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拳教学法邹议
2021-11-23燕明剑南京大学体育部
燕明剑 南京大学体育部
一、象形拳的起源
象形拳,是模拟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昆虫的特有生活习性和动作形态,加以有意识的编排、整合和演练,达到健身和防卫目的拳术。它具有“仿形、取意、借形取意、神形兼备”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周易》中所概括的“观物——取象——比类——体道”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著名古籍《尚书》,曾把远古时代人们模仿各种动物形象或动作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象舞”称为“百兽舞”,加以生动记载。到后汉三国时代,名医华佗又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模仿虎、熊、猿、鹿、鸟的动作形态创编了“五禽戏”,用以活络肢体和经脉,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从史籍记载看,华佗不仅个人自行修炼,还在周围的人群中加以推广,使很多人从这样的练习中受益。到了隋唐,少林武僧们经过潜心琢磨与反复实践,融象形健身运动和武术攻防技击为一体,最终实现了象形运动形态由“舞”到“武”的实质性转变。明代以后,少林象形拳术得到众多武术家的发扬光大,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练习者众多,社会影响十分广泛。在现代武术竞赛中,象形拳以一个独立门类出现,也可以显示其在中华武术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象形拳的种类与技术特点
据研究者统计,历代古籍中记载的象形拳种类不少于100种。
其中以猛兽(含传说中的猛兽)命名的有:龙拳、虎拳、豹拳、狮拳、象拳、马拳、彪拳、熊拳等。如果加以细分的话,“龙拳”概念下还包括龙桩拳、龙化拳、行龙拳、飞龙拳、火龙拳等不同形态;“虎拳”中也有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饿虎拳、猛虎拳、虎豹拳、虎鹤双形拳等分野。
以禽类命名的有:鹤拳、鹰拳、雁拳、鸡拳、鸭拳、鹞子拳、鸳鸯拳等。其中“鹤拳”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猛鹤拳、白鹤拳、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永春白鹤拳、独脚飞鹤拳等。
以昆虫命名的有:螳螂拳、蝴蝶拳、龟牛拳、螃蟹拳、虾拳等。其中“螳螂拳”可以细分为硬螳螂拳、秘门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环螳螂拳等。
不过流传较广、形态稳定、约定俗成的是“十二形拳”——即龙拳、虎拳、猴拳、马拳、熊拳、蛇拳、鸡拳、鹞拳、燕拳、鼍拳、骀拳、鹰拳。
在象形拳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有一条主线自然地贯穿其中——这就是“象形”。象形拳的初创当然是指模拟动物之形态、性情、动静等特性,得其精神所在,进而利用发展,切实揣摩,编排演练,使其与武术的攻防意识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过由于各种动物在形体、性情、行为举止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因而模拟不同动物的象形拳也有各自的显著特点。如“猴拳”灵巧而以守为攻,“鹤拳”轻盈而来而去自如,“龙拳”以气势先发制人等。这需要演练者细心揣摩,抓住特点,才能完美演绎。
另一方面,因各种门派创始人和传人对象形拳精义的理解有不同侧重,同类拳种的不同流派之间也有“类同型异”的区分。比如,相传三百多年前由福建永春方氏七娘所创的白鹤拳,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鸣鹤”“飞鹤”“食鹤”等四种不同拳种。一方面,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上都以实战需要为基本;都讲气沉丹田,以气补劲。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劲。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项稳、松肩、松腰、松胯、提裆、吊肚。手法都要求五行变化,讲相生相克。步法都要求稳固,落地生根等。另一方面,他们又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宗鹤”注重用宗劲,刚柔相济;“鸣鹤”以声催力,激烈勇猛;“食鹤”轻巧快捷,灵活多变。
象形拳修炼的一般要求,是内外兼修、循序渐进、反复揣摩,反复练习,“象形思意,取法为拳”,“以形为主,法从形出”。其高级境界,则是不求其形而有其形,不求其势而有其势,行拳自然流畅,形象逼真生动。故拳经云:“下乘无功,上乘无拳。”
从上述各点不难看出,象形拳的基本技术特点有两个:第一,要尽力模仿各种动物的习性、表情与动作,做到“象形”;第二,要注意武术本身的特点,要有健身和攻防的实用性。缺了前者,就必然剥离了象形拳的真实内含,沦为一般的长拳短打;缺了后者,就必然失去了武术的技击要素,沦为逗笑取乐的动物模仿秀。
三、象形拳的教学
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象形拳也可以做以下两种划分:其一是“以形为主,法从形出”的象形拳。如:猴拳、鹰爪拳、鸭形拳、蛇拳等等。这类拳是模仿某一动物多种动作的套路组合。其二是“象形思意,取法为拳”的象形拳。如形意拳中的十二形。这类拳的动作组合虽以形出,但以拳意为主。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上述的种类及其不同点,我想举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一下。
