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现状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2张丽凤

读与写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小学校长校长农村

张丽凤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云南 昆明 650500)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持续进行,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阶段性的要求,对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大权在握,需要对学校的人、财、物等方方面面进行针对性的、长期有效的管理,使得学校各项职能有序运行,这就要求校长有较高的学校管理水平。因此,小学校长应该以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手段,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断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制定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典范的作用,理论与实践辩证地结合,进而提升学校管理效果。

2.存在问题

2.1 校长的学校管理理论知识匮乏。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农村学校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小学校长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欠缺先进的科学的学校管理理论知识。有的小学校长扔秉持传统学校管理理念,唯成绩论,以成绩至上的办学理念为标准,以此来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这一理论与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相背离,不符合现今的学校管理理论,阻碍了先进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

2.2 校长管理权利较于集中。一个学校要想发展就少不了校长对领导班子及教师的管理,以基于教师、为了教师、提升教师为管理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是学校的办学主旨。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师人数和管理人员人数相对匮乏,一人承担多项工作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校长更是身兼数职,管理多项工作,导致校长大事小事一把抓,事事不放手,大权小权揽手中,扼杀了中层干部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达到学校发展预期的工作目标。

2.3 校长的管理手段相对单一。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是学校管理科学性的保证,校领导对于学校的管理思想观念、管理形式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但一些乡村小学校长没能掌握科学的学校管理手段,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维持学校的运转,没有调整相应管理手段,教学管理上经验不足、手段老化,便越来越显见出来,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致使学校管理有些僵化,制约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2.4 校长缺乏教学指导能力。校长作为农村小学教学的领头羊,其教学指导能力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是促进农村小学的长久发展之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小学校长工作重心偏移,更加重视上级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深入一线不足,部分校长听评课投入时间不足,较少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教学活动,导致教学工作的指导权下移,弱化了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

2.5 校长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完善,使得信息技术与学校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提高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显然已经成为校长管理能力发展的途径之一。然而在农村偏远学校,校长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参差不齐,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片面性,信息化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只注重现代化教育设备的运用,没有将信息技术理念融入学校管理之中,使得学校发展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

2.6 校长的服务意识缺失。领导者的责任之一就是服务于人。所以,学校领导者,即校长,要全心全意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以人为核心是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学校管理是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而服务,进而全方面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多方位成长服务是它最大价值体现。服务可以说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理想境界。然而,在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由于校长缺乏服务意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独断专行﹐因此出现出现“一言堂”的现象。长此以往会弱化学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参与度﹐导致教师弱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不符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

2.7 校长自我管理意识缺失。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之后,校长处于学校管理体系的主导地位。管理是农村小学校长的主要的工作,也是学校得以长久发展的保障。在农村小学实际管理工作中,校长却将大部分精力倾注在对下属工作的管理上,却缺失了自我管理。长久的被动管理模式,使得校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清晰的目标,忽略了对自我的探索,从而造成职业倦怠。

2.8 校长的长远规划意识淡薄。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事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校长实行轮岗制,两个校长交接时缺乏深度沟通,造成学校发展与实际脱节,规划不能续接,未能一以贯之,学校发展目标方向出现分歧,使得学校发展变得完全由校长个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所决定,学校建设缺乏特色,这种方式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3.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先进管理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养。终身学习是领导者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校长要增强学习意识,校长不仅是一名学校领导,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因此,校长增强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其次,校长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校长不但应该具有职业化的教育管理知识,也应当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及良好的教育能力素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来指导学校教育管理实践。最后,校长要注重学习实效性。积极创建名校领导工作室,交流学习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及实践经验,将学到的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高效的管理实践方式方法,真正运用到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

3.2 学会知人善用,敢于适当“授权”。用人、培养人是农村小学校长管理的关键,校长要学会适当授权,调动领导班子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农村小学管理中,发挥人的最大作用。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将教师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切实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其次,仔细观察,知人善用。校长平时要注意多留心、多观察每一个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清醒的头脑,了解每一个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业务能力以及个人的性格,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注重师德师风的考察,根据他们的个人素质特点安排、分配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发挥其个人的长处。最后,权利适当下放,定期督察。一个智慧型的校长应学会放权,敢于放权,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得下属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定期督察、座谈交流、一对一面谈等多种形式来随时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充分调动学校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带动学校更好地发展,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3.3 开展多样化活动,制定科学管理体系。校长是推行学校管理的执行主体,如果没有教职工的参与,管理将毫无意义。所以,要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实行多样化管理,激发农村学校的办学生命力。首先,校长应当增强自我反思教育,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指导者和管理者,不仅应该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更应该挑起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校长必须加强自我管理、自我修养,设身处地为教职工着想,彰显校长自身人格魅力和校长的综合素质,为学校的高效运行打下基础。其次,校长应加强学校质量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宗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最后,校长要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活动。校长不仅要保留传统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且要实现管理活动的方式创新。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学校管理手段的变革,运用微信群、钉钉群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打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多样化的学校管理共同体体系。

