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考背景下大数据在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诊断中的应用

2021-11-22杜小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计算机院校中职

杜小荣

[摘           要]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用于教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提升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基本课程,在中职院校中这一课程也是学校极为重视的公共教学课程。在中职学考背景下,探讨大数据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学考教学水平,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大数据;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教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42-02

一、引言

当前,各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在学校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直接标准,是促进各类中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举措。学业水平考试的最终成绩直接反映了中职院校的办学能力,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够获得毕业资格,也是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的录取凭证,是中职学生合格和升学合二为一的考试。而近年来大数据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已经广泛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因此,在中职学考背景下,探讨大数据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课堂教学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增强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大数据转变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环境

(一)转变理念

目前,各学校采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大数据的优越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多样化,改变了教学环境,学生直接在课前通过在线的方式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而将具体的互动、合作研究以及答疑解惑放在了课堂之中,同时学生能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逐渐掌握团队合作、课后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够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具体应用,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取专业技能,实际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二)结合实际创新课堂内容

学生应用大数据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延伸到了互联网上,且具体学习的内容与流程都会被记录,以供任课教师检查,以确保学生实际的学习效率。这种方式使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更加可视化,提升了教学效率,得到的记录结果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直接暴露出来,便于发现与解决,进而使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引入大数据,课程学习不仅教给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升了其专业素养。

三、用大数据改进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诊断

中职学校在进行学生教育时,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還要求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因此,许多中职学校开始将计算机学科作为主要教学课程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教学模式囿于常规,学生的能力出现明显不足,进而导致学校整体评价的降低。因此,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教学中,应用大数据进行课程教学诊断,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一)应用大数据改进教学环节设计

由于各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情况与教学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教学改进时应当立足于学校现状,应用大数据确立既具备个性化又具备创新性的教学运行体系,并按照这一体系进行周期性的常态运行。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必须首先明确这门课程在后期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重要性,继而按照学考中对学生的计算机掌握能力的具体要求展开教学目标的确定,并始终以专业与课程内容为基本载体,对学考考查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与延伸教学,确定最终所学内容能够保证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顺利通过。在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学考课堂诊断时,教师应当充分应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掌握情况进行追踪与分析,进而挖掘出学生自身的优势与薄弱点,而后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个人方案进行调整,帮助其更加全面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设计情景模式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在线上传输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正式上课时再通过提问或者分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化。

(二)应用大数据改进教学方法

将大数据融入学考课堂诊断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便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室中,而可以将眼界放大到互联网世界,在其中有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解决课堂上教师无法解决的难点。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完成学习时间、学习状态的统计,并将其进行记录,由教师进行结果观测,这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并非常直观地呈现出了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情况,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与改进。

(三)应用大数据改进教学评价

在应用大数据进行计算机应用学考课堂诊断时,需要明确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都必须在教学评价中进行体现,以保障实际的教学质量。应用大数据进行课堂诊断,可设定教学评价网络系统,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课堂监测对教师教学内容进行诊断,判断其计算机课程教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学习方式是否适合大部分学生以及深度与广度是否调整合理。除此之外,该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还可由学生的教学接受效果着手,分析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是否针对性突破以及学生的接受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逐步满足学业水平考试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要求。因此,伴随着学考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计算机课程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化,更加趋于多元化与灵活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非常重要,这一形式不仅促进了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教育教学中,而且推动着学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适应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相关实践课程的开设。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建立教学评价系统,将真正的教学效果由学生自身进行评价,不仅能够切实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能够非常直观地向中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使教学工作在方案制订方面更加科学高效,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进行计算机知识应用实践时,大数据能够对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具体操作细节进行完整记录,学生在进行回顾时便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自己的操作错误步骤,并有针对性地及时改正,由此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实践能力。

(四)应用大数据提升教学实效性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学考课堂诊断时,教师可以充分依照教学内容在教学任务布置时加入大数据元素。例如,在学生进行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大数据技术针对幻灯片所要表达的主旨进行创意分析,并最终在制作完成之后针对幻灯片的颜色搭配、主题贴合程度以及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打分,鼓励学生在日常计算机应用实践中更多地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而不断提升对大数据的敏锐程度,以便在后期投入工作时能够适应发展潮流并及时作出调整。

(五)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进行中职院校学考课堂诊断时,数据样本是最重要的现实依据,同时也是对诊断过程提出预警以及干预的关键源头。因此,中职院校应建立学校基础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对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专业任课教师以及计算机系学生这些不同类型的主体进行数据提取,并制订可量化的质量标准,由该标准针对学考课堂中的相关表现汇总出诊断预警报告。基于该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监控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诊断与整改的部分依据与基础。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便可充分实现诊断与改善,并最终形成由学校进行独立改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質量评价体系,保证学考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推进,最终保证学生的就业率与升学率。

四、结语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行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中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输送专业院校,而且计算机应用课程又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我们必须以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因此,需要针对当前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将当前最先进的大数据信息技术融入其教学内容之中,并改进教学诊断,积极改进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计算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丽玉.中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研究[J].电子制作,2016(4).

[2]张红芳,刘晶.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5).

[3]刘春晖.创新式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中外交流,2016(36):390.

[4]李爽.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创新教学研究[J].教育,2017(2).

[5]许颖,孙琦.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7).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计算机院校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