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验实践,增强能力培养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陈颖
陈 颖
(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中心小学 福建 福安 355000)
作为一门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化的学科,数学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要增强学生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就必须回归现实生活,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体验式教学是数学学科值得重视的教学方法,这是由数学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所决定的。在现实生活的体验学习中才能完成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形成现实世界数字化及空间化,从而使学生思维从直观想象拓展为更为丰富及复杂的数学思维,即包括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在内的诸多方面。小学数学要重视体验式教学,其本质就是在体验式教学中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确立数学学习主体地位,进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培养数学思维及良好习惯,突出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1.小学数学要重视在体验学习中培养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越到高年级数学学习两极分化就越明显。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这种分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数学思维越好的学生,其数学学习兴趣越强,学习情况越好,反之亦然。体验式教学要把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作为第一要务,这不仅仅是由数学成绩高低所决定的,更是由数学对现实写照抽象这一原则所决定的。一方面,数学思维所反映的就是一个还原现实过程中,发现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想象,引导学生在还原现实中培养数学思维,就是将现实与数学想象之间建立起有效通道,从而培养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思维。如小学二年级的乘法运算中,对这样的题目分析就要回归到现实体验中:
小明去超市买铅笔,每支5角钱。现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买3支送1支,小明要买8支,共要花费多少元钱?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这道题目的难度就在于买3送1活动,以及角和元之间的转换,即买8支只需要买6支送2支即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课堂现场的现实还原,让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那么解决起这样的现实问题就不难了。而这一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体验式教学在还原现实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数学学习“一通百通”的体现。
另一方面,数学思维的转换,也要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抽象的过程如果能具化为体验学习的过程,那么显然无论是对题意的理解,还是对数学叙事的熟悉,甚至是对数学思维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上述案例中,只有把8支拆分为两个3+1,即促销中买3支实际上得4支,那么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到买6支送2支的规律。放到现实生活中,这种题目不可能难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但事实上这道题目在没有体验式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事实上都做错了。这当然有低年级学生对现实还原的能力较差,但实质上却是数学思维的转换问题,也是数学思维培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由此可见,重视体验学习是小学数学培养数学思维的任务所决定的,对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小学数学要重视在体验学习中培养良好习惯
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是体验学习。但这种体验学习不是孤立或单一的,是一个连续性的教学过程,与生活化教学也是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不仅仅培养了数学思维,更是使之对客观现实有了数学思维转化后的理解,即数字化与空间化。通过体验学习,学生在弄懂问题本质的过程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过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题目就是“水池的水一边排水,一边注水,何时排完或注满”。这种题目就是减量与增量的变量关系处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小鱼缸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并通过相同口径的排水管和注水管数量变化,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除了把这类题目的原理性问题搞懂了,还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如学生会考虑到排水管和进水管的压强问题,即考虑到水的速度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改善,通过电动控制排水和进水,比较完美地解决水流速度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就会比较深入,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发展,因此有助于其良好数学学习与思考习惯的培养。
在体验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要注重两点:第一是注重在体验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或挖掘,就是要找到学生勇于怀疑或质疑的地方,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排水注水问题中,水压问题事实上会影响最终结果的。但对于数学建模而言,其条件设置是可以进行限定的。但笔者在解决问题中没有单纯用条件设置限定一句话带过,反而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确立学生自我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二是要通过持续的体验式教学,即学生的体验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性的体验学习,就是通过较长时间内的体验学习,把各种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来加以体验,从而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与数学世界建立起自己的联系与想象通道,才能使学生数学思维、直观想象、空间想象等得到发展,才能帮助学生在持续体验学习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图示法把数学问题图形化或图像化,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形转换习惯,进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小学数学要重视在体验学习中增强数学能力
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数学能力增强的过程。体验学习依赖于对现实世界或现实生活的还原,创建出生活出真知的环境与氛围。受课堂教学的限制,体验学习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体验,更多是学生在课后的自我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每次体验学习的对象进行轮换等方式,帮助学生既培养动手思考能力,又培养仔细观察能力,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数学能力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是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师要体验式教学中,不仅要学会用较好的方式切入到学生的体验学习中,更要从实际学情出发,设计并运用较好的体验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增强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才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较好的助力。
以低年级空间数学为例,通过一颗六面骰子的数字对应关系,就可以拓展到很多层面的问题。笔者在这一问题上,除了让每个学生准备了骰子以外,还准备了一个大骰子和一些贴纸图,通过六面关系贴纸变换,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左中右上下以及正面。在这个体验学习中,学生会进行探索对应面之间的关系。如自己手上的六面骰子数字之间有何关系?这样一来,1+6=2+5=3+4等六面数字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到挖掘,学生对这一空间数学的认识就会更深刻。这个体验式教学的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学习,观察空间变化及相对应的关系。这种空间变化是最简单的变化,但却是数学能力增强很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数学教师不能用成人化的思维来开展教学,而是要立足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通过相应关系的处理来实现数学能力增强。当然,在体验学习中除了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外,也要适度控制好某些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强,打断其他同学体验等情况出现,才能实现对每个学生数学能力都有所增强的目标。
4.小学数学要重视在体验学习中促进深度学习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最根本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即促进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我进行深度学习。从理论层面来看,深度学习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度学习,学生才能在体验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如上述排水问题中,除了水压的问题,笔者在找口径相同的水管就是考虑了水流速度问题,但学生依然能够发现水压问题。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是深度学习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现实层面来看,深度学习就是要把客观世界的复杂性考虑在其中,最终促进数学建模的完善。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自我体验,把问题还原于生活后,就会面临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除了教师可以做一定的调整外,更多应该是学生自我的思考过程,即自我走向深度学习的过程。这也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必要性所在。
有学者认为深度学习要重视关联性、过程性及开放性等特点,而这些深度学习的特点恰恰是体验学习本身所具有的。只有把知识与知识之间进行关联,才能把数学前后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才能走向深度学习。这也是笔者为何一直强调体验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系统性过程。在这个深化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各种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及分析解决等,都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也是数学拓展的内源性动力。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使数学学习进一步深化。体验式教学也不会是学生的闭门造车,而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无论是形式还是过程,甚至是内容都是可以开放探讨研究的,除了案例因体验需要先行确定以外,其余因素都是开放的。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体验学习符合了深度学习的几大特征。只有数学教师加以引导,小学生就会从现实问题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转变深度学习。
总之,体验式教学要把学生的学习体验置于教学首位,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进一步培养数学思维及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数学能力,力求引导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中去,才能实现“授人予渔”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