3.4 了解一线教学情况,不断提升教学指导能力。教学是一所学校长久发展的源泉,校长教学指导能力更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发展的关键。首先,深入课堂听评课,有效指导教学。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校长教学管理的主战场,是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校长应该深入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利用听评课与师生进一步沟通,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保障条件,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其次,提升专业素养,指导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是学校为教师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和思维互动而搭建的平台。因此,农村小学校长应该制定不同层级教师培养方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关注教师的成长,从研修中获得教学经验,体现校本研修的多样性与针对性。最后,加强教学调研活动,完善教研队伍建设。校长教学指导能力的有效实施途径之一在于学校教研队伍的建设,农村小学校长应主动搭建学习培训研修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农村小学校长深入一线调研,了解教师与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将校长的教学指导理念融入学校的教学发展之中。

3.5 加强信息化培训,提高校长信息能力。教育部指出校长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第一责任人,农村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校长信息化能力的推动。首先,推进校长信息能力培训,服务学校教学改革。建设以校长为指导的农村学校信息化团队,围绕农村小学教学改革发展3-5年目标,制订符合本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以立足应用、全员参与为发展目标,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打造信息化教学团队,引领学校教育方向。校长作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第一责任人,要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加大经费投入,引进互联网、大数据、线上教学、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校长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最后,不断升级学校信息化条件,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农村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当今发展的一大主题。校长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定时更新学校信息化硬件、软件设施设备,为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的有效使用做好铺垫,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更好的融合。

3.6 树立服务意识,创建民主校园。农村学校应以职业道德客观因素和情感为纽带,推行人本管理,充分体现“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首先,服务是校长的职权之一。学校校长要常与学校教职人员进行沟通,通过交流,了解学校教职工最基本需要。其次,服务是校长树立权威的途径之一。服务精神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和素养,校长应该力所能及的为学校师生创造符合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以及学习条件,打造和谐浓厚的学校环境,为他们设法解决困难,提高学校凝聚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最后,服务意识也是尽职尽责的保证。责任与服务是密切相关的,没有服务意识只依靠职权赋予地位的校长是负不好责任的。责任的实现要依靠学校全体师生,要通过校长为所属学校的全体师生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工作和学习,让他们出色地完成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能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校长责任的体现。农村小学尤为重要,校长更应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3.7 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增强自我建设。素质教育的推行对校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校长将对他人的管理重心转移到了自己身上。首先,与时俱进,管理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思想与学校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农村小学校长的思想要与时俱进,紧跟教育的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持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将学校的发展放在首位,履行领头羊的职责。其次,收放自如,管理自己的权力。学校的科学管理需要校长正确运用管理权,尤其是农村小学管理组织体系情况不一,校长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广大师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协调处理好管理组织中的关系,调动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不断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最后,言行一致,管理自己的形象。农村小学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者,校长的言行对广大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作为学校决策的制定者和坚定践行者,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断加强自己的科学文化和道德品质,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营造尊重、互助、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树立校长的威信,提高校长的领导力。

3.8 加强长远规划,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校长的管理是以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生发展水平与全体教师的发展愿景共同制定学校的发展蓝图。从学校发展的理念、战略目标、举措等等方面开展细化分析,以此作为学校工作的纲领性宗旨,指导学校可持续发展。首先,校长应该提高自我管理,为学校教育发展定位,不仅应当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应当挑起学校教育发展历史使命。应当全面分析学校现状,掌握学校基本状况,充分论证,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其次,制订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找寻以及破解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校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应分析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面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征询改进建议,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式,将学校建设成为科学管理、民主多元、师生共进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最后,打造学校特色教育,以“师生共同进步,学校长远发展”为核心理念,坚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以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全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方向提供可行性的路径。

4.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校长管理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学校的人、财、物做出合理分配,对学校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对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因此,校长应该立足于解决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高自身学校管理理念,运用有效管理手段,树立服务意识,为农村小学的长远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新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校长校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小学校长4年与学生击掌16万次
优化小学校长德育工作的方式研究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吴亚民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小学校长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