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近距离,在全面感知中发展语文能力——以部编版三上《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的教学为例

2021-11-22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宋丽欣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8期
关键词:白求恩文本课文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宋丽欣

教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时,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建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距离,为学生言语能力成长奠定基础。

一、拓展课外资料,填补信息漏洞

拓展适当的文本信息和背景资料,对学生快速把握文本内容、洞察人物形象、感受文本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介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拓展资料:

第一,拓展抗日战争时期及淞沪会战的相关历史背景,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实施侵略的史实,借助一系列的数据和相关的历史图片,了解其会战的相关背景,从而为更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奠定认知性的基础。

第二,可以适量拓展关于这篇课文主人公白求恩的生平介绍,对白求恩的身份国籍和基本情况形成初步的了解。只有把握了这些基本信息,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感知人物在文本中的一言一行,从而为后续的感受人物精神品质奠基。

这种类型的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知时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凭借当下的认知原始积累,直接进入文本,如同让孩子跨过了一个巨大的鸿沟,不但不能很好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反而容易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摔个大跟头。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先后拓展了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的两项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了与文本之间的认知障碍,有效地搭建了自我认知与文本主题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为学生进入文本进行解读奠定了基础。

二、紧扣关键语言,想象场景画面

这篇课文的主人公虽然是白求恩,但是作者在谋篇布局时并没有直接简单地描写白求恩,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战斗的激烈场面,其主要价值就体现在借助战斗场面的描写,衬托白求恩舍己为人的高贵精神。由于学生没有完全感受过战争场面的惨烈,这里就可以抓住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将原本机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可感的具体画面。

例如,这篇课文描写战争场面,是以白求恩的视角,在手术台前所感受到的内容信息展开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把握作者落笔的中心,引导学生分别从听到的声音、感受到的紧张氛围、想象到的画面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从而将语言文字融入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形成一串串描写战争的鲜活画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相继拓展相关的影视片段,借助连贯性的直观视频,与学生的画面想象形成相互印证,指导学生深入地感受了文本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同时又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丰富了学生对战争画面的想象,深化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解读,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当下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惨烈战争,他们对战争类题材的内容,难以形成真正的认知共鸣。基于这样的学情,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就是最好的纽带。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文本语言这一基石不放松,通过想象品味、还原再现等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距离,从而真正地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紧扣人物对话,洞察人物内心

正所谓言为心声,每一个人物所表达出来的语言都是其内在心情的真实体现,因此刻画人物形象,除了动作、神态、心理等活动之外,对话是最能体现人物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创作层面的语言描写,还是阅读层面,对人物语言的感知都应该放在重要的教学体系中。

这篇课文对白求恩的语言描写主要分为两处:第一处是部长第一次要求白求恩撤离,白求恩义正词严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这段话的教学,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将自己看成是白求恩,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白求恩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白求恩的这段话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从而将学生的思维从人物语言的表层,逐步向深处探入,更好地解读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感知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第二处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在部长再次恳求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职业操守和坚决态度,因此教学这段语言时,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用上述方法深入把握这一段语言描写所表达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同等的视角将两段人物的语言描写整合起来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感受人物为实现自身共产主义理想,而甘愿付出生命的高贵精神。随后,教师则组织学生继续深入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体悟,并搭建语言表达的平台,引领学生说一说:你想对白求恩大夫说什么,从而使自己内心所聚集起来的情感,有了更好的抒发和表达的通道,实现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能力的和谐生长。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文本内容的探究和人物形象的感知,就是直接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这一载体。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展现人物品质和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体现,教师排除了其他文本信息的干扰,及其文本语言表达的重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目标妙用,从而更好地抓住文本表达的重点,起到了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纵观这篇课文的教学,虽然文本内容与学生当下生活实际相差较大,但教师通过资料的拓展、语言画面的描写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不仅仅消除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还搭建了多维的认知通道,为学生全面把握文本内容,深化文本主题的感知构建了立体化的感知桥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白求恩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白求恩纪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