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朗读,提升小学生作文素养
2021-11-22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仁桥小学张海燕
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仁桥小学 张海燕
对小学生来说,朗读也是一次文本的输出,是学生大声地将原文的情感表露出来。朗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因为写作同样需要学生进行情感的投入,同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朗读与写作对接起来,两者共融共生。
一、将片段写作与课文朗读对接起来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学生能写出六百字的作文,而且行文流畅,情感缜密;有些学生只能干巴巴地写成流水账。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将写作的要求进一步放低,让学生多进行片段写作,让作文不好的学生逐步提升。教材文本是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的重要材料库,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文本中的某一个段落写出自己的感想来。这就是片段写作,既灵活多变,又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机会。但要写好基于文本的片段,就必须对文本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就要能感知其中的思想。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好途径。以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先是让学生朗读下面这段: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教师要让学生将其中的情感读出来,要读出对英雄的敬畏,要读出“班长”的沉着冷静。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尝试着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读一遍,让他们渐渐地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情。教师要给学生以朗读的时间,让他们在抑扬顿挫中感知文本。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这段文本进行扩写,写出马宝玉指挥的细节来。借助朗读积蓄的情感,学生这样表达:一个,两个,三个,乌泱泱的一片,敌人像河里的鱼慢慢地向狼牙山这个巨大的网里靠近。马宝玉摸了摸腰间的枪,眼睛如火炬聚焦着前方。明显地,学生的片段写作,将朗读中的情感体验展露出来了。
二、将朗读表现与写作评价对接起来
传统的写作教学总是从文字的角度去评价学生,顶多再加上一个书写的状况,其实教师还可以从更多维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写作。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写的作文,东凑一句,西拼一句,没有多少逻辑性,句子也欠通顺。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将朗读加入进去,即评价一篇习作从两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作文再读一遍;写占70分,朗读占30 分。这样的话,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更关注前后的逻辑;当然在朗读时,他们也会去纠正在写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当他们发现读不出情感时,还会进一步修正行文表述的方式。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妈妈”的作文,他是这样写的:妈妈四十岁不到,挺好看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到妈妈一脸的微笑。可是最近妈妈脸上的笑容却没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好了,我想去读懂妈妈。不久我才知道,原来是外公生病了。妈妈时常偷着哭,就如美丽的花沾着露水,我心里也不好受。教师表扬学生写得真实,写得有情感。学生说,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感动自己才上交了作文。在进行作文评价时,这个学生的朗读也打动了其他学生。当教师将写作与朗读对接,让朗读带动写作的提升,其实也是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也让他们读到更多有关自己的心声。
三、将朗读比赛与写作创新对接起来
小学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同样,小学的语文活动也要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创设多样的语文活动,一方面促进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一般地,小学生可以举办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海洋里肆意地游弋。
学生在进行朗读比赛时可以与写作创新对接起来。学生选择的朗读内容一般都是课文中的经典篇目,比赛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朗读的技巧,让他们的情感自然流露,并借此促进语文学习的深化。但教师可以将创新渗透其中,就是要求学生将原文进行一定的改编,再朗读出来。换言之,朗读比赛也要看学生对文本的创新能力,即要让学生实现多能力的同步发展。还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一学生朗读的内容是: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他把内容改成了:胡德林的手有点发抖,毕竟他参加的战斗并不多;胡福才脸上渗着黄豆大的汗。两个年轻的战士第一次面临着这样大的考验,当他们两个人的眼神在前方聚焦时,变得坚毅了。因为在他们的旁边还有三个刚强的大哥哥。明显地,为了更好地对接学生自己朗读的水平,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修改,情感更充沛了。这其实也是让写作去促进朗读。
从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能看出他在语文上的综合能力,因为朗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一定的推理能力。教师要运用朗读促进学生多能力发展,也让多能力的发展推进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