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红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2021-11-22毕昌怡柳孟利

体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贵州省景区

毕昌怡 柳孟利

贵州省红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毕昌怡 柳孟利

(贵州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趋势,即将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阐述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开发贵州省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价值、开发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实践路径,提出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红色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贵州省;红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重视,使红色旅游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1]。新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正在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身心的放松问题,而选择在节假日出行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红色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选择的人也越来越多,让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品质。2004年12月,《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红色旅游的开展思路、布局和措施,明确指出要充分开展、研究、开采和合理利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2],2018年,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贵州省红色旅游规划》等政策。这些纲要、政策的颁布与制定为推动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但是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单调,除了观赏性的自然景点,景区的自然风光以及对在景区产生的红色文化故事介绍之外,没有能吸引游客的其他活动,使得红色旅游的发展受阻。因此,将体育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发一些带有体育特色和红色文化特征的红色体育旅游产品,为红色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1 概念界定

红色体育旅游是泛指用革命相关历史事件、革命活动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红色革命精神为主要吸引物,把“体育——旅游——红色人文景观——绿色生态景观”四者有机结合起来,使革命传统教育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旅游活动形式[3]。红色体育旅游产品是泛指游客在体育旅游活动过程中有了各种旅游需求,而红色景区旅游经营者为了充分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依靠景区旅游活动所具备的接待服务设施、体育旅游活动设施和各种红色旅游资源,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旅游物资和各类劳务产品的总和[4]。

2 开发红色景区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的价值

2.1 创造红色文化价值

开展红色旅游,可以向游客介绍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既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激发,也有利于游客了解红色文化。因为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景区留下的红色革命遗物数量比较少且陈旧。一些著名的景点保留下来的也只是普通的建筑物或其他物品例如关于红色文化的书籍等。与其他旅游景点相比较,可以展现给游客观赏、可吸引游客的物品很少,长此以往,游客数量就越来越少。因此,可以在红色景区建立研学基地,承接各种研学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敬献花圈、穿红军服装、听红军革命故事、游红色景点;还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建立教育基地,用于政治性学习、集体组织学习考察和参观。

2.2 创造经济价值

政府部门在规划景区经济时,要使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打造的产品要满足市场需要,改善红色旅游产品的构思,使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可以打造例如“再走长征路”“几渡赤水”“玩游击战”等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打过的仗。不仅可扩大红色旅游单调的产品品种,吸引旅游者来景区旅游,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在景区的旅游时间,还能给游客提供全面的个人体验,提高对旅游者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其对红色文化的渗透和感情的具体化,让游客能有一种全新的、区别于以往只是观赏或者听革命历史故事的体验。借助游客的相互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革命老区旅游,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2.3 创造消费价值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国人的经济能力足够支撑他们在节假日的时候进行一场旅行。但是在现如今的旅行活动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争议,说节假日出行旅游的人太多,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挤满了人,放眼望去只看到一大片人头。所以很多人在节假日通常选择宅在家里,就导致了消费不足,这一点在红色旅游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长此以往,不仅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挑战,且消费能力也会下降。因此,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不仅有利于满足旅游者健身、娱乐的需求,也有利于激发游客的积极性。体育旅游在锤炼意志、改善身心健康,增强体格和体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而红色旅游能陶冶人的情操和思想。因此,在红色景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能帮助旅游者提升思维、加强对自身的锻炼,提高知识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消费价值,进一步促进旅游者的全面发展。

3 开发红色景区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实践路径

3.1 体育赛事+红色文化模式

贵州省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旅游资源,与其他景区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其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宜人的气候环境,适合开展各类体育旅游赛事。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等红色旅游景区可开展山地运动会、山地竞速挑战赛、山地自行车赛事等体育运动;也可以在红色景区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事等体育运动。开发具有红色文化的体育旅游产品如红色文化风格的篮球和球拍等;此外,带有景区特色的红色文化运动服装、比赛服装也是一种特色产品,将这些产品放在景区售卖,使红色文化能与体育运动结合到一起。因此对于红色体育旅游欠缺的资源,需要充分吸收和应用体育旅游的特点,从而实现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发挥两种旅游的特点,将红色旅游融入到人们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中去,开发红色体育旅游产品能加快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

3.2 民族特色+红色文化模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淳朴的民风,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文化现象和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活动和节日,譬如水族的端节和扳腰、苗族的苗年和打陀螺、爬花杆等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都含有特殊的民族文化魅力。当地的红色景区可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合作,共同举办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把红色文化与少数民族的节日和活动结合起来,到当地红色景区旅游的游客,可根据自身兴趣参加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可以推出当地的美食,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品尝到带有民族特色的食物;还可以自己手工制作如苗族银饰、土家织锦、红军草帽、红军背包、红军小公仔等展示出红色文化的产品作为纪念品。因此,带有民族性体育活动的红色体育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研发价值。

3.3 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模式

贵州省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遵义会址是贵州省经典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帮扶培植的十二个4A级红色旅游景区。娄山关是战争年代我国重要的一个红色军事基地,它的两次重要战役成功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见证了革命英雄不畏惧敌人的革命精神。四渡赤水景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起重要作用;此外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先烈居住过的遗址。黎平会议会址是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第一个政治局会议会址。还有其他诸如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余庆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晴隆二十四道拐、钱壮飞故居、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等纪念馆、纪念地旅游项目。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让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属于贵州的红色旅游产品。

