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让学生爱上语文
2021-11-23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苗 璐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陶行知曾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学生在熟读、精思之后,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悟和独特的见解。
一、“花样”阅读,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阅读
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就是“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如《葡萄沟》这篇课文,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作者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葡萄沟,仅仅从文字上不能感受到葡萄沟的美以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此,教师可以搜寻体现葡萄沟的美景及五光十色的葡萄的图片,通过品读课文中的句子与段落,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葡萄沟,并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葡萄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角色扮演,提高阅读积极性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更生动的交流,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狐假虎威》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适于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表演来塑造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狐狸的“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表演中得到了充分诠释。角色扮演,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体会到了动物的心理特点,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趣味比赛,增强阅读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比赛活动。如古诗词积累擂台赛、“朗读小达人”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体验到因阅读获得的成就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二、多措并举,培养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1.课前预习很重要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面对一篇生疏的课文,学生通过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可以有目的地去听讲。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的预习任务是:①自主使用工具书,将不会的字词查清,读通文章。②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初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同学们搜集泼水节一词的由来,以及有关泼水节的故事,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2.不动笔墨不读书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孩子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书读了不少,可是读过之后却没留下什么印象。究其原因,小学生的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缺乏思考。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将“点、画、圈、勾、注、写”等动笔墨的读书方法渗透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也可提高阅读的效果。
3.两件“法宝”不能丢
阅读时有两件“法宝”,即工具书和笔记本。
阅读中,遇到生字和新词,查查字典和词典,弄清读音和意义。还可借助《小学语文阅读词典》帮助自己理解文章,解决疑难问题。工具书是良师益友,是阅读道路上的好帮手。
阅读时,把读书收获和体会写下来,把妙语佳句摘录下来,把疑难问题记下来。这个过程既积累了语言,梳理了学习思路,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课外阅读,注重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在阅读方面,由于词语积累薄弱,学生偏重于通俗易懂和趣味性强的书目。如果全凭学生的喜好,对阅读书目不加限制,教师难以把握所有书目的重点,无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个系列的图书供学生选择,学生任选其中一本进行自主阅读,运用“点、画、圈、勾、注、写”的方法,突出感兴趣的词、句、段、篇、章,和同学们分享书中内容,交流感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阅读提升。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智力水平等因素,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让学生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