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艳京郊

2021-11-22供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中国公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路长北京市公路

文/供图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2018年以来,北京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四好农村路”工作纳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首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乡村振兴当好先行。

3年来,北京乡村公路总投资达30亿元,大修1600公里,创建“美丽乡村路”66条共226公里,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经济,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全市乡村公路实现经常性养护,列养率达100%,中等及以上乡村公路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所有建制村按照“村委会距站点小于2公里”标准实现通公交,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快递,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得分在全国名列前茅。

乡村公路

依据《北京市公路条例》,北京县道参照国道、市道管理模式,北京农村公路特指乡村公路,包括乡道和村道。截至目前,北京乡村公路总里程达12976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8%;乡村公路桥梁1969座,占全市公路桥梁总数的29%。北京郊区客运企业12家,运营车辆5800辆,运营线路625条,日均客运量183万人次,占全市地面公交客运量的15%。

丰富顶层设计 建设好乡村公路

为建设好乡村公路,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统筹协调,出台了各方面政策文件,丰富了北京乡村公路建设的顶层设计。2020年6月,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乡村公路路容路貌,全面提升北京乡村公路服务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美丽乡村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美丽乡村路创建工作是深入推进北京“四好农村路”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方案》借鉴了浙江“种植绿化、清理垃圾、清理违章建筑、清理违法广告”的美丽公路建设经验,并按照“交通标志前后500米基本无广告、违法建筑物、穿越公路的设施、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基本无非植物、摆摊设点、打谷晒粮现象,公路用地范围内基本无堆积物”的路域环境整治要求,统筹了综合交通发展与土地、林业、生态环保、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规划的衔接。

北京计划按照《实施方案》中“夯实公路基础、美化路域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实、安、绿、美”四方面共34项创建标准,从2020年起连续3年,每年完成200公里美丽乡村路创建,至2022年底,实现每个乡镇至少1条示范乡村公路。

此前,北京已出台《北京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北京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此外,北京为健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规划和标准体系,还陆续出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北京市农村公路新改建专项规划》《北京市农村地区客运场站布局规划》,以及《北京市乡道工程技术规定》《乡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等技术文件和《北京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规范》《北京市农村公路设计导则》等地方标准;为推进乡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出台了《北京市乡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规划》并落地实施;为加大生态涵养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健全体制机制 管理好乡村公路

为管理好乡村公路,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合力健全乡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以及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深化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了工作举措、责任主体,为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提供了政策保障。不仅如此,北京市政府还批准印发了《关于推行乡村公路“路长制”的指导意见》,各远郊区按照要求,制定了辖区内乡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设置了“路长制”公示牌,有序建立了区、乡镇和村三级乡村公路“路长制”。2021年底前,北京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乡村公路“路长制”,建立覆盖到区、乡(镇)、村的路长组织体系,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乡村公路路长管理制度。

北京市密云区水库南线路

3年来,北京持续开展乡村公路技术状况MQI系统检测,在各区自检基础上,市级共计抽检乡村公路8500公里、桥梁1300座。以乡村公路技术状况和郊区客运服务质量等指标为基础,建立“四好农村路”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纳入市对区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形成工作常态,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交通主体责任的落实。

2018年,北京通州区获得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2019年,北京顺义区获得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2021年,北京怀柔区被授予全国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北京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典型引路、示范引领,促进了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

管理体制、监督考核体系、示范创建……北京为管理好乡村公路,正逐步健全乡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为北京“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坚持科学专业 养护好乡村公路

为养护好乡村公路,北京提升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费用定额测算标准,结合各区管理模式为样本推广专业化养护,并助力低收入少数民族乡村及农户劳动力增收致富。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费用定额测算标准》,把乡村公路日常维护费定额标准提升为原来的2.5倍,大修工程费测算标准提升为原来的2倍,为养护好乡村公路提供了投资依据。

同时,北京通过结合北京市门头沟区直接管理模式、通州区监督管理模式、顺义区混合管理模式的样本,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乡村公路专业化养护,实现了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工作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此外,为提高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北京还采用了乡村公路专用检测车检测乡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并依托“农村交通统计与监管信息系统”综合分析检测结果,探索建立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

北京乡村公路沿线分布了5个少数民族乡镇和123个少数民族村,以及部分低收入农户。3年来,市、区两级政府每年投资数千万元用于少数民族乡村公路大修或桥梁改造。例如大修年久失修的通村公路、在村口建设候车亭,以及增加“村村通公交”班次。少数民族乡村公路修好通车后,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少数民族村民和特色农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外地游客纷纷走进少数民族乡村体验独特文化,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因此得以长足发展。此外,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还积极创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路径,吸纳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参与乡村公路日常养护。2020年,全市共有3667人从事乡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其中招聘沿线村民3452人,属于低收入的有454人。2020年底,从事乡村公路日常养护的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为首都率先全面实现小康贡献力量。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水库西路

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新堤路

实现村村公交 运营好乡村公路

目前,北京所有建制村已按照“村委会距站点小于2公里”标准实现通公交。不仅如此,北京还全方位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坚持客货并举、运邮结合。

为提升公交服务质量,营造舒适乘车环境,北京一方面制定并落实了服务规范——开展服务质量专项分析,通过12345热线、12328热线等服务监督方式,对“村村通”公交服务质量问题实行专项分析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采用制度化、信息化手段监督服务质量,市级层面制定郊区客运千分制考核制度,依据考核结果评价区级层面。另一方面,委托专业单位检测通公交的乡村公路,为“村村通”公交线路提供安全保障;实现全市“村村通”运营车辆中50%以上安装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更新车辆全部安装;提供医疗等人性化服务,推进郊区客运企业乘务管理员、行政管理人员考取抢救员资格证,在公交车上配置AED除颤仪、急救箱等设备,为乘客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北京还打造了功能叠加、一点多能、模式多样的“农邮通”服务站,在提高京郊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水平,搭建“农产品进城”和“快递下乡”双向通道,促进农产品流通,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支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北京还鼓励客运站积极拓展旅游集散、邮政、快递、接驳换乘等功能,在运游结合方面先行先试,交通部门和旅游客运企业逐步开通前往郊区热门景区的旅游直通车,再根据游客需要,体系化发展旅游直通车。

2021年是“十四五”的起步之年,北京正深入推进乡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路”创建,推动农村交通专项规划制定,实施郊区客运服务品质提升工程,继续为首都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猜你喜欢

路长北京市公路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公路断想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