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2021-11-22赖小玉
赖小玉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赖小玉
(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现代化化、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面临着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以及恢复、重建文化生态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也承担着历史的使命。研究梳理非遗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相关政策文件,归纳整理贵州省学校体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传承的困境,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困境突破策略,策略下:加强政策法规引领,建立评价机制;做好地方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规划,构建非遗体育课程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打造学校体育教育非遗师资团队;建立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网络平台。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
自联合国教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性之后,全球范围引发了一场抢救、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民间传承人、政府、科研机构、学校等社群的关注和行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在保护工作实践中,各界都深刻认识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能脱离广大青少年,教育传承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校教育理应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担。贵州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对于濒危文化的保护责无旁贷,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历经三十余年,作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贵州学校体育教育中非遗传承情况,如何促进少数民族非遗和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的协同发展成为了重要课题。
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实践现状
1.1 相关政策的制定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的执行力度
贵州是全国最早从政府层面推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省份之一。最早在2002年出台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明确指出“中小学应当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同年随后又出台《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200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到“各地(州、市)选择具备条件的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试点教学内容”。2008年《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强调,“必须把地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地方中小学教育中”。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将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纳入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2014年专门出台《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全力推进了职业院校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2016年《关于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内容和类型的多样化
2002年以来,贵州省建立了106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72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建设学校、37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项目基地,5000多所学校以不同的途径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4500多所学校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学校体育教育成为各学校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具体来看,按照国务院所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分法,贵州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传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贵州铜仁和黔东南镇远龙舟已获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勾林、侗族月牙铛、侗族摔跤、独竹漂、狮灯、铁链械、抵杠、苗族武术等50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获批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各地学校纷纷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如天柱县高酿镇中小学和凤城中学将月牙镗引入校园;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城关中学等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引入打蔑鸡蛋;凯里学院将独具观赏性的独竹漂引入体育专业的课堂教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顶校经济开发区中学、普安县龙吟镇民族中学把射弩引入校园;凯里市湾水镇岩寨小学、麻江县龙山中学把苗家武术文化引进校园;贵安新区民族中学,布依铁链械舞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民族风景线。
二是传承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民族歌舞海洋”美誉的贵州,在各世居民族中保存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苗族的芦笙舞、木鼓舞、板凳舞、铜鼓舞,布依族的铜鼓刷把舞、织布舞,侗族的芦笙舞,水族的铜鼓舞、斗角舞,仡佬族的酒礼舞,彝族的铃铛舞,土家族的花灯舞、摆手舞,瑶族的猴鼓舞等,都各具风格。目前,贵州拥有8项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9项传统舞蹈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充分利用舞蹈的身体活动特征,对其进行一定的创编引入学校体育。台江县各中小学(反排木鼓舞)、丹寨民族中学(锦鸡舞)、剑河民族中学(水鼓舞)、松桃县各中小学(花鼓舞)、册亨县中小学(转场舞)、兴义一中、贞丰六小、兴仁市民族职业学校(苗族板凳舞)、威宁自治县思源学校(苗族芦笙舞蹈)、黄平各中小学(芦笙舞、板凳舞)等学校把民族舞蹈非遗引入学校体育,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
三是传承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创造出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戏剧,其中,花灯戏、侗戏、布依戏、傩戏、地戏、撮泰吉、木偶戏等被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内容形式多样的综合艺术,大多戏曲自身与音乐、体育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结合贵州当地民情和教学要求,部分地方也将戏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大课间。独山县各中小学、福泉市牛场镇水源小学、龙昌中心小学、镇远青溪中学、思南县许家坝第二小学、丹寨县城关一小等学校将花灯戏引入校园,在体育课堂、大课间开展花灯课间操、花灯艺术操;德江民族中学把傩戏舞蹈改编成傩韵操在校园推广;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将木偶戏通过兴趣活动课、大课间等方式引入校园。
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困境分析
2.1 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之间的矛盾
我国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中考、高考指挥棒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面对升学压力,我们时常失守学校体育课教学的阵地,更别说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教学。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但总体上看,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仍普遍存在,且“教什么”“练什么”由“考什么”和“测什么”来决定的应试教育现象,在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仍十分严重。由于指挥棒的作用,非遗课程很少在高中开设,初三年级的体育课也着重围绕体育中考项目。所以很多地方的非遗进校园仍存在着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等问题,成效不显著。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尚未构建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中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全省还是各地州市尚未构建非遗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条件进行非遗课程开发。比如麻江县龙山中学,把当地非遗项目苗族武术引入学校体育,为促进龙山苗拳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当地小学教育中并没有苗拳教育,直接造成了学生们习练苗拳起步晚、时间短,以致效果欠佳。各地区拥有哪些非遗项目?哪些适合引入学校体育教育?不同的遗产适合哪些学段学生学习?哪些遗产适合所有学段,可以从中小学传承延续至高校教育?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宏观指导和整体把控。
