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景案例教学法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2郭自俭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农作物情景案例

郭自俭

[摘           要]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能够为社会培养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在中职阶段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情景案例教学法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情景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深度探究,以期能够提高课程的开展效率。

[关    键   词]  情景案例教学法;中职教育;农作物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092-02

本文立足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本质,对于情景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传统课程中开展的创新要素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情景案例教学法在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应用步骤,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一、情景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意义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的开展是学生认识农业生产技术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情景化教学案例对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满足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对于农作物种植理论以及技术进行深度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农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定向人才。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程开展阶段要从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了解学生的需求。此外,需要重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在案例中结合情景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以后,及时开展回顾总结,讓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让学习更具条理性。

(二)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需要学生长期深耕的课程。在完成对理论的学习后,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形成独有的认知体系,随后结合情景化展示案例逐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用情景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不断修正自己在课程当中的认知,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情景案例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所以开展兴趣教学是与学生成长规律相匹配的,能让课程开展变得更具时效性。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兴趣教学方式的讲解,将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案例进行结合讲解,确保案例中的情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需要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进行情景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这是课程的核心教育目标之一,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维度学习知识内容,激发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需要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树立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勇敢面对,进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教育来开展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首先学生要对农作物生产课程有全面了解,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课程内容的验证。这样通过教师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对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学习门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质量,学生在自信心的引导下可以更加主动地投身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思路,这样能够提高全体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学习的效率。情景案例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打破了传统模式下呆板的课堂氛围,通过引导学生将案例教学法与课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完善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创新理念,推动学生整体的发展。

三、情景案例教学法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开展

(一)小组准备

在应用情景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讲解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以及思路的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学习质量。所以教师要本着均衡性原则进行分组,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可按3~6人进行分组,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同时学生内部选出组长,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学生,但一定是有组织能力与影响力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学习可以有序开展。

(二)课前学习

案例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总体而言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则很难发挥出实际作用。所以许多教师认为开展情景案例教学法只是浪费时间,造成情景案例教学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统筹好学生的学习节奏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前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准备好学习所需要的材料,针对需要实验的内容进行预先实验:这里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常态化引导,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对于状态不佳的学生要做到及时介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的学习任务能够如期进行,实现对整体学习内容的梳理,利用好课前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实现教学时间与教学方式的相互统筹。

(三)组织实践讨论

学生需要在案例情景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实践技能,对于衔接学生知识与理论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当前对中职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特点、围绕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针对教师展示的案例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农作物生产方法与技术,熟知最基本的实践技能。在这方面,情景化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将情景案例与信息设备相结合,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深刻的印象。

如《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播种技术》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播种技能。课本上有插图,但是图片不能展示动态的演变过程,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对知识内容的长期记忆。教师可以对营养土的配制进行动画演示:先展示带有基肥的园土,再出示怎么配施氮、磷、钾等化肥,混合均匀,然后过筛。对于知识难点,可以对学生进行重点强化,播放时教师再结合动画内容进行讲解,摆放在已准备好的苗床上。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怎样进行栽培。在教师演示完成以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最后引导学生对讲述的内容以小組的形式进行实践验证。并且让学生重复在课堂上情景演示重点内容,结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逐步掌握学习方法。通过与教学方法的对照实验,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整节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梳理的结果进行提问与反馈。教师需要整合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效,进而提高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迁移,帮助其实现对于知识内容的有效吸收,并结合实践做到知识为我所用。

(四)总结评价

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习内容以后,要不断总结相关的知识与规律,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学习反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再让学生进行组内评价,最后结合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构筑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校正学习的方向。

综上所述,在农作物生产技术中对学生进行情景化教学案例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实现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课程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晓霞.实物教学法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水稻的类型》教学设计为例[J].吉林农业,2019(20):91.

[2]邴凤梅.案例教学法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农业,2015(1):95.

[3]谭登义.浅析多媒体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使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10):104-106.

[4]张新祝.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0):19-21.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农作物情景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楼梯间 要小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趣味象声词
把美留在心里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