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2021-11-22何金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技工专业技能工地

何金兰

[摘           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主题教育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1]。在此背景下,结合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就技工院校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展开分析,论述在新时代发展下技工院校的学生现状、在校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实习生社会成长的培养。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教育;初心和使命;践行者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76-0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根溯源,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所决定的,一切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是为了什么而前行[2]。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新时代,教育的许多问题逐渐凸显,在学生难教难管、事务性工作繁杂、舆论压力大的环境下,教师渐渐生出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这种教育心态,是教师意志不坚定的表现,与我们当初从事教师行业的初心和使命相违背,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与时俱进,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要用党建思想武装头脑,把理论运用于工作实践。结合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的教育工作岗位,践行不忘立德树人(育人)的初心,牢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才)的使命,努力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技工院校教师。

一、技工生的现状分析

技工院校的生源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4~16岁,思想不成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欲望不强,厌学情绪较高,对未来比较迷茫,不懂职业要求,也不清楚以后的人生目标,浑浑噩噩过日子。虽然技工生有诸多的不足,但是他们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愿意动手操作,对技能训练接受能力较强,这也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一大优势。

究其原因,技工生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问题孩子或贫困生,家人虽能使他们衣食无忧,但是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随心所欲惯了,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学习基础差,未考上高中,难免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所以在校喜欢表现自己,迫切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和肯定。

二、技工在校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推进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到企业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结合学情,探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撰写具有技工特色的教材,探究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法与学法,是目前技工院校改革的必经之路。在教改中,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或工匠精神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一线高技能人才。

技工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师生、家校交流,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耐心细心去关怀、关爱他们,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多元校园文化,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坚定信念,比如拔河、篮球、排球比赛等团体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技能节等,通过这些活动或比赛,让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得,加深对专业内涵的理解。

三、技工在校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技工生来校学习就是为了能有一技之长,成为以后谋生的手段,所以技工院校特别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鉴于毕业生将去往一线从事基础性技术或管理工作,学校以一线岗位的专业技能为技能培养目标,走一条重技能的实践教学之路,一方面开设多门必备的专业课程,其中实训课时占50%以上,充分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反复练习、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和场所;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招聘或聘请一些拥有多年工地一线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或专家来校教学,传授工地积累的经验,为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也是技工院校的一大优势。

技工生的学习成果需要展示或检验,而技能节和技能鉴定考核就是很好的平台。学校每年举办技能节,设置多个职业技能竞赛项目,面向全体在校生,为学生的技能比拼提供一个大舞台,让他们能同台竞技,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得,这也是对阶段性学习的总结与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是对技工生专业技能的一项全面检验,采取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的评价方式,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强化技工生专业技能训练,学校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模式,选取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省级(或区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在这些大舞台的交流比拼中,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加强交流,锤炼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摸索提升团队的整体技能。此外,学校一直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賽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为施工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四、技工实习生社会成长的培养

从事施工类专业的技工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的项目部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由项目部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师傅采取传帮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这是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必修内容,也是技工院校的特色教学之一。技工生在项目部的生产实践学习,实际就是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生产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把在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项目(工地)的一线生产当中,而项目(工地)的一线生产应用又反过来补充或丰富在校所学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这种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师傅带徒弟、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对技工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从事施工类专业的学生,成长得非常快。

技工生在项目部进行生产实习,初涉社会就面临复杂的环境、人际关系,需要独自面对工作上的一些常规事件,独立处理工作、生活的一些琐事。学校对2018级施工专业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期跟踪调查发现,很多技工生初到工地非常不适应,大都表现得比较腼腆、不爱说话、玩手机,不主动交流找活干,师傅推一推动一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采取两种有效的措施:一是设立网课,利用晚上的时间派专业教师解答学生的困惑疑问,与他们沟通谈心,舒缓他们的负面情绪;二是定期派出多个专业教师到工地进行面对面交谈、指导,从心理压力谈到工作问题,再到为人处世,舒缓学生心理压力的同时也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更快更好地适应工地的生活。间隔两个月后再次走访工地,发现学生比首次在工地见到时的精神面貌好了很多,显得比较活跃、有礼貌、自信有担当,项目部的领导们也对他们的变化感到欣慰。半年后再次走访工地,发现学生已经褪去了校园时的青涩腼腆,完全适应了工地的生活,敢于同他人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工作也慢慢熟练起来了,部分学生能独立分担一些基础性工作,待人接物也开始变得落落大方,慢慢地有了社会工作者的模样。

在这一年的实习过渡期,教师看着学生的成长也感觉很欣慰,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这个行业的决心。

五、教师在岗位中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力行;作为一名施工技术针对性强的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家、行业最新的规范标准的动态,并钻研相关的专业资料;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師职业能力大赛,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把比赛中的所学所得运用于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处理,把当前一线技术岗位所需知识作为备课的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其次,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积极探讨开展以完成项目工作页为主导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多个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可视化的信息教学手段等,这样使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知识变得有趣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班风变好了,教学效果也突出了。据统计,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上课的班级期评及格率比普通班级高约30%,优良率高20%。

专业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要不断地与同行交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能力,如参加专业学术交流,能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规范的更新、工艺技术的改进与革新。与企业保持常态联系,假期到工地实践或锻炼,一方面在实践中检验、提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把企业对一线技术管理人才(含实习生)的需求不断地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把“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实现零接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1.

[2]左健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野下党校教师职业素养建设[J].中文信息(教育信息),2020(1):191-19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技工专业技能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从技工到英雄
波比的小工地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热闹的工地
技工与专家
工地上的女人们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