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文而教,接受熏陶,形成感悟——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2021-11-23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季明月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儿文言文交流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季明月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精髓,有着历史的根基与文化的积淀。但文言文内容距今久远,教师要依据文言文特点,通过情境、诵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亲切感,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一、方式灵活,拉近书本距离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背景缺乏了解,他们会产生陌生感、排斥感,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方式教学,拉近学生与文言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借助问题的引导,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学习《伯牙鼓琴》一文时,教师板书课题,并提出问题:樵夫钟子期“善听”表现在哪里?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从伯牙破琴绝弦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教师要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带领学生融入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从而促进他们深入思考。

教师在学生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话、扮演角色,进行情感的交流,能增进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如在《两小儿辩日》一课教学中,教师挖掘文本中有关太阳与地球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将“读”的形式更换成对话的形式,让他们依据当时的情景读出内容。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能让课文中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让他们能化身文中的“小儿”,激烈地参与辩论。教师将车盖、盘盂以及沧沧凉凉、探汤转换成远近,这样让两者的观点变得更清晰,让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判断两小儿的观点,这样能让学生表达得有理有据。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蕴含科学知识的话题感受到学无止境,同时也能感受到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美德。

二、诵读文本,形成教学旋律

文言文内容晦涩难懂,教师要引领学生朗读文本,让读思相融,促进他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如在《学弈》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读题,说说“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是下什么棋?学生阅读课文,要求能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能结合注释理解内容,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教师让学生诵读课文,并学会断句,依据文本内容,在一些没有标点符号之处拖个长音,画上斜线,这样能易于他人理解。教师通过范读,并模仿古人吟咏的方法,让学生读出滋味。教师让学生诵读文本,能读出自己的节奏。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线索,能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借助问题引领学生诵读,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思考。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教师要以读促解,通过朗读感知文本。教师要依据文本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读,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或让学生齐读文本,促进朗读技巧的提升,或让学生研读内容,解决重点词句,或让学生反复朗读,将文本读通读顺。学生边读边研,这样就能理清文本脉络。

三、拓展训练,发展思维能力

由于教师对文言文的解读能力不足,加之篇幅较少,教学方法单一,往往采用读课文、译文本的方式教学,这样机械读、枯燥记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加强读写结合。如在《两小儿辩日》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孔子该如何去回应两小儿,这样能启发学生思考、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能开启他们的思考,让他们从“文”与“道”的视角展开思考。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情节,让他们围绕“辩斗”展开交流,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在辩论现场,你会如何做?你会赞同谁呢?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表达交流,让他们了解太阳与地球的远近距离以及温度冷热的关系,这样能弄清问题,从而让交流有了理论的支撑。教师要求学生既可以用现代文的方式进行写作,也可以用古文句式交流,将所学的文言知识运用于习作之中,这样能促进知识的内化。

总之,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枯燥识记的方式,引领学生诵读、扮演、交流、写作,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小儿文言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文言文阅读专练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儿涵之三事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小儿难养
交流平台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