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机器人时代对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专业的影响研究
2021-11-23俞艳红
俞艳红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1 财务机器人的背景
2016 年谷歌旗下DeepMind 公司开发的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在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赢得了胜利。2017 年的人机大战中,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战败。这两场人机大战引起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我们会不会被机器取代?2017 年3 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人工智能,并继续强调“互联网+”同政务改革。2017 年7 月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计划到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2017 年,德勤智慧未来研究院机器人中心成员叶建锋先生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分享沙龙上,带来了关于“德勤机器人引发的财务新变革”的主题分享。在沙龙中,他分享了“小勤人”的工作视频,并表示德勤预计到2025 年,基础财务都会被机器人替代。
阿尔法狗的出现冲击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认识,德勤机器人的出现再次将人工智能推到了公众面前,对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冲击更是巨大。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处理大量的原始票据,比如我们在工作中的差旅费,大量的汽车票、火车票、出租车票、公交车票,都需要整理,非常耗用时间,存储也是很大的难题。整理完原始票据后,还要填制记账凭证,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使会计人员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只要凭证没有问题,一些财务软件可以直接生成账簿,提取数据,生成最后的财务报表。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让会计从业人员继续解负,杂乱的原始票据传输入系统后,机器人就会根据之前被写入的程序,将后边的一系列操作进行完毕,且是规范的、无差错的。这次会计人员的解负更彻底。财务机器人是一种电脑应用程序,可以帮助财务人员从这些重复性高、耗时长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财务机器人可以全年365 天无休息地工作,每天24 小时无间断地处理财务工作;财务机器人能够自动扫描票据,并且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财务机器人可以准确无误地处理会计数据;由此可见,财务机器人可以高速率、高精度地处理财务工作,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2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专业还是以会计专业理论课体系为主的培养模式。只是培养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并没有真正突出信息的专业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起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随着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就倾向于会计信息化方向,但是不突出信息二字。针对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的培养,着重强调的是操作技能,比如用友软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业企业性质的企业用户平台上,学生把基本信息建立好,整理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到了最后的账簿部分,财务软件可以自动提取数据来自动生成账簿,学生在学习过程就会不再去查看账簿,而是直接生成报表,没有体现出财务分析的能力。填制记账凭证和整理原始凭证就是一个重复、耗时长的工作。高职学生毕业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就是最基本的操作岗位,比如现金核算岗位、银行核算岗位、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岗位以及代账公司的员工,而这些岗位随着财务机器人的来临,将面临被取代的局面,这些人员也将面临严峻的失业考验。
3 财务机器人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影响
3.1 人才培养方向的变化
随着财务机器人的出现,财务会计行业将发生大的格局变化,会计人员的岗位分工会减少,会计核算岗位工作人员的生存空间将不断被挤压。高职会计信息化人才将会出现毕业去哪里的迷茫,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因为会计行业是专业技能强的行业,进入该行业就是拿到了一份稳定工作。随着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会计“越老越吃香”的观点已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化社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主要还是会计核算方面的人才,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会计核算岗位、基础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培养的会计人才应该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能再局限于会计专业单一方面,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应该转变,顺应时代,与时俱进。
3.2 职业能力的重新定义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专业的学生走入校门的起点比较低,毕业后从事的岗位也是基本岗位,而这些基本岗位被取代的可能性比较大。财务机器人现在是刚刚起步阶段,我们会计信息化人才在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同时,应不断地扩大知识面,利用好财务机器人的优势,并和财务机器人进行更好的融合。会计信息化人才不再是单一的财务人员,而是还兼具财务机器人的操作、维护以及系统的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面临这样的时代,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也不再是单一的财务人员,而是在掌握会计技能的同时,兼具销售、管理技能、人力资源技能以及计算机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3 课程设置的影响
当前高职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训课。公共基础课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占比例较大。实训课程由于场地和原始资料的限制,占比例不大。财务机器人的到来,会计岗位需求的变化,导致了会计人员技能需求的转变。现阶段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有通识的教育,而现有的课程体系里涉及较少。
4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对财务机器人时代的应对策略
4.1 转变人才培养方向
财务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会计行业的普遍规律,会计靠经验横扫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具备多种技能,才能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机器再智能,也需要人来操作和使用,我们需要的是和财务机器人共同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个时代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性课程以外,还要在人才培养上加上其他我们必须具备的技能。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与人工智相结合,就必须要先了解人工智能。高职学生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更应该有更强的通识教育。只有注重市场营销的技能、公共关系的技能、管理的技能、计算机的技能、人力资源方面的技能等综合性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在财务机器人到来的今天让学生胜任更多的岗位。
4.2 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会计人员的财务会计技能是硬实力,综合能力在现在的职场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你会不会安装共享打印机?你会不会使用复印机?你有没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你能不能融入工作的团队里?这些综合能力被称为“看不见的隐形能力”,更需要我们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渗透进去。由于财务机器人的到来,我们会计的岗位不会再局限于坐在电脑旁独自做账,而是需要跟多个部门打交道。操作机器人的过程中,机器人出现了故障,会计人员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更需要在突发情况来临时保持冷静,客观处理问题。智能时代的来临,知识系统的加速更新,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坚定信念,与财务机器人共存、共同发展,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4.3 与时俱进,打造更有利于会计信息化专业的课程设置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以及国家对人工智能的加速推进,使会计人才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绝对专业的限制也越来越模糊,交叉学科的专业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市场决定一切,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板块可以有所调整,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可以加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课程,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财务机器人时代的来临,计算机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现代工具,对于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和安全维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专业课模块现在应该向管理会计方向倾斜,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将是必不可少的职业能力。
4.4 鼓励学生考取证书
现在,教育部提出了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注重在校学生的技能培养。现在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是我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曙光。1+X 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就是操作机器人的训练,补充了高职院校部分课程的欠缺。但是仅仅这一个证书还不能够满足目前会计行业发展的要求。考取初级管理会计师、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证书等也是知识储备的另一个途径。高职院校也应该多重视学生的技能证书的考取,有利于学生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5 结语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对于会计行业是一次实质性的冲击,影响巨大,我们每个会计人都需要重新规划与思考。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会计基础性岗位人员的主要来源。财务机器人的出现,这是挑战也是机遇,终身学习能力不再是口号,而是生存的必备技能。我们不应抵触财务机器人,我们应该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充分利用机器人的优点,使我们会计工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