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中职德育主题班会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1-11-22刘金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班会互联网+效果

刘金晶

[摘           要]  中职院校一直以来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职院校而言,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学校重点开展的教学内容,但是也要关注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的综合提升,满足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首先分析中职学生德育的现状,然后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主题班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德育;主题班会;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88-02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中职德育主题班会是中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能够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想状态、思想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德育活动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在互联网与中职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中职德育主题班会要对开展的内容与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下对德育工作开展的需求,确保学生德育效率与效果,综合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中职德育开展现状

(一)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律性不足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而言,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中考失利的群体,因此普遍具有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自律能力较差的特点。这些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学习之后,经常会因为缺乏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业挂科;缺乏纪律性,导致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等问题。尤其是玩手机的现象最为显著,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课下和课上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的思想状态沉迷,再加上班主任对中职主题班会的开展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的效率低。

(二)学生家庭德育缺失,思想较敏感

中职院校一些学生由于在长时间内缺乏父母的关怀以及长辈的教导,导致学生缺乏家庭德育,内心脆弱敏感,性格孤僻,难以交流,遇到事情往往会采取一些较为极端的做法。由于中职学生家庭德育的缺失,学生会在班级主题德育的过程中存在排斥心理,导致主题德育开展的效果不明显。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通过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促进主题德育的开展。

(三)学生鉴别能力较弱,可塑性较强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15~17岁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对周围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往往容易受到外部事物的诱惑与影响,从而导致自身思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偏差。然而,由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对学生进行主题德育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好班级主题德育这个有效的途径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互联网+”中职德育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内容鱼龙混杂,德育主题班会开展效果差

在以往的中职德育主题班会中,班主任教师作为主导者和组织者,常常以德育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具有德育功能的人物、新闻、书籍作为主题班会开展的主要内容。然而,这种传统的德育主题班会活动内容所体现的德育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抓住当下社会对中职学生德育的迫切需求。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中职班主任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丰富的具有德育功能的网络信息,与此同时,学生利用移动信息设备也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网络信息,然而,由于网络信息内容混杂,学生难以分辨,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导致中职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較差。

(二)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德育主题班会的吸引力不足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娱乐的方式和内容。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由于其自控能力较弱,再加上现实生活中亲人朋友的漠视,容易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落差,从而将自我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寄托于网络世界。比如说,现阶段中职学生玩游戏、看小说、看视频等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受人追捧的现象,这导致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存在抵触心理。而与此同时,在中职学生新时期德育工作开展中,很多班主任并没有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能把握学生德育的兴趣点,开展能够引起学生重视和心理共鸣的德育主题班会,导致德育主题班会的吸引力不足。

(三)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低,德育主题班会开展效率低

班主任是德育主题班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德育思维以及信息应用能力直接关乎主题班会开展的效率与效果。然而,现阶段,很多中职班主任并没有重视“互联网+”背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将互联网与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相结合,导致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主题班会内容与学生的思想状态不相符,从而无法有效发挥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的德育作用。基于此,中职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互联网学习最新的德育开展模式,筛选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德育内容,并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确保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

三、“互联网+”中职德育主题班会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改变德育主题班会开展形式

传统的中职德育主题班会是以线下组织的形式开展的,然而,在开展线下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并不愿意表达自己对德育主题或思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这导致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班主任需要积极顺应“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创新趋势,改变德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将线下主题班会和线上主题班会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德育主题班会开展方式。通过线下主题班会的开展,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达,从而确保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

(二)创新德育主题班会检验模式

传统的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缺乏相应的检验模式,班主任在组织完德育主题班会之后便不再关心学生主题班会的开展效果,这导致很多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又返回到了先前的状态,不利于中职德育工作的长期开展。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教师要将互联网德育工作与线下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德育实践来巩固和检验学生德育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珍爱环境,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环境遭到破坏前后的图片对比,倡导学生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并根据学生的集体意愿组织学生参与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清理公園垃圾的实践活动。当然,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应的资料,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确保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三)丰富德育主题班会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因此,在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德育主题班会素材,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德育主题班会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德育主题教育资料能够确保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比如说在开展“公共场所讲文明”的德育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缺乏文明素养的视频资料,以及与之对立的具有社会公德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通过缺乏文明素养视频资料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排斥这种缺乏文明素养的行为,而通过对具有社会公德视频资料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内心形成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从而达到开展主题班会的德育效果。

四、总结

中职德育主题班会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树立。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中职德育主题班会要积极改变传统主题班会开展的形式内容及检验模式,通过将互联网与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相结合来提高中职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的效率与效果,本文就现阶段中职德育开展的现状,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开展中职德育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唐璐璐.互联网+在中职德育主题班会中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73-74.

[2]龙霞.“互联网+”在中职德育主题班会课中的应用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4):154-155.

[3]林宝芳.“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主题班会的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2020,6(3):47-48.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班会互联网+效果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