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学生体质的策略探究
2021-11-22王雪芳
王雪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128)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大大减少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很多学生大部分都在学习,加上网络学习、电子设备时间的占用,更加缺少户外运动的机会。因此,学校作为学生的一天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加学生的体质健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
1.提升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如今,小学体育课程进课表安排的周课时数为一周3-4节,体育教师在教学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安排课堂活动,把握好体育课堂节奏,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营造轻松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1]例如,在进行《蛙跳》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时,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认真讲解蛙跳的动作过程,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学生参加蛙跳练习,也可以配合青蛙叫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蛙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在运动练习中增强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弹跳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提高了身体素质。
2.做好热身运动,提升运动素质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习与运动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热身是参与运动必不可少的必备活动环节,它可以充分打开学生的身体各个关节,让学生的肌体预热,以准备迎接体育课堂中的各种运动练习。[2]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热身运动的开展,设计有效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例如,在进行热身准备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400米的慢跑热身,然后由体育课代表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环节,如,扩胸运动、振臂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跳跃运动、体转运动等运动。通过在体育课堂上开展有目的的热身运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运动热情迅速调动起来,还可以避免学生在运动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和姿势,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增加课程选择,提高体锻兴趣
体育课程是趣味性和竞技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传统的体育课程上主要以跑步、跳远、篮球、足球等常见体育活动项目为主,小学体育课程可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满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增加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跑步比赛、跳远比赛、团体操比赛等,使学生在运动竞赛中体会到体育知识的重要性,感受严谨的体育技术规则,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营造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堂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4.发挥教师作用,强化体质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进行运动时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注重培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轻松的体育课堂氛围,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3]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及时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占主导作用,是组织课堂体育运动的主要人物,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动作,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有效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体育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体育教学课堂质量,帮助学生增加运动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