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习作微课,为小语习作课堂助力——以苏教版四下《习作4》的课堂教学为例

2021-11-22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徐立群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8期
关键词:南京市习作微课

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徐立群

我曾有幸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参加了一次名为“以信息技术资源支持儿童习作”的专题研讨活动。在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和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联合研发、先锋中小学生网上作文全力打造的《情境教学习作微课》。这套微课资源将4~6年级习作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以及习作指导目标,融入8~10 分钟的微课中。同时,该微课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主要背景,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知识点呈现清晰,方法指导明确。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无形中降低学生在心理上的写作难度。

初见该课程,不由大呼“神奇”!中年级习作课“看图写话”显得有些死气沉沉,孩子们“无话可说”,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一度很尴尬;可在学习了“看图写话”的微课后,授课教师适当引导了关于图中“小猫、燕子以及小女孩的”神态、语言、动作后,课堂教学中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势:学生个个涨红了小脸,热情地参与到习作讨论会中,对个别词语的用法还做到了“精挑细选”……看到这个画面,我的内心不由得跃跃欲试起来:我也要给我的学生上一节这样的习作课,看看是否真的这么神奇。

小学语文四下的“习作4”是一篇关于“班级讨论会”的习作,要求孩子们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天,我们班针对目前我校开展的校园广播操比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从“如何踏步进场、如何练习广播操、比赛当天的穿着”等方面各抒己见,最后呈现出的作文初稿却是淡然无味:要么如流水账般一字不漏地记录着所有人的每句话,要么关于人物的讨论对话啰唆重复……于是我借助“情境教学习作微课”这一教程,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了南京市樱花小学的师生们共同录制的这节微课,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

微课中的小男孩苦恼地说:“天哪天哪,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不就是一篇流水账吗?”我发现班里几个孩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的确,他们的文章就是这样——满篇的“××说、×又说、××接着说……”。

当微课中提示到“要写清楚讨论的话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讨论?”我发现很多孩子翻开了自己的初稿,拿出笔在作文中勾画自己的话题,思考自己有没有把话题写清楚。微课中小女孩觉得讨论会场面不够热闹,仙女姐姐适时引导出了场面描写:教室里可热闹了,学生一个个像打开了话匣子,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班竟有孩子喊道:“老师,您能暂停一下这个微课吗?我现在突然有了灵感,我想改下自己的作文。”“对对对,老师,给我们点时间吧!”“别急,看完了你们还会有收获的。”我微笑着说道。

视频接着往下放,又对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描写进行了提示,还强调了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的调动,这些都给孩子们一些启发。看完微课后,我给孩子们十分钟时间,让他们修改自己的作文。课后,当我再次批改他们的作文时,我不由得摇摇头:这些孩子,我天天念叨的总是听不进去,这有声有色的微课只“念叨”一遍,你们的作文就个个大变样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励、生动、不可熄灭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部应有浓厚的兴趣相随。情境教学习作微课,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怎能没有兴趣,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这套微课给我留下了几处特别深刻的印象: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如《春游的记忆》一课,关于春游地点梅花山,呈现给孩子的不再是一幅幅插图,或者是开始不怎么专业的摆设,而是一段段经典的实景拍摄,加之后期美化处理,让我们已然置身于一片片粉色的云霞中。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组组动人的镜头就这样播放着,这一幕幕拨动着孩子的心弦。

激发欲望,发挥潜能。一段段语言、一幅幅画面是那么形象生动、图像鲜明,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学生怎会“情不动辞不发”?孩子们入情入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播放、定格,这样一次次的思维膨胀充分唤醒孩子们的内在认知情绪,形成较浓厚的内驱力,这样,孩子写出的习作才会更加有血有肉。

似曾相识,没有距离。这一系列课程是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和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联合研发的,里面的授课教师都是南京各小学的教师,学生都是南京各小学的孩子,微课中提到的地点都是我们南京的,提及的事情也都是我们南京孩子身边发生的……这一系列的南京味道、南京情怀对孩子们来说十分亲切,没有任何距离,加深了孩子对这套课程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如果说要给情境教学习作微课提个小建议,那便是希望在后期进行资料优化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把孩子们每次的习作发表出来,链接就附在当课对应的网页上。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个性、激发潜能、体验成功的舞台。届时,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发布在网上,方便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

情境教学习作微课给习作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习作课堂,巧用它将会开辟一番新的天地。孩子们的习作亦会犹如春天灿烂的鲜花,多姿多彩,春意盎然。

猜你喜欢

南京市习作微课
刘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挖藕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南京市长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