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岗位迁移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1-11-23吕宁
吕 宁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006)
0 引言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智慧物流得到了飞速发展。智慧物流改变了现代物流业的运营模式,成了物流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这使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
1 当前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智慧物流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加,并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具体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物流模式、物流云、物流大数据和物流技术这几个领域。
1.1 智慧物流发展的政策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智慧物流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等都出台了很多的发展意见和政策来促进物流成本的降低,以此来提高物流领域的活力,进一步促进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将多种服务功能集为一体,包括信息服务、运输服务、配送服务和仓储等,能够实现高效和集约化的经营管理,让社会物流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运作的特点,并符合现代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智慧物流的发展要依赖大环境,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产业改革以及科技革命的促进下,智慧物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7 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推进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以及交通运输部纷纷出台了政策来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促进了我国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
1.2 智慧物流尚未形成智慧物流体系
虽然这几年我国的智慧物流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性非常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各个龙头企业都在大力研发智慧物流应用技术,比如菜鸟的AR 智慧物流系统、京东的无人化智能仓储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来提供服务,常见的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信息处理等技术。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物流企业对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不够成熟,且使用的规模也比较小,采用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智慧物流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不够科学,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
1.3 智慧物流人才缺乏
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企业在智慧化物流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这使智慧物流技术的发展更加快速,实现了区域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发生了转变。要实现智慧物流的发展,就要求有充足的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和精细化物流流程设计人才。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发生了较大的迁移,这就使高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时也应该从时代的新特征出发,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来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给智慧物流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2 智慧物流背景下的物流管理岗位迁移
2.1 物流智慧化迁移
当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智能化局面,各种智能、智慧技术在顺丰、京东等龙头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配送、管理、运输和仓储等都有应用,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无人配送、智能客服、语音识别等服务。以京东的“亚洲一号”为例,其大规模使用了智能化的设备,引入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全面提升物流的综合处理能力,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顺丰和华为5G 联合,利用智慧地图来实现冷链的配送,让配送的路径得到优化,将资金流、货物流、业务流和信息流整合在一起,实现物流的数字化运营。
在这种智慧物流背景下,传统的重体力和重复性的劳动都将被智能化的设备和机械化的设备所取代,巷道式吊车、堆垛机、叉车等取代人工搬运,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比如要拥有对应的技能证书,要熟练掌握和操作相关的设备。另外,一些简单的脑力劳动岗位也慢慢被计算机所取代,比如以往的仓库管理,需要人工清点和记录货物的进出,而现阶段仓管人员则要求要掌握计算机技能,使用计算机来做好记录和实现管理[2]。
2.2 物流管理岗位迁移
智慧物流的发展让物流行业催生出了一些新兴的岗位,常见的包括供应链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供应链运营等,并且对岗位人才的学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顺丰就在2018 年增加了供应链相关的岗位,比如供应链解决方案高级经理、供应链营运经理和规划管理师等,和传统的职业相比,这些职业的薪资待遇都要好很多。对物流行业来说,智慧物流的发展使行业对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对相关的人才专业性更为重视,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的技能证书、学历和工作经验等。智慧物流使得物流行业对数据分析、数据测试以及物流技术研发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也是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物流行业也对终端岗位专业人才的沟通能力更加重视。
3 智慧物流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3.1 确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也应该从智慧物流的发展角度出发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其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的选择和路径。高校要主动和企业形成合作的关系,建立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包括健全的合作机构的建立,由高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另外还应该确定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可以从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来确定科学、健全的监督机制[3]。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和企业要共同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同时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技能的增长,开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引入1+X 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要求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好地适应智慧物流的发展需求。
3.2 共建“双主体”育人机制
“双主体”是指让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师父共同来培育人才,实现双向教学。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获得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企业实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学校学习期间,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以企业的师父为辅来掌握理论知识;在企业实习期间,以企业的师父为主,学校的教师为辅来发展技能。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人员的互聘、互用和双向挂职。对高校来说,应该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由指导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并将教师的企业实践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中,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企业来说,也应该选择高级的技能人才担任师父来带领学生更快适应岗位。在学校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则要了解物流管理的具体流程,感受工作氛围,学会相关的软件操作和设备的维修、检查等,对相关业务的基本流程要做到心中有数,熟悉各种设备的性能等[4]。
3.3 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要和企业共同来构建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加实用的物流管理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的技能。学校要主动和企业合作,共同探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从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置课程,引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的等级标准,共同确定专业课程的标准,真正从智慧物流发展的实际现状和需求出发来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资格标准和用人需求标准。学校和企业还应该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并结合智慧物流的发展特点、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来确定教材的内容,引入一些真实的智慧物流发展的案例。
4 结语
智慧物流是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新亮点。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管理岗位发生了迁移,所以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也应该发生转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培育人才,确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并建立“双主体”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