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服务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分析
2021-11-22孙亚娟
孙亚娟
(云南中医药大学 审计处,昆明 650500)
0 引言
在高校治理中,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是加强高校风险管理的根本方法,有利于防止贪污腐败,对高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也是不断完善高校治理、提高高校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1 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概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强调了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侧面反映出高校治理需要以现代化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力度。高校治理实际上是一种处理高校内外部关系的有效机制,可以帮助高校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并在相关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在实现相关目标的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督,维护相关政策、目标的合理价值,确保高校更好地向社会提供服务,最终实现高校治理的总体目标。新教育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不再以单一的评价、监督为基准,更多是强调对相关职能的控制,要求高校做好对社会的服务工作,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高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良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不断对高校内部管理方法与程序进行完善,进而有效实现教育目标,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在高校治理体系中,内部审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确保其为高校治理提供服务,有效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
2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状况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内部审计发展,在国家行政、立法的作用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3—1990年,国内高校开始组建内部审计机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第二阶段为1991—1998年,国内开始有高校构建内部监督体系,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实现科学化管理,有效避免了资金浪费、财产流失的现象出现;第三阶段为1998年至今,教育部原审计局从审计署的驻派机构调整为派出机构,教育审计不再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直接管理,原管理职能由教育部财务司承担,有效调整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高校更加有效地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教育部的带领下,国内高等院校也有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审计工作的程序,各大高校也根据相关规定重新制定了关于高校治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不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内部审计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外包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形式,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出现,这给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更多的选择。每一所高校在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在需求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1]。在我国高校治理过程中,内部体制、信息化服务等各个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国高校治理需求日渐增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3 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内部审计重视度不足
从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有部分高校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也没有设立独立的部门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通过监察、纪检合署办公的形式落实高校内部审查责任。部分高校落实的内部审计工作还未实现校长责任制,责任主体不明导致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根据国家政策规定,高校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团队必须具备计算机、法律、管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由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负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不过我国还有部分高校因为编制不足等原因,审计人员配备还不够完善,部分审计人员还身兼纪检管理等职责,体现出高校负责人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度不足,特别是在高校治理中还未能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
3.2 权力运行制约程度不足
在我国高校治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是一种主要的权力运行机制。我国高校通常采用集体决策的机制,以集体会议的方式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约束,针对重大事件、问题的决策,通常采取院长办公室联合党委会决策的方式。在高校重大基础建设、物资采购等环节,高校现有决策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盲区,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大。从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学术权力主要由学术委员会负责,高校校长是最终决策人,在学术研究、职称评定等方面,校长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导致学术权力受行政权力影响,学术权力的自由性得不到发挥。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为有效实现对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监督,部分高校响应上级要求制定了相关审计制度,但是监督范围并未包括高校领导层,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制度对高校领导干部权力执行的监管作用[2]。
3.3 高校内部控制管理欠佳
在相关政策的规定下,尽管部分高校成立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但是还未真正发挥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作用,领导小组也未能有效履行自身责任。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会出现与上级政策脱节的情况,内部管控制度的有效性、时效性得不到保障。另外,在制度制定与落实方面和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还存在差异,很多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实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内部管控制度的权威性还需要增强。部分高校因为编制不足的原因,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的目标。从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情况来看,仍有许多高校建立的内部控制机制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未对高校内部控制建立其风险评估机制[3]。
3.4 高校信息化建设落后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理一体化,促进了科研、教学与管理之间的融合发展。在高校教育教学朝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有效强化了高校治理的效能。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高校在创建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发展较为缓慢,高校内部各部门工作还未形成统一,在各部门数据标准无法形成统一的情况下,各部门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如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落后的情况下,资产管理标准与资产管理系统存在差异,会加大高校内部审计的难度;在高校审计部门未采用先进审计软件的情况下,数据库搭建不完善,只能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高校审计工作的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4]。
4 内部审计在服务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4.1 加强内部审计组织领导
针对高校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想确保其服务于高校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在领导机制中,要确定高校校长为内部审计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引导下领导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组织领导,可以将年度审计工作、总结、报告等内容纳入校长办公室的研讨范围,重点将内部审计结果作为有关决策的依据。高校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行使独立权力,主要负责高校的重大经济事项、预算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采购等项目的研究与决策。高校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牢记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责任这一基本原则,确保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独立开展,尽量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受权力因素影响[5]。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积极参与高校相关事务的管理,通过参加各管理、领导会议,对机构的工作进行协调,在高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框架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工作责任,有效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4.2 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氛围
首先,需要提高高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断创新高校内部审计理念,着重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完善,在高校治理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规范管理等作用,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制度自我监督的作用,以内部审计管理的方式实现对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制约,有效发挥高校内部审计体制下权力监督保障的功能;其次,需要营造良好的高校内部审计氛围,树立审计人员在被审计人员心中的良好形象,构建内部审计人员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良好氛围;最后,需要高校重视内部审计团队软环境的建设,通过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环境的方式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战斗力,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团队的凝聚力,不断优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与服务水平。
4.3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首先,想要内部审计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治理,需要不断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结合高校治理对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工作。高校可通过激励的方式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并在机构内部开展内部审计方面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和业务能力[6]。其次,还需加强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作风建设,确保每一位内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履行自身职责。最后,在高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社会力量进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自身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机构,以有效缓解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压力,这在高校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5 结语
在高校治理体系中,内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高校想要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更好地为高校治理提供服务,必须从领导层做起,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结合高校自身发展实况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对高校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