4 开发路径中的困境

4.1 开发力度不够

现在很多体育赛事是在高校或者在奥体中心举办,或者是在地区举办,在景区举办的体育赛事少之又少,也还没有专门针对开发红色体育旅游赛事的。即使有在景区举办的比赛,常规的赛事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没有将体育赛事和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近年来,政府部门随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开始展现对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出台的政策也多是对旅游、红色旅游、交通、旅游地厕所、保护文物和设施等方面,除此之外就是对红色景区纪念馆的扩建等。对其产品的开发却很少,有的也只是对于体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还没有针对红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4.2 缺乏专业人才

任何产品的发展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指导,缺乏指导,使得红色体育旅游活动形式单一。很多景区基本上是以参观景区的纪念碑、纪念馆和纪念遗物为主,且纪念遗物也大多数是以书籍和一些建筑物呈现,以及景区工作人员对该景区的革命故事解说,这些单一的活动形式循环往复,很难有“回头客”。并且旅游者来源市场面窄,一般选择红色景区的都是中老年游客,青少年很少有去红色景区旅游的。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网站资料,发现贵州省对于红色旅游的人才培养较多,从2010年开始,对红色旅游人才的总共培训次数超19000次,但是却很少培养红色体育旅游方面的人才,旅游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的岗位也多数是体育旅游或者红色旅游的。并且红色体育旅游与其他旅游一样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各种急救、保护等方面的安全措施要求较高。因此,如果红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策划,不利于红色体育旅游的发展。

4.3 营销渠道单一

对于贵州省,红色体育旅游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目前的旅游方式只是把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而红色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位置。现阶段的营销方式是游客到红色景区旅游,发现有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才会买,红色景区的宣传也很少有宣传产品的,都是宣传了红色景区本身,有多少个纪念馆、有几处纪念设施或者文书遗物等。且宣传也只是通过发传单等单一的方式来进行,这就导致了旅游者对于红色景区的认识只停留在名义上。

5 建议

5.1 加大开发力度

在打造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加大对红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政府部门除了要出台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等相关政策,还要出台与红色体育旅游产品的相关政策,结合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特点和特色,如在地势平坦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展山地运动会、山地自行车,在有较多坡度的景区开展山地竞速挑战赛,在地势险要的景区开展如蹦极等刺激性较大的体育赛事等。各个景区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管理,推陈出新,把以往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结合现阶段所有的资源并整合,创建新的红色体育旅游场所和红色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5.2 培养专业人才

形成与高校合作模式,除了培养旅游专业型人才,还要加强培养红色景区体育旅游策划、组织活动、急救、解说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管理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手工制作人才。定期进行与红色旅游有关的培训,如解说词、产品介绍等。对体育旅游的培训包括对各种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熟悉程度、了解体育运动在开展时的作用、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包括对各种体育运动的急救训练和保护措施的培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此外,要建立专业人才引进模式,在吸收高校人才的同时,可以引进外来专业人才,通过对比和研究学习其他地方人才管理模式、培养方式等,借鉴其优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5.3 增加营销渠道

现如今,运用网络等方式进行推广宣传已经是一种常态化,除了在红色体育旅游景区进行宣传如贴海报、发宣传单等,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例如专门申请一个微博或者抖音账号,让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定期在微博或者抖音上发布景区的相关动态、推出的活动、举办的体育赛事、特色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等。在推广和宣传营销时,不要盲目的推广,要利用更多的推广方式,不仅要看到广告媒体的宣传效果,也要注重产品本身的营销,可以借助淘宝、抖音等网络平台,将红色体育旅游产品通过网络进行推广,还可以通过直播卖货的方式对红色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推广,推广的方式越多游客对景区就越了解。

6 结语

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改变游客的旅游方式,也有助于带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和实践路径,开发出一些新的旅游产品,如当地红色景区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能表达红色涵养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出贵州省红色资源的作用。改变红色体育旅游发展方式,塑造红色体育旅游文化形象,提高红色体育旅游发展质量,加快红色体育旅游发展步调。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Z].201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Z].2004.

[3]MBA智库百科.红色体育旅游.[EB/OL].[2020-11-10].https://wiki.mbalib.com/zh-tw/%E7%BA%A2%E8%89%B2%E4%BD%93%E8%82%B2%E6%97%85%E6%B8%B8.

[4]谭曙辉.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构想[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5]陈野根.体验经济与红色旅游产品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8(33):248-249.

[6]李正德.基于实践调查的延安市体验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认知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7]龚洪波,王惠,罗敏.红色体育旅游内涵界定[J].湖北体育科技,2015,34(5):383-384.

[8]郑宇.基于RMP理论分析甘孜州山地体育旅游产品开发[D].成都体育学院,2017.

[9]温美龄.体验营销视角下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2):30-33.

[10]常保荣,李广帅,郑亚陆.延安红色体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1):103-106.

[11]廖华均,方桂霞.新时代体育健身与红色旅游相融合发展调查研究:以红色七里坪古镇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7):105-111.

[12]王睿.基于RMP分析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13]夏婧,韩军生.基于RMP分析的南京市水墨大埝体育旅游产品开发[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9):777-781.

[14]徐虎,安资奕.淄川区体育旅游资源与开发路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2):96-97.

[15]刘亚敏.曲靖市高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2):67-70.

The Concept of Red Sports Tourism Products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BI Changyi, et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基金项目:贵州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研究课题——贵州省“体育+旅游”综合体构建研究,(GZTY2018302)。

毕昌怡(1996—),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柳孟利(1980—),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贵州省景区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