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学经典促进幼儿礼仪养成的重要性

2021-11-22傅贤丽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礼仪国学传统

傅贤丽

(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幼儿园的老师采取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同时,养成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1.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 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礼仪教育让幼儿明白很多生活常识,如何带人、如何接物等方面的生活知识与基本方式。在开展礼仪教育时,通过学习能让幼儿明白怎样去问候他人、称呼别人,明白如何和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基本常识[1]。

1.2 礼仪教育能帮助幼儿开展道德教育。通过礼仪学习,让幼儿学会团结同伴、尊重长辈,待人礼貌,在公共场所遵守社会公德,言谈举止规范,道德自律力得到增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三岁知老的角度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1.3 礼仪教育有助于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历来都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向来有重视礼仪的传统,从春秋时期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三顾茅庐、让枣推梨、程门立雪,以礼待人的故事很多,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幼儿园对幼儿进礼仪教育,让他们传承民族传统美德,知廉耻,重礼仪,顾全大局,遵纪守法,待人真诚懂礼,尊重师长[2]。

1.4 礼仪教育能有效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幼儿通过接受礼仪教育就能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让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仪容穿着优雅,站姿、走姿优美,举止言谈文明,每一处都渗透的着美,这样的美不但让社会环境得以净化,也能不知不觉中感染个体的幼儿。实施礼仪教育,让幼儿做到达礼、知礼、用礼、崇礼,重新塑造自我,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2.国学经典中包含的礼仪

礼仪就是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在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习惯风俗、时代潮流等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既为人们遵守,同时也为认同,以构建友善、和谐为目标的各种与交往要求相符合的交往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总称。礼仪就是人们在进行交往过程中一个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与规范。国学经典里礼仪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其内容看,包括举止礼仪、言谈礼仪、交际礼仪、仪表礼仪、餐饮礼仪、风俗礼仪、公物礼仪、信函礼仪、对外礼仪等多个方面,从对象的角度看,有待客和做客礼仪、个人礼仪、文明交往礼仪、馈赠礼仪等,从表现形式讲,有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方面。

3.学习国学经典,开展幼儿礼仪教育

3.1 开展礼仪教育要以培养幼儿兴趣为主。有兴趣才能学的更好,兴趣也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要让幼儿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要有形象生动的内容吸引他们,还要注重激发他们对知识本体的兴趣,让幼儿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与要求[3]。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不必要求他们学到了多少,也不必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只需重视培养他们诵读的兴趣,让幼儿体会到古文里传递的那些美,让幼儿的心智得到开发即可。在古文经典中有很多励志、勤劳、爱家、爱国、助人为乐的内容,通过经典故事引出来礼仪知识方面的学习,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更加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减低学习经典的难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把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美妙的音乐,生动的故事、快乐的游戏、优美的图画都是他们十分喜爱的,老师可以把传统的经典著作的学习充分融进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采取多渠道的方式让他们接触经典,学习经典。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音律优美、押韵,郎朗上口,非常方便记忆,每天在早餐以后诵读一些,尽管幼儿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里面的传统智慧与美德,但随着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在后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能消化并理解,而且能把那些优秀的品格应用到自己的为人处世之中。

3.3 把传统礼仪教育纳入园本课程。幼儿的教育课程就是对他们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使得幼儿可以时常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可以通过情景表演、文明礼仪故事、学习做礼仪操等方式,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教育的课程之中,在美工活动、语言活动、常识活动中,都能找到实施教育的机会,同时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老师要增加对礼仪课程的研究与探索,重视把礼仪教育融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促进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开展礼仪教育要以培养幼儿兴趣为主;把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把传统礼仪教育纳入园本课程,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的教育,能促进幼儿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让幼儿成为有风度、有气质、有教养的文明、优雅之人。

猜你喜欢

礼仪国学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筷子礼仪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礼仪篇(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