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的医院价格管理策略分析
2021-11-2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邹 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引言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供给侧改革,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价格的改革不仅关乎着医院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乎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科学而又合理的医疗价格不仅可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保证医疗行业价格发展的规范性和秩序性,还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然而,就目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医院价格管理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存在很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被很好地改善和解决,将严重影响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到自身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探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加强医院价格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义。
二、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生活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急剧增高的情况下,人们的就医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就医的环境以及就医的价格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医疗体制改革是医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步骤,医疗价格改革工作的开展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医疗价格改革工作的开展也可以保障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行业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医疗价值服务的价格设置普遍偏低而对,而对于一些药品的价格的设置以及器材的价格的设置却偏高。随着先进的器材的引进,针对于价格的设置也越来越高,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价格市场出现十分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三、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来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一)价格调整方面
针对于价格的调整,其本身的目的在于减少就医患者的就医负担,但在减少患者的就医负担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针对于价格的调整未能建立科学统一的调整测算体系。在价格调整政策下发之后,对于部分的医院来说,其确实是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而对于一小部分的意愿来说,其却是为了迎合政策而不得不调价。针对于价格的调动究竟该调动多少,缺乏一个完整的测算体系的建设,进而导致针对于价格的调整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也正是因为缺乏完整的价格测算体系的建设,进而导致同级别地区和机构的机构的价格调整参差不齐,价格的调整不但没有提升群众对于医院的信任感,反而是引起了群众的一些不满,从而使得价格调整工作的开展未能充分地发挥其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另外,对于部分的医院来说,由于其针对于设备的引入比较贵,无法调低设备的使用价格,如此一来便只能调低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价格,进而导致内部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不满。
(二)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价格调整仍不到位
针对于价格的调整,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绿和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最重要的是,也要切实的保证医院的收支平衡,但对于很多的公立医院来说,在价格补偿机制建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会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2017年开始,福建省逐步铺开按病种付费方式,分批次、分地区开展按病种付费新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经有306个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这种新型的付费方式的设立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但是,由于部分的患者针对于病种的选择不合理,再加上该病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比较多,如此一来,便会导致实际的支付费用与预算的支付费用产生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不满。同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按病种付费这种新型的付费方式的执行和使用。
(三)价格调整未能做到动态化
针对于价格的设立和价格的调整,并不是一刀砍齐的。医疗市场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每一天随着市场的变化,药品的价格也在随之改变。这样的情况下,对医院来说,针对于所有的药品的价格管理以及医用耗材的价格的管理应该实现动态化。同时,采购部门应该与价格制定部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如若药品的采购价格降低,那么医院在销售该项药品时,价格就应该随之降低,相反,倘若采购价格升高,那么医院在销售药品时,价格也应该随之进行改动。如此一来,才可以既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又保证医院的收支平衡。然而,在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的医院针对于价格的调整都未能做到动态化,进而导致价格存在很多的问题。
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加强医院价格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建立科学统一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
若想加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医院价格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科学统一的价格调整机制。针对于价格调整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由各个医院自主地进行,而是根据国家相关制度和相关政策的要求来进行统一的动态化的价格调整。针对于同级别的地区、同级别的机构,其调整的价格也应该是统一的,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价格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与此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价格测算方法。在充分考虑到医务人员自身的工作时间、风险程度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的情况下,对价格的参数进行统一的设置。在实现价格调整和价格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医务人员自身的技术价值和劳动价值,将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和劳动价值构建在项目成本中,从而实现最科学化、最合理化的价格的设置。另外,针对于价格的设置也要实现动态化调整,每相隔一段时间,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成本的变化,要不断地进行统一的调整,进而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另外,在设置了统一化的价格调整制度和价格调整方法之后,各个医院部门要建立价格调整小组,派遣价格调整小组到指定的地方去进行学习,学习合理计算价格调整方法,进而保证各个医疗单位能够准确地执行统一的价格调整制度和策略。
(二)健全补偿机制,加强药品、医用耗材的改革力度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健全补偿机制,针对于补偿机制的设立,一定要切实有效地起到补偿的作用,保证相关医疗机构和医院部门的经济效益。另外,要加强药品、医用耗材的改革力度。目前,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为了提升医疗部门自身的竞争力,很多的医疗部门会引进先进的昂贵的医用耗材。这些医用耗材在引进之后,为了能够尽快的将成本收回,医院会调整医用耗材的使用价格,进而导致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会出现医用耗材使用费用过高的现象。另外,针对于药品的价格的管理也比较混乱,经常会出现同一药品在不同的医院价格各不相同的现象,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会严重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问题的改革和纠正,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价格联动措施,通过价格联动措施的建立,让各个医院之间可以彼此了解药材的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进而保证价格设立的统一性。针对于医院耗材的相关服务费用的设置,切勿出现过高的现象,倘若出现耗材使用费用过高的现象,要及时地进行惩罚。另外,针对于单病种,付费制定存在问题的现象,可以通过DRGs去进行改善,使用DRGs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了单病种的弊端,能够很好地在制定付费分组的时候,结合其他影响费用的因素,使疾病分组更为合理化。因此在继续进行按病种付费的同时,应积极配合推动DRGS付费方式的改革。
(三)加强动态化价格管理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实现动态化价格管理。针对于采购部门和价格制定部门来说,一定要建立紧密的联系,且针对于所有的价格都要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保证价格管理的动态化发展。相关的采购部门在采购完药物之后,要第一时间将药物的价格录入到相对应的价格管理系统中,而价格制定部门要结合采购部门所录入的价格信息来适当地调整价格,进而保证价格的动态化管理。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价格管理改革政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任重道远,目前,医院针对于价格改革工作的开展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为大家详细地阐述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加强医院价格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将对应的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的帮助下,可以让更多的医院掌握加强医院价格管理的方法和举措,进而促进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执行,在保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性和长远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