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11-22肖明侯毅芳吴小华
肖明 侯毅芳 吴小华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逐渐增高,各种外科手术及介入性治疗逐渐增多,医院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患者病情复杂,各种抢救手术、外科手术随时出现,同时医疗器械较多,护理人员任务较重,护理工作节奏较快,突发状况较多,任何细微的差错均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提高手术护理管理质量,建立起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体系,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方式非常关键,PDCA模式是一种循环改善管理方式,将其运用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通过发现问题、改善问题进行循环,持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1-3]。在本研究中,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未应用PDCA模式的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20年4月应用PDCA模式的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8名,女42名,年龄21~47岁,平均(31.54±4.78)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12.54±2.64)年;职称:5名主任护师、8名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19名护士;学历:10名中专、25名大专、15名本科及以上。对照组男9例,女41例,年龄22~47岁,平均(31.62±4.80)岁,工作年限2~20年,平均(12.62±2.67)年;职称:5名主任护师、8名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20名护士;学历:11名中专、26名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两组护理人员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模式:(1)制定计划。①规范护理流程,确定质控内容,在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护理工作包括护理文件管理、护理文书、人文关怀、教学培训管理、药品器械管理、环境管理、手术配合保障、急救物品、医院感染控制等,制定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构成执行护理、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根据护理工作责任大小以及工作难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管理,细化工作目标、岗位职责。②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业务认知,规范化、体系化手术室培训机制,使其更加完善,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操作、完善核心制度、提高业务知识。③制定科学评价表单,进行量化考核,根据临床护理评价指南、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同时将手术室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建立起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个人量化考核细则、控制小组考核细则以及手术室总体质控管理考核标准。④建立完善的反馈体系,每月底对护理质量进行总结分析,召开手术室护理质量问题讨论会议,护理人员反馈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2)组织实施。根据检查标准以及护理流程,对手术室中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角色互换、小考试以及抽查等方式加强培训,提高对考核标准以及规范化护理流程的掌握,每周公布重点督查以及工作安排项目,进行针对性考核、练习,组长对出现的错误以及偏差进行纠正、指导,护士长进行计划制定、指导监督、统筹安排等任务,使用各质控小组更加协调,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良好运转。(3)检查考核。所有护理人员当天工作完成后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自评,质控组长评估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针对问题进行记录、检查,每周初护士长针对上周质控表单检查,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对不同考核结果进行指导、改进、沟通。(4)处理阶段。针对检查阶段中发现的管理质量问题经细致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在下次循环中进行,改善手术室护理流程,降低护理风险,执行护士将自查中存在的问题上报质控组长,质控组长根据考评结果将共存的问题上报护士长,对上月的共存问题以及个性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不同问题出现的因素进行讨论,全员进行讨论解决方式,并将其加入到下个月护理工作中,由此循环[4-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包括基本护理操作、急救物品管理及护理文件记录,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专业能力越强;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包括护理文件管理(5分)、护理文书(5分)、人文关怀(5分)、教学培训管理(15分)、药品器械管理(10分)、环境管理(10分)、手术配合保障(10分)、急救物品(20分)、医院感染控制(20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综合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基本护理操作、急救物品管理及护理文件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对比(分,)
2.2 两组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续)
3 讨论
医院手术室是抢救、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救治任务较重、医疗风险较高,患者的预后以及安全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关联紧密,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传统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管理方式过于片面,手术室中缺少科学的反馈机制以及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较低[6-7]。
PDCA模式是一种非常科学化、标准化的体系,又称为戴明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阶段组成,四阶段不断循环运转,对关键环节控制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使管理安全以及管理质量持续完善[8-9]。目前在临床护理、护理教学以及护理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使用,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10-11]。在PDCA模式中,将手术室护理流程规范,提供护理质量参考标准,建立质控体系对各护理环节质量进行系统管理,能够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通过评分方式、制定标准发现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在总结会上分享经验,提出优化方案,通过质控组长的指导改进护理流程,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能力[12-13]。根据PDCA模式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主观指标以及客观指标进行,重复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标准,制订出培训细则以及考核标准,在实施阶段中落实规范化流程,通过后期的监测以及处理进行反馈,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持续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14-1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基本护理操作能力、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件记录方面及手术室综合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应用PDCA模式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能力、手术室综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