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的效能提升及实践路径

2021-11-22胡德庆黄亮

邓小平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四史教育

胡德庆 黄亮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数据、大融合、大变局时代下呈现出渗透性更强、传播更加复杂、更具攻击性等新特征,加之新时代青年所处环境与所担负的时代使命出现新变化,要求必须加强青年“四史”教育。有必要在遵循内容求实、方法科学、情感渗透、衔接实践及普遍融入以提升"四史"教育实践效能的基础上,从打造国内国际双向教育新格局、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教育新局面、发掘主媒微媒同向发力教育新阵地、孕育家庭学校良好互动教育新氛围、构建理论实践完美衔接教育新机制等方面探索循环教育实践路径,以有效形成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工作新矩阵。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历史虚无主义;循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D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4-0092-12

〔基金项目〕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系研究”(19TZTSKB007)

〔作者〕胡德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9

黄亮,中央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副教授,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100089

毛泽东曾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习近平也强调:“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在全民轟轰烈烈地逐梦、筑梦、圆梦的当下,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扭曲、抹黑与虚化历史,特别是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时伺机而出的现实背景下,更要注重培养广大青年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的学习教育,以正确、客观、厚重的历史教育助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在强国实践中激流勇进,将青春的力量与智慧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强大力量。

一、强化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青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开创美好未来的生力军和动力源。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呈现出新特征,极具危害性,加之新时代青年所处环境和所担负的时代使命的变化,强化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已刻不容缓。这既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国背景下中国青年能够始终做到知来处、明去处、懂经验,以及守初心、担使命与创未来的必要路径。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极具危害并呈现新特征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假借学术探究和反思历史之名,实为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反动社会思潮。从理论视角看,历史虚无主义是以虚无主义历史观来认识、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政治思潮。在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突出表现为“贬低中华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当下,外来社会思潮的冲击(如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战略的影响,部分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社会转型期大众群体中出现的认同危机等,都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社会流行与泛化的重要原因。

1.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四重危害”

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四重危害”。首先,从理论维度看,其会逐渐消解中国人民努力创造出的科学理论成果。历史虚无主义时常打着学术探究和反思历史的旗号,通过否定历史客观存在,虚构个体历史记忆,消解社会主流价值,借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无疑会使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逐渐失去应有的历史支撑,出现理论认同危机。其次,从价值维度看,其会迷乱大众价值取向。历史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观的扭曲并非仅限于个人对历史认识、价值、评价上的曲解,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消解、分化与腐蚀。这无疑也会导致人们原本健康的科学价值体系逐渐坍塌,进而导致人们应有的健康价值信仰出现真空状态。再次,从文明维度看,其会消减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文明源自对已有客观存在的淬炼和升华。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歪曲事实的思潮,其在虚化历史的同时,也在消解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根基,逐渐使得优秀精神文明成果被大众所遗忘或忽视。最后,从实践维度看,历史虚无主义会影响中国强国实践进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与流行,其最终目的在于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在强国实践中,其不仅会影响人们对既定历史事实的认知与判断,也会促使人们在行动上变得怀疑、滞缓与“盲动”,甚至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在强国实践中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有效发挥,进而影响强国实践进程。

2.历史虚无主义呈现新特征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快速融合、科学技术的剧烈变革、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急速更新,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成为大数据、大融合和大变局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必然会呈现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这种新特征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四重危害”变得更加隐蔽、复杂、剧烈和难以控制。

渗透性更强。大数据以其传播速度之迅速、传播手段之多样、承载内容之丰富,给人们沟通交流、发表见解、实时评论以及资讯传播、信息传递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同时也为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负向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传播路径和渗透平台·大数据时代的突出特征既包括数据的海量化、可视化,也包括自媒体、微媒体及移动媒体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兴起,这使得大数据时代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性变得更强。例如,利用大数据,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可以针对青年的兴趣点进行鉴别与分类,再利用人们信息获取碎片化的新特点及猎奇偏向,借助历史细节,断章取义,以支流代替主流,对历史真相加以歪曲和丑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曲解过的历史。此外,由于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加大了信息的管控难度,历史虚无主义得以借助监管漏洞及复杂的信息网,将扭曲的历史观渗透至喜欢猎奇的青年群体内部,进而通过“群体感染”的方式将漏网信息扩大化散播。

