、单腿跳、双腿跳、高抬腿框内跳、高抬腿框内横向跳、滑步前移、滑步后移等。

2.2.2 运用于回击后场正手、头顶后退步法

头顶高远球技术一定要具备快速而稳定的后退步法,高远球是后场技术的基础,也是属于防守战术,同时也是在比赛中主动与被动转换的关键点,运动员一定要对其技术动作有清楚的认识,明确关键环节的动作要求。我们根据软梯训练的理论基础将软梯训练法引入回击后场正手、头顶后退步法中,要求运动员的髋关节在脚步移动的瞬间进行快速扭转换位,主要训练动作有:前后交叉步、交叉步、开合跳、左右摆胯练习等。

2.2.3 运用于全场“米”字步法

“米”字步步法最能体现出一名羽毛球运动员羽毛球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所有步法的综合,“米”字步法还被国家公认为羽毛球专项素质的测试手段。想要提高羽毛球专业技能“米”字步法必须要掌握的,利用软梯训练进行羽毛球步法灵敏素质的训练,主要训练动作有:左脚内外、右脚内外、左右横移、小步跑、开合跳、转髋横向跑、侧交叉步小跑、交叉步前移等。

2.3 软梯在羽毛球步法训练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3.1 移动速度比较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50米跑与10米折返跑的测试成绩(N=20)

技评50米跑10米折返跑 实验组6.303.67 6.283.58 6.253.60 6.203.64 6.313.66 6.243.53 6.333.59 6.213.61 6.253.66 6.293.64 对照组6.583.87 6.643.81 6.603.79 6.663.80 6.693.88 6.613.78 6.703.69 6.643.90 6.623.84 6.703.89

表2 移动速度比较

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 五十米跑组间.7141.714388.741.000 组内.03318.002 总数.74819 十米折返跑组间.2141.21470.104.000 组内.05518.003 总数.26919

表1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50米跑与10米折返跑测试成绩。50米跑与10米跑均为短距离跑,50米跑与10米折返跑成绩可以体现出学生在短距离运动中移动速度与灵敏。由表2可知,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软梯训练法与传统灵敏训练法相比较,软梯训练法提升学生移动速度与灵敏更明显。

2.3.2 移动灵活性比较

由表3可以看到,实验后实验组一分钟跳绳最高分为211个,最低分为201个,实验组一分钟跳绳的平均值为207个,对照组一分钟跳绳最高分为189,最低分为179个,对照组一分钟跳绳的平均值为180个。实验组X字跑最高分为10.5s,最低分成绩为11.4s,平均值为10.84,对照组X字跑最高分为11.4s,最低分为12.3s,平均值为11.87。由表4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软梯训练法系统的训练步法灵敏与脚步移动,实验组一分钟跳绳与X字跑成绩都优与对照组,证实软梯训练法确实可提高步法灵敏与脚步移动。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分钟跳绳与X字跑的测试成绩(N=20)

一分钟跳绳X字跑 实验组20410.6 21010.7 20710.9 20110.5 20611.1 20810.7 20610.8 21010.9 21110.8 20911.4 对照组 18011.8 18311.4 17911.9 18512.1 18811.7 17911.9 18111.6 18411.9 18912.3 18012.1

表4 移动灵活性比较

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 一分钟跳绳组间2976.80012976.800261.123.000 组内205.2001811.400 总数3182.00019 X字跑组间5.30515.30577.944.000 组内1.22518.068 总数6.53019

2.3.3 步法的组合运用能力比较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场网前正反手上网步法、回击后场正手、头顶后退步法、全场“米”字步法测试成绩(N=20)

技评前场网前正反手上网步法回击后场正手、头顶后退步法全场“米”字步法 实验组AAA AAA AAA AAA ABA BAA AAA AAA BAA AAB 对照组BBA BCC CAD DAC CCB CBB ABB BBC CCB CCD

备注:技评标准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A(站位准确,步法移动灵活,结构合理),B(站位准确,步法组合能力较弱,结构合理),C(站位准确,步法移动没有方向感,动作迟缓),D(站位不准确,步法移动很慢,动作太混乱)

表6 步法的组合运用能力比较

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 前场网前正反手上网步法组间9.80019.80022.050.000 组内8.00018.444 总数17.80019 回击后场正手、头顶后退步法组间6.05016.05016.754.001 组内6.50018.361 总数12.55019 全场“米”字步法组间11.250111.25021.774.000 组内9.30018.517 总数20.55019

由表5、表6的测试成绩及统计检验可知,前场网前正反手上网步法、回击后场正手、头顶后退步法、全场“米”字步法各项技能在实验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采用软梯训练法后随着移动步法灵敏素质的提高步法组合运用能力也提高了。相比采用传统的羽毛球步法训练方法的对照组,虽同样可提高羽毛球步法的灵敏性,但成绩提高并不明显。软梯训练增加了羽毛球步法灵敏,使脚下移动步法加快,随着熟练程度的提升,步法的组合运用能力也不断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借助“软梯”这一辅助训练器械后,实验组各项测试成绩都高于对照组,表明软梯训练法在提高羽毛球步法灵敏素质上有显著效果。

3.1.2 软梯训练法因在训练动作难度层次分明、训练方法新颖、趣味性又强,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羽毛球技能。

3.1.3 软梯训练法的训练手段能有效结合羽毛球步法移动的特点,对改进羽毛球移动步法效果好。

3.2 建议

3.2.1进行软梯训练时,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训练的负荷,训练的组数和训练的间歇,科学有效的提高运动步法的灵敏素质。

3.2.2 软梯训练法的动作多种多样,通过专项步法移动的特点来设计软梯训练的动作,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步法移动的灵敏素质。

3.2.3 软梯训练法的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通过软梯训练而受益的所有人共同一起推广软梯训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让软梯训练融入到我们的训练中,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1]王磊.软梯训练对8~12岁羽毛球训练者步法移动及灵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龚志威.软梯训练在青少年羽毛球教学训练中对灵敏素质和步法移动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陈超秀.软梯训练法对羽毛球专项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4]吴同上.绳梯训练对于羽毛球专项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5]陈光伟,冯嘉诚,陈洪淼.软梯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脚步能力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64-75.

[6]杨静.软梯训练对7-8岁小学生灵敏性发展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7]袁策.软梯训练法对灵敏素质作用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6):22-24.

[8]陈显.“软梯训练”在高校运动队训练中的运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5,7(9):77-79.

[9]王正伟.软梯训练法对提高运动员灵敏素质的作用机理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99-100.

[10]孙元.软梯训练法对淮安市体育运动学校11-13岁男子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8.

[11]王汉林.软梯训练法对少年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ft Ladder in Badminton Footwork Training

LAN Tianyu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蓝天屿(1999—),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

猜你喜欢

灵敏步法羽毛球
羽毛球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打羽毛球
真假猫大作战
飞行的羽毛球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