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少教多学”理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021-11-23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黄雪龄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黄雪龄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下,“少教多学”这一理念逐渐为人所知,广大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挖掘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作用,致力于提升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学习。
一、指导预习小技巧,引导预习高效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进行预习,但是小学生往往不知道究竟应该预习什么,导致在预习时只是草草了事,效率不高。而“少教多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预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讲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问题的方式高效开展预习工作,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如此,学生的预习效果才能如教师所愿。
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一篇小古诗时,学生的预习往往以标注音、读全诗为主,甚至有的学生只是简单地看一眼这短短的几十个字,可想而知,这样的预习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远不及预想。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预习要求,如疏通文义,下节课让学生来讲讲自己的理解,或者是让学生先自行理解“绩麻”“耕织”“桑阴”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学会阅读古诗。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填空题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练习。
二、重构教学主过程,深度学习有保障
“少教多学”中教和学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部分,身为语文教师,在此期间应做到顺势而教,其中的势就是学生的学,顺着学生学习的需要开展学习,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质量自然能够有所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正式开课的过程中能够重新构造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如此,学生才能从语文课堂中学到更具实用性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篇神话课文时,小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仅能够支撑学生完整地梳理好这篇文章的大致脉络,对其中的深刻含义却鲜少涉及,导致学习的深度不够。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形成浅读的习惯,这对于语文阅读而言是大忌,读只停留于表面而不知其内里,阅读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先从单元的总体入手,帮助学生明白编者将三篇神话故事放在一个单元的意义,而后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随后从这样的事例中推断精卫的心理变化,由此推出产生相应行为的原因。最后,加以对比,让学生明白故事的推动必然有其缘由所在,即使是神话,即使它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故事情节的推动依旧也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找到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自然可以更为高效。
三、运用教学新方法,推进学习独立化
在“少教多学”的理念下,最为常见的教学新方法自然就是合作探究。而在新课标下,这一教学方式更是大受推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需要预留一些时间供学生独立学习,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问题答案。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必然能够有所提升。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言文时,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往往很难有足够的耐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先提出问题:“廉颇、蔺相如两人各自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如果你是蔺相如(或廉颇)你会怎么做?”“《将相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等。随后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智慧小结重引导,自主反思高效率
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课堂小结,学生很容易会迷惑这节课到底讲了什么,而在教师的总结下,学生则会有恍然大悟之感,对整堂课的脉络也更为清晰。但是,教师的总结对学生而言更像是教科书式的内容,当时会觉得灵光一现,但是一天、一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就会遗忘,最终完全记不起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何处。而在“少教多学”的理念指引下,课堂总结依旧以学生的“学”为主,在这样的智慧型小节中,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回顾四十五分钟内讲过的一些知识点,而后进行独立总结,这也是学生真正吸收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停留的时间也更为长久。
例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章之后,很多学生会被其中的弯弯绕绕给绕晕过去,对课文所要点明的事理也一知半解。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重新梳理文本内容,学生就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本事理进行二次加工,进而让文章想要表明的观点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总之,“少教多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