传播更加复杂。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开放格局更加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式,这在促使中国与世界更好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为类似历史虚无主义的“腐思潮”更加隐蔽地攻击我国意识形态阵地提供了便利之门,使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变得更加复杂化。正如习近平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强调的:“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在大融合的时代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传播途径更加多样。除常与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相交融外,历史虚无主义也会披着科技共享、文明互鉴、信息互通、信仰自由的外衣“潜入”中国,通过传播所谓的“新式文明”“新式史观”以感染更容易接受各种“新事物”的青年群体,进而渐渐地虚化正史、歪曲史实。

更具攻击性。习近平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将历史虚无主义当作攻击中国的思想武器。这会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变得更具攻击性的同时,也使得与其交织的其它风险,如金融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以及政治安全风险等,变得更加难以防范和化解。习近平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历史的真实面貌,误導社会对中国革命历史、新中国历史的认知,具有极强的攻击性。

(二)新时代青年所处环境与所担负的时代使命出现变化

1.环境更加复杂:虚拟与现实、机遇与挑战反复叠加

随着中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青年所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虚拟与现实、机遇与挑战在青年身上的反复叠加。首先是互联网技术驱动下虚拟与现实的反复叠加。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与持续革新在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青年打开了虚拟化生活之门,让当代青年具有了现实与虚拟的“双重身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大数据十云计算”的广泛应用,5G技术的出现与流行,青年更加热衷于虚拟生活。这种虚拟与现实双重空间的叠加式切换,往往导致青年模糊二者的界限,难以处理“虚拟”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以致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更具不确定性,这为历史虚无主义在青年群体内的蔓延提供了方便之门。其次是经济与科学技术双重驱动下机遇与挑战的反复激烈叠加。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技术的剧烈变革,在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优质平台的同时,也给青年的健康成长与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例如,金钱万能与利己主义思想的蔓延、就业竞争压力增加、各类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等,都在影响着青年的身心健康。这种经济与科技双重影响下的反复叠加与相互作用,一方面会促使一部分意志坚强的人更加奋发有为,但另一方面也会诱使一些青年失去理想信念,要么听之任之成为“佛系青年",要么反其道而行之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牺牲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四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科学认知,对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双重叠加作用越是激烈,越需要加强对青年的“四史”教育,使其在“四史”学习中健康成长、坚定理想信念。

2.担负新使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肩上担负的时代使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习近平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新时代青年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接力棒要交到青年手中。“四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的时代精品,也是百年来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沉淀,亦是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最好老师。加强“四史”教育无疑会对青年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激发新时代青年爱党爱国之情,也能将他们为民之心、蓬勃之气、报国之行引上正确轨道,让青年从历史事件中明方向、懂规律,从历史人物中树理想、强信念,从历史对比中增情感、升境界、学本领,将自己的发展目标与人生规划融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

二、提升青年“四史”教育学习实践效能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面临的新情况以及青年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有效提升“四史”教育的实践效能,以更好地向青年灌输“四史"知识、培养“四史”情感,提升史实鉴别力,增强抵御腐朽思潮的本领,进而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将蕴含于“四史"中的智慧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强大力量。

(一)内容求实:尊重史实与尊重青年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尊重史实与尊重青年是有效开展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四史”教育实践效能的科学遵循,更是实事求是原则在青年“四史”教育领域中的科学运用。内容求实是指“四史”教育的内容既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考证以确保内容绝对真实、符合历史原貌,也要经过调查研究选取适合青年特点的历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就是说,既要尊重历史原貌,也要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只有所灌输的内容真实、所采用的方法得当并符合客体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主体所传达的信息才能抵达教育对象的内心深处,并为教育对象所信服、认可。需要指出的是,内容求实内在地包含着“四史”教育的内容选择与方法运用要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大势,要从当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要在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中引导广大青年“知史”以爱党爱国、“懂史”以健康成长、“用史”以科学发展。

