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德育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21-11-22陈含笑

读与写 2021年28期
关键词:研究者道德德育

尹 鑫 陈含笑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方案》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科学设计各级各类德育目标要求,注重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1]德育评价通过“育德、育智、育人”愿景,促进受教育者“学以成人”。然而,当下德育评价研究尚处于表层低水平状态,亟需深化和拓展。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以期为新时代德育评价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

1.新时代我国德育评价研究的缘起与形成

纵观我国德育评价发展历程研究,我国德育评价体系主要经历了萌芽、曲折突破、发展多样化到全面深化的四个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1 德育评价的萌芽阶段(1978-1993年)。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新转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各级政府、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等主体积极参与教育体制改革。”[2]德育学科地位由守成转向开新,这一时期的研究聚焦于德育学科科学化,探讨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3]最具代表性的是翟天山发表的《学生品德评价初探——性质、功能和标准》一文。总之,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甚少,缺少科学理论分析向度,未形成德育评价研究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1.2 德育评价的曲折突破阶段(1994-2000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德育评价面临异化、量化、窄化的发展之踵。然而,教育部门、德育专家和研究人员仍持续探索。199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德育评价系统规划和改进的积极空间。”[4]。这一阶段还出现了结构完整、切入鲜明的专著,如《德育测评》、《德育测评的理论与技术》等。[5]

1.3 德育评价的发展多样化阶段(2001-2009年)。德育评价研究与时俱进。2006年国务院转批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德育工作的落实是素质教育理论得以定型的重要一步。”[6]。这一时期,德育评价研究出现了领域之广、概念之深、方法之多的样态。发表的文献聚焦于“德育评价如何从单一走向多元”、“如何从结果走向过程”、“如何从共性走向个性”等。简言之,德育评价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1.4 德育评价的全面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智能时代带来了德育评价的新契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营造充满人性关怀、教育魅力的德育评价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方案》指出:“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阶段性德育目标要求,借助信息化手段,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7]新型德育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的道德品质,并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给予德育评价技术化的切实关注。

综上所述,德育评价变革是探索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应有之义,其研究脉络表现出鲜明的发展走势:从单维建构到多维建构的话语体系来分析德育评价变革,开辟了德育评价研究的新天地。

2.新时代我国德育评价研究进展

近年来,德育评价研究受到教育领域的观照。当前,德育评价研究力争为学生道德品性创建长足发展的精神乐园。那么,研究者亟需明晰德育评价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和功能。

2.1 德育评价基本内涵的研究。国内关于德育评价基本内涵有三个立足点。一是生成性。学者认为德育评价是基于事实性材料生成判断的过程。[8]二是过程性。德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及效果做出判断的过程。[9]三是主体性。德育评价依靠教育督导部门、学校、教师等主体的积极追求和有所作为。[10]学者对德育评价的内涵陈述有待补充,但值得肯定的是,其呈现的评价取向使德育评价充满建设性和发展性,并企求教师角色由“知识的储蓄者”转向“品德过程的呵护者”。总观之,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手段,各主体确定评价目标、搜集整理并分析材料,对学生德育发展状态进行评估的过程。

2.2 德育评价设计基本原则的研究。研究者主要基于德育评价目的思索基本原则。虽然原则分析角度不同,但研究者对德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共鸣之处。首先,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即德育评价是共性与个性融合发展的产物。其次,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即德育评价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还要注重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德育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最后,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即研究者在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做出价值判断时,绝不能主观臆测掺杂私人情感,必须站在客观角度做出全面、科学、规范的分析。同时,德育评价的目的是育人,应用高尚的教育情怀去感染学生的精神面貌。

2.3 德育评价功能的研究。从已有文献分析,多数学者认同德育评价功能分为“导向规范”、“诊断鉴定”和“激励改进”。汪瑞林学者认为德育评价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1]而周凤林学者认为诊断功能发挥得当,会起到咨询、决策参谋和警示预告作用。[12]还有学者认为德育评价结果的强化可彰显主体的自我力量。虽然研究者从德育评价的不同功能出发,但就德育功能本身而言,如何发挥德育评价的育人取向是德育评价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3.新时代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反思

基于德育评价发展历程的梳理,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呈现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但在小学德育评价实践中,仍良莠不齐,存在诸多困境。为了提升德育评价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和解决德育评价研究的顽疾,亟需聚合多方力量,从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做好德育评价的顶层设计。具体问题和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新时代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评价研究内容泛化,缺少学生生活基调。随时代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主要包括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德育评价研究的广泛性,然而,在具体的学校德育评价研究中,“拷贝”式的评价研究造成内容的泛政治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偏离。目前德育评价研究者正力图探索评价内容与学生主体生活的融合,这也是整个德育评价设计中的难题。例如,学校德育评价研究未形成道德可教的研究范式,对现成的道德理论简单累积,刻板地植入学生的德育认知体系中,无法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关联。

第二,德育评价研究体系重理论分析,忽视实践探索。当前德育评价体系研究多注重道德理论探析,往往滞后于实践探索,未找到德育评价理论和德育评价实践的制衡点,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有说服力的德育评价体系。虽有些学者涉猎学生德育实践的探索,其实践过程缺乏系统总结和提炼。

第三,德育评价研究时长短,缺少后续关注。在德育评价研究中,尤其是处于实习阶段的研究者,对学生道德发展观察期短,选择的研究对象层次不齐,使得德育评价研究论据单薄,难以真正构建适合国内德育评价发展的模式。此外,研究者缺乏对学生德育评价研究的再反思。

3.2 新时代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前瞻。第一,研究内容回归学生生活体验,发挥全方位育人的引导性。首先,德育评价研究需融入各门学科中。有学者提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巨大。[13]其次,研究内容要贴切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深入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道德情感体验研究。正如学者所言:“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沃土,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道德需求的时候,才能更主动、更自觉地接受相关的德育。”[14]

第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突出德育评价研究的整体性。一是研究者要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交叉渗透。实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实践研究的归宿,尽量发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整体效能。二是研究者要注重渗透人文观念。德育评价研究的本质诉求是伦理性的育人价值。这种充满人文性的德育评价更有利于发掘学生道德潜能的道路。

第三,评价研究方法多样化,加强全程育人的持续性。首先,定性和定量评价研究方法的结合是实现研究高效性和可操作性转向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表现性测验评价、个性评语、成长档案袋等研究方法。其次,德育评价研究方法可借助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视窗等技术化手段实现德育评价的全向交互,促进德育评价研究方法的持续性和可视化。

猜你喜欢

研究者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