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遗”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发展

2021-11-22张晶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摘要】社会不断的发展中,作为彰显我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就离我们远去。反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帮助我们建立现代化的国家社会,也能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利用起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传承它,那么就可以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毕竟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仅只是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存在于现代的文化之中。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下,文化系统不再像过去以往那样封闭,每一个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不再只限于该地区的老百姓,甚至可以是来自其他不同地区或者是不同国家的人,大家一起努力传承。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文化的交融,将会是世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社会;文化多样性;发展

引言:

近些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在是过去以往“死”去的文化物质,而是还存活着的,并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的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着的,并且还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保护,同样还需要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的传承。所以说,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是否能够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现代化社会发展下,文化的发展不再是一种模式,而且是有多种模式。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每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都不能是“一刀切”,所有的文化发展的源头,都一定要参照文化的历史来源,从传统中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现如今,很多专家学者从相关的考察研究中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也就是说,传统的、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在时代的洪流中,就成为过去的象征,而是与我们如今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融合在了一起。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我所有中国儿女的骄傲。然而,在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俗和礼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崇高遗产,也是我们民族智慧的象征,尤其是在当代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面对着经济社会浪潮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相对来说缩小了很多,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作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我们青年人要勇于担当起这份保护与传承责任,争取在多样化的社会发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保护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更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如何来保护人类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活态的传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重新开始被社会大众所认识的话,当然这种认识还是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的联系。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研究探讨吃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景德镇陶瓷手工艺传统文化,以此来帮助我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与我们过去的文化有关,同样也有今天的文化有关,上次可能还与未来的文化紧密相关。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直接转变为现代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活力才能够被激活。

二、具有典型意义的陶瓷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不仅是我们国家陶瓷手工艺主要的生产城市,更是一座闻名世界的陶瓷手工艺生产城市。最早在宋朝时期,元朝时期,生产的青花瓷,就远销了外国其他国家。一直到明朝、清朝时期,除了保持传统的市场之外,景德镇还开拓了新的国外市场。此时,景德镇已成为世界陶瓷工艺品制造的中心,整个贸易网络遍布世界各地。从19世纪初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工业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这导致中国从一个手工艺品的主要出口国,直接沦为工业产品的进口国,我国民族传统手工业也在迅速萎缩,甚至景德镇陶瓷手工业也难逃历史淘汰的命运。

通过相关报导研究表明,在20世纪初的时候,景德镇就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为了能够进一步的自救、自强,从清末开始一直到光绪、宣统,江西景德镇分别开办了瓷业公司,至此之后,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景德镇的陶瓷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改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基本上完成了全景德镇,公私合营以及手工业的合作化。在1990年代,持续疲软和国家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许多大型在景德镇陶瓷工厂,面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市场,推出了所谓的重组,这是改变国有企业为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从那时起,景德镇就没有想象中的大型现代公司或工厂。相反,它又恢复了旧的手工业作坊模式。今天的景德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新的传统手工艺风格,整个传统文化也呈现出复兴的迹象,虽然这些年,景德镇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但一大片文化遗产仍在复兴。

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复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代初,直到1990年代末,由于大量的国际市场需求,捡起周围的许多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生产基地,员工从事的领域,除了原工厂下岗工人,其中一部分来自景德镇周边农村地区的农民。本厂技术的整体来源,还是靠曾经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美术研究所、试验组工作过的技师,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有艺术鉴赏、手工制作陶瓷的技术。然而,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持续到2006年。古瓷的生产也为景德镇手工陶瓷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本上,景德镇恢复了古代工艺的舞台,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古人的风格毕竟只是从古代照搬过来的,我们当代陶瓷靠手工而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为了进一步推动景德镇陶瓷工艺品的创新发展,国家政府不断组织各种评价活动,通过比赛活动,许多陶艺人才的手工艺品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第三阶段是从2006年到现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传统手工艺的复兴,逐渐从高级阶层走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在这一时期,景德镇内部最大的变化是人口的迅速扩张。今天,景德镇到处都是说普通话的外籍人士,还有来来往往的外国人。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景德镇直接从一个传统的手工艺城市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城市。景德镇,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陶瓷工艺城市,这座城市能为年轻人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和梦想?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发展

非遗的传承,需要的不仅仅是曝光度,而是应当由数代人进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如果说景德镇传统的回归仅仅体现在主要城市周边的一些生产中心,那么今天它已经传播到了景德镇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传统陶瓷手工艺文化的全面复兴。无论是城市的建筑风格,还是经济结构的变化,都使现代景德镇陶瓷文化形成了以下特点。

第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再对立。

社会文化的发展,致使了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个荣誉文化融合的世界里,社会大众每天要面对的,不再是自然,而是文化。在过去长久以来,人们都是通过自然来创造文化,那么现在,则是通过传统文化,来重构现代文化。这里所说的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且是传统文化的重新生产,重新创造。

第二,躯体化文化资源的凸显。

在现如今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我们的国家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能够创造知识,创造智慧的人。随着战略人才的不断增多,躯体化文化资源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受到重视,无论是设计人员、工程师、艺术家、手工艺的劳动人员,他们的能力与他们的身体是融为一体的,他们的文化资源,便在于他們所理解、掌握的各类技能以及经验,而这些资源在社会经济内部,就会直接被转化,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对于景德镇,当地的手工人员来说,甚至是对于外来的人员来说,如今的竞争并不是以规模和数量来取胜的,而是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设计,全新的理念来取胜的。这是因为这样的变化,所以景德镇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建立起来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渐被瓦解了,而在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下,景德镇内部整个陶瓷领域的市场结构都发生了质的转变。

第三,由日用转向艺术。

景德镇能够成为世界陶瓷艺术的中心,仅仅只是依靠当地的艺术人员,那么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今的景德镇,已经成立了当地的陶瓷学院,这个学校的学生,他们才是真正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还有外来到景德镇,在景德镇开办工作室,做自己的艺术创造的人才,这样一来,也更是提高了挺多正在世界陶瓷领域的声誉,也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再次创造,提供了很多的艺术人才。从日常用品到艺术形式的转变,是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作为景德镇当地的传承人,以及接受该非遗文化的我们,都应当逐渐转变观念,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剖析景德镇瓷器,掌握瓷器中所蕴含的,具有我国文化底蕴的深层次内涵。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对瓷器的研制做出一定改动,以保证瓷器本身带有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能够展现出一定当前社会的特点。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离我们远去,不仅在帮助我们建立全新的社会,还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未来的社会。如果说我们能够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的利用起来,就可以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的文化发展之路。文化的多样性,不再仅仅只是存在于传统文化,也可以存在于现代文化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当代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实际上是融合在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进步不可或缺的核心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丁玫.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化位维吾尔族土陶技艺传承者的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6(03):25.

[2]高小康.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J].文化遗产,2016(05):1-7+157.

[3]郭恒.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政府的作为研究一以广西壮锦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2012(15):158-159.

[4]蒙建维.广西壮锦图案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75-7.

[5]李育珍.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作者简介:张晶,出生年月:1982.6.1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胶州市,职称:中级,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

猜你喜欢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区域发展篇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