(二)方法科学:创新方法与丰富形式

青年的注意是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即有意注意需要一定的过程逐步取代无意注意并占据优势地位,但无意注意并不会随着有意注意的增长而消失,其会伴随青年成长成才过程的始终。青年的无意注意需要靠有趣的东西来吸引,因为大多数青年往往会将自己的注意放在对其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东西上,并力图去认知和分享感兴趣的东西。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推动下,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量”或“质”的新变化。“四史”教育也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一味采用说教式灌输方式,应科学遵循当代青年的信息接受规律、注意力发展规律,更多地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四史”教育,将其注意力引到正确史实的学习与认知中,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18亿,占网民总数的87.0%;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达5.62亿,较2020年3月增长248万,占网民整体的59.8%。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已成为青年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四史”教育也应适应这一新变化,定期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上用镜头和声音讲好“四史”,以增强其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

(三)情感渗透:唤起共鸣与传递情感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情感认同是最深厚、最高层次的认同,只有切实做到让青年对“四史”教育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产生情感认同,青年才可能被打动,才可能做到将历史信息积极内化、有效外化。因此,在青年“四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类型青年群体的特点和情感偏向.采用最能唤起不同类型青年群体情感共鸣的史料和方式,包括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及实物展示、演示方式等,让青年对所接收的历史信息产生情感认同。例如,在对农村青年进行改革开放史的教育时,既不能忽视对史料特征的分析,也不能忽视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情感偏好。应着重选取最能反映农村改革开放前后巨大差异的史料和助推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历史事件,将历史事件和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表述出来,以唤起农村青年对农村改革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对改革开放史的情感认同。注重对青年历史情感的培养,也有利于通过直接教育对象将已生成的历史情感由点带线,再由线带面地传递给更多的青年群体(包括海外青年)和人民大众,让更多的人在情感共鸣中接受、认同、尊重“四史”,积极传播“四史”。

(四)衔接实践:联通历史与丰富实践

历史来源于实践,既是过往实践的深厚沉淀,也是当前和未来实践的经验指南。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年“四史”教育亦需如此,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青年“四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青年在学习历史知识中正确认识历史、接受历史、感悟历史,并能用其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具体实践。“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因此,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应同强国实践有效衔接,通过今昔对比、中外对比、史实与现实融合性分析等方式,让广大青年在“四史”教育学习中坚定强国信念、明确奋斗方向、培育斗争精神,更加积极地参与强国实践。

(五)普遍融入:资源共享与全员覆盖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应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只有历史资源为全民所平等共享,历史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更多人所接受、认可和尊重。当前不同青年群体内部历史资源的获取是不平衡的。例如,农村青年比城市青年所享有的历史资源少;普通青年比“高知青年”所能接触的历史资源少;外出务工青年比机关单位青年所能体验的历史资源少。因此,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要有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员覆盖,既可以通过“四史”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建立“四史”资源网络数据库,实现历史资源线上共享、共学;也可以根据地域差异,为“四史”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建立地方“四史”宣传教育馆,对当地青年进行定期的“四史”宣传和教育;还可以通过招募“四史”教育志愿者、举办“四史”宣传学习周的方式,将线下“四史”教育范围有效延伸至农村、工厂和私企,为青年搭建讲“四史”、学“四史”、悟“四史”的平台,以实现“四史”资源共享和青年“四史”教育全员覆盖。

三、新时代青年“四史”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化且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青年阅读、信息记忆趋于“点读化”“碎片化”的现实背景下,必须应时应势开创循环教育模式,利用新的发展格局、新的宣传技术、新的科学体系,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方式方法,在多重循环中让广大青年感悟正确史实、接受正史教育、内化正史知识,摒弃不健康的历史观。正如习近平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所强调的那样,“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

