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赵微循环

2021-11-22供图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中国公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路长农村公路河北省

文/供图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河北坚持因地制宜,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先决条件,在建、管、养、运四方面下功夫,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快车道”。

燕赵大地上,不断延伸的交通“大动脉”四通八达,愈发畅通的“微循环”为乡村发展和振兴提供着强劲动能。2018年至2020年,河北新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其中贫困地区1.7万公里,实现乡(镇)、建制村至少有一条安全可靠、顺畅通行农村客车的硬化路,县城2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86%,村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愿望基本实现。

经验做法

高位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政府组织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连续三年召开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全面部署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2021年,“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被列入河北省委、省政府20项民生工程。

交通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河北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各贫困县政府签订《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发展共建协议(2017-2020年)》。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农村公路中央车购税全部用于贫困地区,同时加大省级燃油税资金投入,贫困县补助标准提高30%,深度贫困县提高50%,2018年至2020年,对省级以上的贫困地区补助93.8亿元。2021年,出台《关于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制定河北省“十四五”期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全面支撑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注重提升农村路网品质

河北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十三五”期提升改造“窄路基路面”,实施通乡通村路改造,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开展安全隐患治理。2021年,实施“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全面整治农村公路“翻浆路”,推进乡镇通三级路和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集中改造现存危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河北省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要求,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之中,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品质。

深化改革提高管养效能

河北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通知》,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组织开展路长信息登记和公开公示工作,落实路长日常工作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推进落实农村公路县、乡、村各级责任。

按照“一支养护队伍、一个办公场所、一笔管养经费、一个运行机制、一套内业台账”标准,开展乡镇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提升乡镇的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完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

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资金政策,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推广分段承包、城乡一体化等管护模式,建立“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格局。

成效成果

全面增强保障能力

到2020年底,河北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7万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达到99%,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4%,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93%,建成了一批安全、生态、优质的精品农村路,通达通畅水平进一步提升,“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有序推进体制改革

河北省及邯郸、廊坊2个市,迁安、广平、肃宁、固安4个县(市)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沧州市和16个县被确定为省级改革试点,所有试点制定工作方案有序推进。以试点为抓手,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加快提升治理能力

河北省所有县、乡(镇)、村设立了路长,县乡两级落实了路长工作机构,农村公路路长设置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公路路长全覆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工作机制。全省培育215个规范化建设重点乡(镇),乡村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河北加快城乡客运资源整合,优化城乡客运网络布局,持续提高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服务质量。鼓励农村物流骨干企业与电商、邮政快递企业合作,通过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企业融合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涌现出邢台宝信“电子商务+农村物流”、石家庄军城农村物流“班线货运”、邯郸飞马“农村客运+物流”、唐山乐亭政鼎“邮政快递+农村物流”、承德鸿兆“统舱统配+农村物流”等发展模式。2020年,全国首批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发布,河北省隆尧宝信“电子商务+特色农业”、涉县飞马“信息平台+客货同网”两品牌榜上有名。

农村公路通乡畅村,将散落的村镇串联起来。

河北省积极建设农村公路,打通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平泉、迁安、涉县、黄骅、易县、香河、邱县、威县、辛集9个县(市)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示范县数量达到95个。邯郸市涉县圣福天路、邯郸市峰峰矿区0号旅游路、张家口市张北县草原天路分别被评选为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最具人气的路”“最有诗意的路”,涵盖所有奖项。省级命名67条段、1125公里省级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市级命名622条段、6532公里美丽农村路。通过示范创建、以点带面,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品质快速提升。

持续促进乡村振兴

建成涉县“千里旅游大通道”、易县“绿廊花谷龙西路”、阜平县“天夏路”“银河天路”等一批安全、生态、优质的精品农村公路,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开发和扶贫开发。2019年,全长512公里、横亘河北省张承坝上地区的草原天路全线贯通,将公路与生态、文化传播、旅游、消费、景区等资源深度融合,建立起“旅游景区快速联通,公路文化自成一景,休闲度假动静结合,以路带游,以游养路”的综合旅游交通体系,为沿线41个乡镇、249个行政村,约25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和财气。

未来发展

2021年8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下一步,河北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动农村公路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引领城镇发展、优化农村布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推进农村公路均衡性发展、普惠性发展

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和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加快改造农村公路四五类桥梁,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围绕试点主题,按计划开展试点工作,加强跟踪和督查,遴选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试点项目进行全省推广,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

推动示范创建提质扩面

全面开展示范创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从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整体提高“四好农村路”发展质量,全面增强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能力。

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中,峰峰矿区0号旅游路获评“最具人气的路”。

市县经验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农村公路+农业

长期以来,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不少区域山高、岭多、村落分散,交通设施落后,农产品找不到销路,村里难引进优质产业。“十三五”期间,隆化当地投资12.8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163公里,硬化街巷路303万平方米。如今,驱车行驶在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村口的农村公路上,平坦笔直的韩七线将散落在大山深处的30个行政村串联起来,并与省道承赤东线交汇,一辆辆运载特色农产品的货车川流不息。

隆化县依托农村公路重点打造了韩麻营新型工业强镇、张三营现代农业大镇、茅荆坝休闲旅游名镇等一批特色乡镇,推动了公路沿线旅游业、种植业发展,先后建成草莓公社、温泉民宿等旅游景点,种植草莓7500亩,发展蔬菜种植基地13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6.8万亩。

七家镇西道村村民霍耀辉说,以前村里缺乏优质产业,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有了这条“四好农村路”,越来越多的人回村创业。“我种了1200亩暖棚草莓,现在有水果批发商上门收购,不用自己往外送。”如今行走在隆化县,从县城到山区、从主干公路到偏远村组,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农村公路+旅游

走进北戴河区费石庄村,一条宽阔的双向水泥路将众人引向村子最深处,道路两边则被千亩桃园紧密包围,一栋栋红瓦白墙的建筑物点缀其中,放眼望去,分外美丽,徜徉其中,宛若置身于城市之边的“世外桃源”。

费石庄村拥有悠久的种桃历史,以前只有一条土路通向村外,极大地阻碍了村民外出和农产品外销。经过北戴河区美丽乡村和“四好农村路”建设,费石庄村沿线道路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北戴河区北戴河村,干净平坦的公路环境在村庄周围,条条大道将各方来客直接“送至”每一个民宿主和经营者的身边。“今年新修的外环路让游客们进村更方便了。路好走了,游客明显比去年多,今年又是个增收年。”北戴河村村民杨媛高兴地说。

作为集民宿与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新星”,北戴河艺术村落优美的住宿环境、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已成为人们口中赞不绝口的旅游打卡地。

河北省邯郸市农村公路+电商

过去,由于一些偏远的乡村交通不便,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人走不出,货运不出,老百姓尝尽了交通不便的苦,受尽了交通不便的穷。近年来,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邯郸市的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如今,一条条纵横交错、平展油亮的农村公路,就像铺在邯郸大地上的五线谱;一辆辆奔驰而过的汽车,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纵情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唱出了村民心中的幸福和渴望。

随着农村公路的高质量发展,邯郸市建立起了市、县、乡镇、村互联互通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让农村的特色农产品货畅其流;带动了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放下锄头,拿起鼠标”成为了不少农民的致富选择,不少农民开起了网店、当起了老板,出现了“中国淘宝村”街王庄村、炉上村等一批农村电商产业群。“过去,我们村叫疙瘩村,进出只有一条紧挨着河堤的特别窄的土路,交通极为不便,别说发展电商了,想都不敢想。”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河边村崔长永说道。

河北省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猜你喜欢

路长农村公路河北省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