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
2021-11-22骆艳辉
骆艳辉
(吉林省榆树市新立镇中心 吉林 长春 130426)
引言
利用特有的思想形式,让学生们在抽象的数学问题中层层拨茧,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找到它的规律性,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主要目的。运用数学思维能力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重点,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原理的概念理解,加强他们的数学体验感。
1.引导学生对于计算能力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通常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计算正确能力的高低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相比于之前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在思维和想象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们在做题时的计算能力没有办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问别人,没有自己的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解题能力。在锻炼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可以更加自如地进行自我探究,发挥自己的最好状态。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来研究相应的方法。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运算规律,例如“把分数先折合成小数,再进行运算”、“先画出表示分数的图,再数一数”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选出其中最便利、能最快得出答案的方法即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辅以教师。教师通过及时指导学生,使他们处于探索状态,充分展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习知识并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性。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可以对于一些计算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究,这对于他们自己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自己对于计算方法有所见解和领会,那么他们在做题时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有所感悟,小心仔细地进行解题步骤。
2.培养学习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探究性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自己对于知识的探索,从而培养出创新和创造能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则恰恰相反,它过多强调教师的重要性,采取教师讲课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服从教师的安排,但是却缺乏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见解。随着教育时代的新课改,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素质化教育,即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教育工作的重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更要关注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课堂《多边形的面积》上,只通过教师单纯的课堂讲解,学生可能意识不到两者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其他多边形的方式,动手操作的同时来进行分步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们利用纸张和木棍来组装出相应的图形,在课上,让学生们自己来数一数组成一个这样的图形需要几个面,几条边,他们的边长是否相同,各个多边形的区别以及共同点有哪些,面积的计算方法等等。根据学生们自己动手得出的结果再进行二次总结,在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一举两得。
3.贴近学生生活,培养逻辑思维
只有让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充满好奇,学生才会对这道题目充满兴趣,他们的眼睛才会坚定不移地看着你,集中精神听你讲课,活跃自己的思维,想要尝试自己去对题目进行解答,对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实现。又因为数学和我们平日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让学生们有兴趣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可以让学生自己记录下离开家门和到达学校的时间,然后进行自主运算,算出在路上所要花费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们对于时、分、秒的理解。这类生活化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内容,并从中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可以在平常生活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又因为小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量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训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用一套模板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导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指导。
4.创造交互式学习情境,多多提问学生
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可以通过设置一定情节来提升学生们对于学堂内容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数学《位置与顺序》时,教师就可以把这节课的课堂情景定位“寻宝”,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设置关于宝藏所在地的信息,比如说,先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轴,然后说明宝藏在某某同学的什么方向,距离某某同学多少距离等等,用这种情景带入式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于“确定位置”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兴趣。当学生们正确找出宝箱所在地是,教师就可以打开宝箱,把里面的宝物给第一个找到的学生。这样多设置几个宝箱的位置,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对于位置和方向的肯定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明白如何来辨别位置与方向,这对于之后课程内容的展开大有帮助。通过情境的设定,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提问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进程当中,让孩子们主动的提问题,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目前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当中,课堂当中“一言堂”的模式很常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座位上的孩子们不停的进行记录、不停的做习题,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着主体的角色,而学生们很被动,很少的进行互动,也极少的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在进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时,教师们应道重视提问的方法,可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空出专门的提问时间,关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课堂中孩子学习数学的成效。
打比方说,在学习《圆》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们可以依据这个专题里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圆的面积与周长分别和哪些因素有关?、圆的半径变大一倍时,周长会扩大多少?面积会扩大多少?这两者扩大的倍数一样吗?”等等。老师们应当依据提出的这个问题来让学生去思考,并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帮助,知道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到圆的内容。当然,由于我们国家的学生已经深刻的接受到了传荣教育的影响,在数学的课堂当中已经不会主动的进行提问,这个时候,教师们就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提出具有示范性的典型提问,分散孩子们的思维,指引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可以在某个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程度。
5.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进行题目解析的主要参与者,而教师在此环节中仅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但是同时,教师对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师进行小结时,要遵循及时性原则,以确保学生在课堂或课堂结束时尽快获得相应的评估,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学生们在自己进行题目解析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但是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答案。因此,在进行总结时,教师需要对学生们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得到正确的解题步骤以及正确的答案。但是,对学生获得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估时,教师不能否认他们的热情和自信,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肯定,使得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联系数学思维能力与生活的实际经验,通过对学生们进行习题训练,来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水平,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以此来确保学生可以高效的进行数学教学,并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