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2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教育局曹艳萍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教育局 曹艳萍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激励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应用激励教育的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差异性激励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新课改提倡差异性教育,教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基于此,小学语文激励教育的实施,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不同学生喜欢的激励语言和激励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在激励教育实施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语言和方式,有效激励学生,发挥出激励教育的价值。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节内容时,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如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时教师要分析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是因为古诗词内容不好理解,还是学生不适应教学方式等等,在掌握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性格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时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小组成员主动与他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在教师和同学的激励下,拥有自卑感的学生会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并在学习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有效改变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入激励性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更注重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实践方面涉及得不多,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而通过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引入激励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配合教师对学生激励和表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引入激励性教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节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核心内容,在课堂中开展分段阅读方式,将课文内容分为四部分,在班级中找出4 名学生,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这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引导其积极参与到语文活动中。
三、运用情感教育方法,促进激励教育目标实现
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其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良好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激励教育的有效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促进激励教育目标的实现,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师生间情感链接的建立,在情感上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感受到语文课堂是温暖有爱的,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会喜欢老师讲的课;另一方面是通过文本内容中的情感激励学生,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语言、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在学习中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例如,在学习《不懂就要问》这节内容时,对于文本中孙中山的提问原因,要引导学生深刻记忆,通过这句话去激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四、优化教学评价内容,发挥激励教育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这一时期的学生想法简单、比较天真,所以在学习中教师采用夸奖和肯定的方式激励学生,对于学生而言非常受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完善的教学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这对有效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为了发挥出激励教育的作用,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评价内容。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道理?大家有什么感想?”等系列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特别是针对班级中在课上很少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教学评价中运用激励性语言去评价学生,给学生以信心,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在学习中不断完善。
总之,小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引入激励教育方式能够满足小学生想要被认可的心理特点,通过在学习中不断地激励学生,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