(一)国内国际循环:打造国内国际双向引领青年“四史”教育新格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随着中国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开放进程持续加快,当代中国青年已成为“世界青年”,不同国别的青年交往交流越来越频繁,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实现“四史”教育的普遍化与高效化,就必须让“四史”在国内和国际青年群体间有效循环流动起来,成为世界性的、为世界其他国家青年所熟知的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即:既要让国内青年学“四史”、懂“四史”,善于讲“四史”、用“四史”,也要让他国青年知“四史”,并能从“四史”中了解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至于轻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用“政治病毒”蒙蔽双眼。首先,应在合理实现“四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有效实现青年“四史”教育的内循环。可通过建立政府有关部门主管、主流媒体与各类新型微媒体联合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群团组织具体实施的青年“四史”教育新机制,并合理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及广播专栏等形式疏通青年间“四史”观点分享渠道,积极开辟城乡青年、东西部青年、高低层青年间互学互助新路径,完善“四史”教育青年内部自学新形式等,让青年“四史”教育的国内循环有效运行起来。其次,应科学构建海外青年学习中国“四史”的循环圈。利用“一带一路”契机,搭建包括“四史”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平台。既可以通过在海外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展览馆,直接向海外青年展示“四史”,也可以通过海外留学生及熱爱中华文化的青年友人建立线上、线下“四史”学习圈,还可以通过跨国企业在海外定期举办“四史”宣讲及问答活动等,让学“四史”活动在海外也能有效循环起来。最后,应创造或利用好已有平台让国内外青年“四史”学习教育实现科学“双循环”。既可以通过“国际间政府合作+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将丰富的“四史”资源打造成吸引海外青年来中国参观、学习和旅游的胜地,也可以通过开发和创造“四史”文化产品的形式将“四史”推向海外,成为海外青年喜爱的“热销品”,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国际青年“四史”线上、线下学习交流会,为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提供有效的“四史”学习交流平台,打通“四史”学习教育内外双循环互动渠道。

(二)网上网下循环: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的青年“四史”教育新局面

习近平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4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9%、20.4%*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在青年已成为互联网主力軍的现实条件下,要抓好青年“四史”教育,就必须将“互联网十‘四史’教育”模式纳入青年“四史”教育中,与线下青年“四史”教育形成有效互补,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的青年“四史”教育新局面。这也是在遵循当代青年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历史资源信息化、网络化与共享化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首先,应立足各地现有特色历史资源,积极构建地方“四史”实践或实景化教育基地。相较于纯理论式灌输,实践或实景化教育对青年来说更具吸引力,更能让青年置身于历史场景中“触碰”历史、认知史实与感悟历史。其次,应立足实景历史资源,打造网上模拟“四史”资源库。发达的网络技术和算法为模拟化“四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注重模拟化教育优势的利用,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发“四史"模拟资源库和相关APP,为青年更直接地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提供极具吸引力的虚拟平台。最后,应结合当代青年人手一机新特点,积极研发“四史”学习教育手机移动客户端,或通过合作的形式在其它APP±开发“四史”学习专栏(如“微史课”专栏),定期向青年推送“四史”知识或具有吸引力的“四史”短视频、小故事。人手一机的新特点催生了青年信息获取移动化、碎片化及休闲化的新特征。为了使广大青年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感受“四史”魅力,相关部门或青年组织应发挥“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强大优势,积极通过青年喜爱的APP或专门为青年打造学习“四史”的专属手机移动客户端,让青年碎片化时间能有效聚集到正确的“四史”信息上。

(三)全媒焦点循环:发掘主媒微媒同向发力青年“四史”教育新阵地

习近平指出:“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而现代化媒体已发展成为传播各类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或高效载体。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已“出现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化传播及青年“四史”教育的紧迫性,各类媒体必须承担起弘扬正确历史观、传播正确历史知识、营造健康“四史”教育舆论新氛围的责任。首先,要应势促成主流媒体和微媒体在“四史”传播上的融合。“四史”教育不应是各大主流媒体的独角戏或内部的单循环,而应是在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显著优势基础上,各类微媒体积极与主流媒体相配合,对焦点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回应。因为,在各类新型微媒体层出不穷、青年又极其热爱微媒体智能化推送的现实条件下,只有主流媒体和微媒体形成有效循环式互动和融合式发展,青年的“四史”教育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其次,要在融合的基础上搭建“四史”教育新平台。主流媒体与微媒体的融合不能只是内容上的简单叠加,而应是各尽优势的全程融合,以搭建青年“四史”教育媒体新平台。因此,应构建全媒“四史”教育合作机制,既可以联合开展全媒“四史”知识宣传月、宣传周,也可以联合开发“四史”学习教育专栏,还可以定期联合开展全媒“四史”教育创意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四史”知识在全媒的有效循环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最后,要建立全媒领域提醒监督新机制。为真正实现青年“四史”教育全媒化,提醒、监督及评价机制必须有效建立起来。应有效建立定期提醒制度、全程监督制度及量化考核制度,形成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要监督责任部门,主流官媒定期以专栏形式推送提醒,微媒定期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转发、推送,各类媒体相互提醒、监督及互评,大众为主要评价主体的全媒“四史”教育提醒、监督及评价机制,使青年“四史”教育真正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四)家校无间循环:孕育家庭学校良好互动青年“四史”教育新氛围

