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浅谈
2021-11-23陈萍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邵武第四中学
陈萍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邵武第四中学
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成长对于学生们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关键的时期,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体育课堂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运动技能的提升的重要作用,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学习和了解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个性化特征,锻炼学生们的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一、现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第一、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目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很多地区的体育教学仍然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处在一个“副科”的地位,课程安排相对比较轻松,学校和教师对其教学和对学生整体的把握不够全面,课外训练值只是一味地一味地放养,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运动积极性和能动性,不够专注提升学生们的运动健康水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时代发展,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更加海量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还是采用单于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听,学生们的个性化特点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运动学习兴趣自然会下降,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提升运动技能也有严重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们不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一)教师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逐渐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与时俱进,积极的吸收和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习运动的主动探究者,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全面的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譬如,在教学跑步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搜集跑步相关的小知识和小技巧,并在理论课堂中进行分享,教师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给予科学的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演练和训练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学习跑步技巧,提升学生们的运动专业化,促进学生们的健康运动,从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自身成长经历、自身受到的教育和熏陶等的不同,在很多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异,也是学生们出现个体化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也是因为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断挖掘和研究,根据学生们的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培养方案,引导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模式,譬如,有的人喜欢打篮球,有的人喜欢踢足球,还有的人喜欢跑步等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实现自己的运动目标。通过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生们的综合性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学习能力、感悟能力以及能力,推动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水平,制定教学活动计划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多,学生们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以学生们的运动天赋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学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尽可能地完成更具有挑战性地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注重基础性的运动教学,并鼓励他们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们的学习能动性。
三、结语
总之,在当今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优化教学结构和方法,要让学生在更加健康、更加专业的方向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