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备赛策略探索

2021-11-22张毅朱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赛护理

张毅 朱蕾

[摘           要]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湖南株洲开赛。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护理专业四位教师参赛,荣获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二组一等奖的好成绩。备赛策略是获胜的关键,组队、选题、模块化课程的组织与重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参赛教案准备等具体环节设计、调整,参赛过程及应对都必须有周密的策划。过程的思考及参赛经验,以期对即将参赛的教师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教学能力;护理教师;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220-02

在2020年的特殊时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了《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我校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四位教师组队参加市赛,获得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晋级上海市国赛团队。在2020年12月湖南株洲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二组一等奖的好成绩。一支非医学职业院校的护理队伍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从市赛到国赛,历经9个月的艰辛备战,参赛选手认真准备,团队反复磨课,听取专家指导,参赛经历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一、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参赛课程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强调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二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是持续深化“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1]。我们的专业方向为老年护理,经过反复研读《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2],确定参赛课程为护理学基础,因该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有较好的实训操作展示内容。另外,课程可以与1+X老年照护初级证书的考核内容进行较好衔接,做好书证融通。

二、参赛团队成员的教学、护理实践、参赛经验互补

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指引下,最终确定参赛团队由一名教研管理能力出色的專业带头人,一名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两名具有“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组成,形成中青年梯队结构,平均年龄35岁。团队中有在教学设计方面能力突出的高级讲师一名,有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讲师两名,助理讲师一名。团队中有三位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屡获大奖。参赛教师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深得学生好评,表达和应变能力强,有一定的参赛经验。团队成员多次在省、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近两年发表论文4篇,完成省、市级课题1项,校本教材(规划教材)1本,并参编《新编基础护理学考题解析》《护理人文修养》等护理专业书籍。

团队每位教师在备赛期间,除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还承担行政、班级管理等工作。可以说,相较于平时,我们的日常工作量一点也没减少,其辛苦可想而知。因此四人团队,密切合作可以较好地分摊备赛工作,减轻参赛教师压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取长补短,以达到良好的备赛效果。

三、参赛课题要便于完成课堂讲述和实训操作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比赛方案的具体要求: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特殊时期,在响应“停课不停学”要求的同时,我们基于护理工作任务对护理学基础内容进行模块化课程组织与重构,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出职业岗位,结合1+X老年照护初级考证要求,我们团队选定“饮食与排泄护理”作为参赛内容。

饮食与排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是消化入口、一个是消化出口。我们之所以选择本课程内容参赛,是因为在老年人生活照护中,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护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与职业精神。以往护理专业教师多不愿意选择排泄护理作为参赛内容,因展示涉及患者尿液与粪便,还存在暴露患者隐私等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参赛效果。以排泄护理中的导尿操作为例,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创设岗位实际情境,引入真实病例,使学生了解患者感受,增强爱伤观,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以此促进教学相长。在备赛的过程中,团队教师反复研究,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三层级专项训练,即一练护理流程,二练护理质量,三练人文关怀。运用护理虚拟仿真操作系统和语言沟通训练系统,熟悉操作流程和提升人文关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结合参赛选手能力特长,明确分工,精心准备,团体把关,反复修正

结合每位参赛选手个人能力特长,四位参赛教师明确分工,确定各项准备工作的时间节点,每位教师均严格执行。

重构教学内容,做到书证融通,将1+X老年照护(初级)考证部分内容有机融入护理学基础课程,再结合临床实践护理工作流程设定教学模块,将16课时分为两种课型。对选定的饮食与排泄护理教学内容进行重点打磨。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将护理操作技能与培育人文关怀品质作为两条平行主线,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针对16课时的教学实施报告是核心,也是重点。报告的框架必须严格依照比赛方案搭建,紧扣要点。团队教师在进行实施报告书写的同时,也同步进行着教案的书写,字斟句酌,在教案编写时即确定好课堂实录与现场无学生授课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在已有的线上教学开设的经验基础上,团队四位教师认真思考线上教学的展现形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教师直播操作示教、学生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操作练习等多种形式,解决了居家操作实训难的问题,凸显线上教学亮点。

備赛过程中,我们多次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专家建议及时修改参赛资料,每位参赛选手准备的资料都经过团队集体讨论审核,集思广益、删繁就简,要求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五、决赛现场的反复模拟演练

(一)高度概括的教学实施报告内容

决赛现场6分钟教学实施报告汇报需包含16课时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习成效、特色创新与反思改进。6分钟内涵盖所有内容需要进行高度概括,我们的汇报约1600字,需语速稍快但语音准确、清晰,不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下,在限定时间内可顺利完成。

(二)得心应手的模拟上课环节

该环节重点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教学素养[3]。现场从16课时中随机抽取2份教案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合计12~16分钟,此部分内容即为教案书写时已限定好的教学内容。参赛团队教师对自己承担的内容不仅熟记于心,还经过反复演练,保证了决赛现场的正常发挥。展示时既有实训操作演示,又包含理论讲解,板书也是预先精心设计的。

(三)答辩环节的灵活应对

团队教师需根据屏幕上显示的3个问题进行回答,含读题时间在内不超过8分钟。我们针对比赛内容及以往选手经验分享,进行了题目预设,提前准备了部分自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也选定2位反应敏捷、知识面相对宽泛的教师进行充分的准备,也包括各类政策概念的深入学习。答辩环节主要靠平时教学知识内容的沉淀,需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一位教师回答后至少有一位教师进行补充,交替发言。团队也提前安排了一位教师进行佐证材料的电子展示。

从市级初赛到国赛决赛,团队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在教研管理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备赛进度表认真完成各阶段任务内容,步调一致。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尽管教学设计多次修正,每次修正都需要大幅度修改参赛资料,但是四位参赛教师信念坚定、不轻言放弃,利用下班后及周末时间集体磨课,畅所欲言,提供改进建议,获大多数教师认可即进行调整。齐心协力,尽全力备赛,同时也严把操作质量关,力争精益求精。团队教师在备赛及比赛中迅速成长,教学能力得以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姜丽萍,钱东东.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9-11.

[2]教育部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教职成[2020]18号[A].2020-08-17.

[3]朱琳.基于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备赛反思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9,38(21):12-1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赛护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