2.3 经费短缺不足以支撑长期发展
少数民族非遗学校体育教育传承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如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体育器材设施、聘请非遗传承人等。非遗保存较好的大多是贫困县,财政能力有限,无暇顾及民族文化教育投入。2008年贵州省出台的实施意见和2016年下发的《贵州省省级少数民族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都对强调要加大经费投入,但实际上,只有项目学校才能获取一些专项资助,根本无法满足所需,极少有非项目学校能得到专项资助,大多数非项目学校只能从生均经费中开支一部分用于非遗学校教育,大多数学校非遗传承经费严重不足。经费短缺成了制约非遗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专业师资缺乏
贵州民族地区非遗学校体育教育传承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民间艺人变体育老师,如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中学谢友明作为全国陀螺冠军,破格成为瑶山中学有正式编制的老师,这种情况较少;二是聘请非遗传承人到校指导工作,体育教师跟着学习,然后逐渐变成校内传承人,这是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方式;三是体育教师通过拜师学艺、自学等方式,如黔东南天柱县凤城镇中学的何孝峰老师,自己拜传承人为师,学习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牙镗,自制器材,向学生进行非遗传授。大多体育教师并非当地本民族人,曾接受的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较少,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深度不够,尤其是像苗族武术、射弩、独竹漂跤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技艺性,要成为专业的校内传承人非常困难。比如麻江县龙山中学的苗族武术传承主要靠潘有森、潘奇君父子两位传承人,面对全校学生庞大的队伍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若整个麻江县中小学都要开展,师资就是最大的问题。
2.5 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尽管贵州已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学校要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列入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考评,且通过开展评选项目学校、优质课评选、精品课评选、表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多形式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成果进行检验,但相关政策弹性空间太大,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各学校在项目选择、教学途径、课程设置等各方面都做了努力的探索,但在教学评价环节没有具体的方法程序,仅限于某个时间汇报表演、评选,这很难检验教学质量,也很难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
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传承困境的突破策略
3.1 加强政策法规引领,建立评价机制
加强政策法规引领是基础。北京立法把“非遗”纳入学校教育就值得借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将非遗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在升学中择优录取擅长特定代表性项目的考生,并明确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代表性项目相关专业,作为职业教育奖励专业,实施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各级各类部门应当尽快地制定一个科学、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考核标准,将非遗教育的成效纳入到学校绩效考核中,为探索深化“非遗”传承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政策导向。
3.2 做好地方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规划,构建非遗体育课程体系
各教育部门与非遗部门应牵头制定地方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规划,注重各级各类学校的阶段性目标与整体性目标的时序,构建地方非遗体育课程体系。首先,集合专家、学者、骨干体育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考察,筛选适合引入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非遗项目,开发各级各类学校体育非遗课程资源;其次,鼓励各校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开展合作,深入非遗项目发源地,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基本技术、器械的规格制作等进行全面考证,编订校本教材。这样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相结合,更好地促进非遗体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整体性。
3.3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体育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
争取资金支持是关键。一方面,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当从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中划拨一定比例设立民族文化专项资金,尤其是对已获批的非遗项目的学校教育传承进行专项投入;另一方面,学校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比如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共创教育型产业基地,争取爱心人士捐助等。
3.4 打造学校体育教育非遗师资团队
首先,各教育主管部门、非遗部门、高校应为为各学校教师提供非遗文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其次,各学校应紧密地联合民间艺人,选择有条件的教师跟随民间艺人进行学习,并通过教师的自身学习、培训等,逐渐改善师资结构,将以民间艺人为主、在校教师为辅的师资结构,逐渐转化为在校教师为主、民间艺人为辅的形式,以最终解决师资缺乏问题。
3.5 建立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网络平台
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建立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是必要而可行的。各学校可通过云空间、云平台、微信、移动APP等新技术开展非遗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的普及教育传承。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微视频、专题讲座等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和衍生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支持,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非遗学校体育教育传承方式。
[1]刘青青.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学校教育研究:以贵州省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为例,贵州民族研究[J].2015(9):236-239.
[2]王书彦,王强,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学校的传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2016(6):79-83.
[3]王庆庆.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校园传承研究:基于湘西高校的调查[D].吉首大学,2016.
[4]黄家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83-86.
[5]徐英微,孙韬.原生态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53-155.
[6]路展宇.“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中活性传承的探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D].兰州理工大学,2014.
[7]李卫英.系统耦合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机制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7(3):107-112.
[8]邓博文,杨跃鸣.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EB/OL]https://www.sohu.com/a/116920744_498142
[9]左颖.非遗拟全面纳入学校教育体系[EB/OL]https://www.sohu.com/a/225944891_381534.
[10]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411.
Research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Guizhou Minority Concentrated Region as an Example
LAI Xiaoyu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Guizhou, China)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课题编号:2020SSD015)。
赖小玉(1979—),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