以猴拳要素为例。所谓“以形为主,法从形出”,是指在套路演练中,为了使人感觉惟妙惟肖,演练者在身法上要注意模仿猴子的耸肩、缩脖、圆臀、束身,同时还要弯肘、屈腕、屈膝。其次,基于猴子的一般习性和动作习惯,猴拳套路在步法上宜采取轻巧、灵活的脚尖步、小跳步;腿法上多用屈伸性的踹、点、蹬、弹等动作;手法上则采取刁、拿、锁、扣、抓、勾、顶腕等技击方法。
而所谓“象形思意,取法为拳”,是指结合猴之轻灵、虎之勇猛、燕之敏捷、蛇之柔韧、鸡之跳纵、龙之吞吐等动作形态特点,加以有机的编排整合而形成的拳法。这里虽然还保留了一些猴形拳法的要素,但十二形的起势和收势是由立正姿势至三体势开始,在身法上没有直接模仿猴子的耸肩、缩脖等形象动作,而是要求腰往下塌(往下沉的意思),随时注意掌握重心,保持平衡稳定。步法上多用鸡腿步。胳膊发劲打击时,“似弯不弯,似直不直”。握拳时食指、中指、四指和小拇指都蜷回握紧,拳面要平,拇指曲回压在食指和中指第一关节上。拳面与小胳膊要垂直。以掌击打时,五指自然分开,拇指伸直,食指上翘,虎口撑圆,其余三指微曲,指成似开非开,似合非合,掌心内含凹形。头部向上顶,下颏向后微收,但不要显出僵硬劲。舌头顶上腭,口要轻轻自然闭合,面要严肃而自然,眼睛要向前平视。上述身法、步法、手法、眼法,在十二形中的任何一形都必须严格遵照。而且每一形都是同样的一个动作重复进行,不像单纯的猴拳那样,在全套中有多种眼法、身法、腿法、步法,且变化多端,少有重复动作。
总之,前者是直接模仿猴子的动作,使人感觉演练者很像猴子。同时要融入攻防意识和相应动作,使动物形象和武术技击动作相融于一体。后者则以包括猴子在内的多种动物的共有习性和习惯动作为关注焦点,强调“龙身、熊膀、鸡腿、鹰爪、虎抱头”等身形和“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缓如鹰”等意念,其表现形式是以“拳意”为主的,兼顾“象形”。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才能实现“象形”和“拳意”的有机结合呢?
首先,要使演练者具有相当的自觉意识,注意在训练中培养形象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人的各种行动都是由大脑支配的。为了在套路演练中表演的更“像”,主观意识上的幻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努力将自己幻想成某种动物,才能更好地模仿其外形动作。
其次,要注意观察。不注意观察,不细心揣摩,就不可能了解特定动物的生物习性、活动特点和基本技能,模仿也就无从谈起。比如猴拳套路,是在模仿猴子出洞、窥望、看桃、吃桃、嬉乐、抓打、攀援、蹲坐、惊窜、入洞等动作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武术运动中踢打摔拿、跳跃翻腾等攻防技术,经过提炼加工创编而成的。在猴子的一系列动作中,活蹦乱跳表现为“喜”;金眼圆瞪表现为“怒”;眉头紧锁、心事重重表现为“哀”;低头探脑、眼珠不动表现为“窥”;东张西望、环顾四周表现为“探”;生性好奇、抓耳挠腮表现为“逗”;胆小怕事、欲进还退表现为“怯”;风云突变、闪身躲避表现为“惊”。只有仔细观察、反复揣摩、充分抓住这些特点,才能在演练时达到“象形”的效果。另外,要练好猴拳,肢体动作固然重要,眼睛的特点最为关键。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猴子的眼睛始终睁得很大,圆溜溜的。它注视其他物体时,都是正眼相向,从不斜视、旁观。如果要观看左右事物,它都是转动脑袋而不是转动眼珠。它在眨眼时,也只是眼皮动,而眉毛和其他部位是不动的。因此,我们在练习猴拳时,为了形神兼备,就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猴子的瞪眼、眨眼等动作。
第三,反复练习,在练习中加深理解,逐步做到身心合一,形神兼备。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才能达到改善与提高的目的。象形拳的演练也是如此。拳经说:“拳打千遍,其义自现”。只有反复练习现有的套路动作,才能找出其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发现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更高水平。当然,通过讲解、示范、图片、录像等方法,培养学生们对象形拳真正正确的理解和领会贯通,也是象形拳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总而言之,象形拳是象形表演艺术与武术攻防技术的一种有机结合。学好象形拳的关键,其一是解决身形动作和内在气质方面“像”的问题,其二是解决武术练习中“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和“精、气、神”的贯通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立自觉的主观意识,其次要注意仔细观察,第三经过反复训练,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反复感知与体验象形拳与武术技击之间的内在关系。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象形拳教学活动与想象(联想和幻想)是分不开的。武术家从多年训练中获得经验和感觉,仅仅构成形象思维的基本资料。只有充分而恰当地运用想象,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象形拳的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