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以公安院校区队建设为视角

2021-11-22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孟义南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6期
关键词:区队公安院校班集体

文/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孟义南

公安院校是具有鲜明的“公安特色”的高等学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是,公安院校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为全国公安战线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这就需要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实施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以人民警察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培养其警察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投入很大,付出很多,但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主要使用说教式、灌输式的方法,导致这项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成效。对此,我们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求更符合公安院校实际的方式方法,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另外,公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而区队是学生的集合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直接载体,做好区队建设工作,能够打牢根基,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参天大树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区队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区队,顾名思义,就是公安院校中的班集体,类似于人民军队中的连队建制,但其人数要少于连队,一般以40~50人为一个区队。与普通高校班集体不同的是,区队自身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更强,做好区队建设工作,是公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一)区队是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北京市教工委在《关于加强北京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班集体是目前唯一能够覆盖高校全体学生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可以看出,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入公安院校中,就是要做好区队建设工作。区队与班集体具有相似之处,其在人员构成、表现形式上基本一致。另外,受公安院校特殊性质的影响,区队与班集体也有不同的地方,体现在区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区队具有天然的优势。按照新时期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要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为核心目标的总要求,牢牢抓住区队这一有效载体,对于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在开展工作中,应当遵循区队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为手段,促进公安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优良区队,全面提高公安预备力量的人才质量。

(二)做好区队建设工作,有助于打牢根基,提高效能。公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施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贯彻党中央和公安部“政治建校,政治建警”方针,以培育合格人民警察为目标,严格依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标准而进行的公安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警务化管理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时刻影响着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警务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包括职业意识、服务意识、敬业意识、奉献意识、自律意识、法制意识和临战意识等。树立起良好的警察意识,有利于增强区队的凝聚力。另外,学生是参与警务化管理的主体,不是被动管理的客体,只有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去,整个区队才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凝聚力,这有利于我们提高管理效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人”,那么在工作中,首先要充分考虑“人”的主体性特征;其次,要考虑到公安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实践性;最后,区队建设作为公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当遵循区队的客观管理规律,提高工作效能。

(一)注重学生个体和区队整体相结合的原则。相关研究表明,公安院校有一部分学生对警务化管理制度不满意,甚至比较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公安院校都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学生工作的首位,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讲没有重视学生个体的特性,忽略了其客观规律,才出现了个体与区队这一整体不协调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搞清楚学生个体的特性。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甚至是“00后”,学生中普遍存在个性突出,思想独立,缺乏换位思考意识和集体意识的现象,课余时间过忙于做自己的事,对区队的活动漠不关心,区队同学之间矛盾较多,并且容易激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区队凝聚力的形成。如果我们仍然采用固有的灌输式教育思路,不顾及学生个体的特性,势必会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将学生个体与区队整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模式上进行创新,在建设优良区队这一总目标下,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注重实践性的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采用说教式、灌输式等理论教育方法,即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长期接受大量的理论灌输,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作为公安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需要注重实践性,因为公安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实践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公安工作的预备力量,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作为指导,把实践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能够增强其吸引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注重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团结协作、贴近公安实际的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公安实际工作,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注重时效性和成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时效性讲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与效率,成效性讲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二者都是开展工作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学生工作中占了很大比重,但是实际效果与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时效性和成效性不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提高时效,提升成效,避免形式主义,引导学生学会、学懂马克思主义,增强其理论认同、实践认同,进而认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达到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创新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结合上述三项基本原则,以公安院校区队建设为依托,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区队建设模式,建设新型区队。目前,对于区队建设模式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有两种模式最具代表性,分别是“N+1=1”群体效应和“1+N模式”。“N+1=1”群体效应是指在班级这一团结的集体中,由一个优秀的学生或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引领,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同学,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班集体的一个总目标。这种班集体建设模式能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学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这种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选好这个“1”,如果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引领作用,则会在班集体内部出现不正之风,对班集体的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1+N模式”的内涵共有四个层次,其中与区队建设相关的一层是教师与学生,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由教师作以引导,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等教学管理方法,达到建设新型区队的目标。这种模式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以学生的切身体验为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对于这两种创新型区队建设模式,我们认为,不论是“N+1=1”,还是“1+N”,其目的都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正面引领,形成一个合力,最终实现区队建设的总目标。在实践中,采用哪种区队建设模式,或者使二者相结合,还要综合考量区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客观条件等因素。

(二)文化引领:打造区队文化,建设学风型区队。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安院校,在建设自身校园文化时,要充分发挥公安特色,将学校的培养理念、文化底蕴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区队作为公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如果能够打造自己的区队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有帮助。比如经常在区队内部开展以反映公安文化、警察形象内容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宣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弘扬人民警察光辉事迹,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产生对警察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很多公安院校的区队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同学们基本就在自己的教室内上课和自习,这就要把教室充分利用起来。如在教室出形式多样的主题黑板报,在墙上张贴公安英模和烈士的宣传照片,悬挂反映红色文化的宣传条幅等形式,弘扬青春正能量。各区队还可以结合自己区队实际情况,营造自己的区队文化。

(三)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参与的学生组织,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要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社团在形式上应当加以创新,如福建警察学院的学生自发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社、毛泽东思想读书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社等学习社团,定期开展学生活动,组织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讨论时政热点,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当然,在组织学生活动时不能流于形式,还要讲求成效。如很多公安院校每天统一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对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在组织实施时,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只是单纯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让学生当作任务去完成,势必会造成学生被动参与,如果能够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自己撰写心得体会,对态度端正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则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警营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观公安文化建设基地、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等形式,为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安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公安战线培育优秀预备力量的重要使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公安院校区队建设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区队建设模式,切实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猜你喜欢

区队公安院校班集体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煤矿区队管理新探索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温暖的班集体
浅谈煤矿高产高效型生产区队建设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