家庭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具有基础性、普遍性、长久性和渗透性,而学校的影响则具有阶级性、辱向性、全面性和潜隐性。只有将两种不同维度的影响有效统一起来,形成家校协同教育新形式,青少年才能更系统有效地接受和吸收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因此,在对青年进行“四史”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历史观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家庭+学校”的互动式教育对青少年历史观形成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应结合各地家校实际,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基础上,合理构建家校“四史”联合教育体制机制。可通过制定定期联合学习制度、相互评价制度、定期联合考核制度等,使家庭与学校的“四史”联合教育成为常态化的循环教育模式。也可以在家校联合教育的框架下,通过开展“‘四史’教育先进家庭”评选活动、“‘四史’学习先进学生”评选活动等,激发家庭对“四史”教育的支持力度,进而使家校教育的循环链更加坚固。为使家校联合“四史”教育更加便捷化,还可以在“互联网+‘四史’教育”模式下,通过建立“四史”联合教育培养群、开展线上“四史”教育直播课或家庭“四史”教育故事分享会等,科学建立家校联合“四史”教育线上平台。另一方面,应有效发挥群团组织,特别是共青团在家校联合循环式教育中的“润滑剂”作用。在家校联合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困难,需要会做群众工作的组织来进行协调,以避免“循环链”断裂。群团组织作为党的群众工作助手,应自觉参与到青年“四史”教育过程中,充当好家校联合“四史”教育的“润滑剂”,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减少家校联合教育中可能出现的摩擦。例如,可以适时组织开展家校联合“四史”教育分享交流会,让家长与学校面对面交流;也可以主动上门帮助家长深化对学习“四史”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能更加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四史”教育中;还可以利用重要节日在社区开展“四史”知识竞赛、“四史”有奖问答活动等,营造好学“四史”的浓厚氛围,以消除部分家长心中的“学史无用”观念。

(五)内化外化循环:构建理论实践完美衔接青年“四史”教育新机制

内化的知识只有外化为具体行为实践,才能实现真正融会贯通,也才能让受教育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深化所学的先进知识。因此,要积极推动青年“四史”教育内化外化的“双循环”,即利用各种方式、搭建各种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在促进青年将“四史”知识不断内化的基础上,推动青年将内化的“四史”知识积极外化为行为实践,并在具体实践中接受新的“四史”教育。首先,要有效组织各类青年积极参与“四史”知识志愿宣讲实践活动。例如,组织青年深入农村宣讲农村改革发展史,深入工厂宣讲工人阶级奋斗史等,这既可以帮助参与志愿实践活动的青年将所学知识灌输给农村群众与新型工人,实现“四史”的大众化,也可让其在实践中加深对“四史”的理解,实现对“四史”更深层次的内化。其次,应创造激励性条件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网上“四史”热点问题评论。网上评论凭借其高度的自由性与便捷性,已成为当下大多数青年喜欢的评论形式。因此,可采取“积分奖励”评论形式,鼓励青年用所学的正确“四史”参与网上关于“四史”问题的评论。具体方法为:当青年每发一条积极正向的影响性评论时,可为其加相应分值,当积分累加到一定分值时,可通过相关平台兑换相应奖品或为其颁发电子奖章。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青年将“四史”知识学以致用,也有利于引领学习“四史”热潮、净化舆论氛围,更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塑造青年正确历史观。最后,应定期开展类似于“溯过往、行当下与展未来”活动。历史学习与教育应结合当下的发展实践与未来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让历史始终“活着”,才能让接受“四史”教育的青年更好地理解学习“四史”的目的并认可“四史”。因此,应通过开展“溯过往、行当下与展未来"系列活动,如“'四史'诞生地”寻访活动、“学'四史'寻未来”活动,让青年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四史”是如何“创造”当下的,又是如何指引未来的;懂得如何在具体实践中践行“四史”所体现的历史发展规律,明白如何在“四史”所蕴含的智慧指引下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当中。

(责任编辑梁灏)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四史教育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