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2021-11-22李翠玲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管理系统经济

李翠玲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前言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统计分析是指整合企业各项经济数据,使用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挖掘数据信息的深层内涵,评估企业经济活动的工作,可为企业经济战略制定提供参考。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师应根据企业经济管理实践,合理应用统计分析,方可发挥其作用。

一、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企业经济管理是指科学统筹经济活动的各项要素,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管理手段,与企业市场竞争力息息相关。统计分析可全面整合企业经济活动要素,深入挖掘相关数据信息,为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监管提供帮助。但就目前状况而言,部分企业缺乏对统计分析重视,统计师素养不足,使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

(一)统计分析方法不合理

在数学领域,统计分析方法丰富多样。统计师应根据企业经济管理需求与经济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统计分析方法,切实发挥统计分析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师对统计分析方法的认知不全面,不能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处理数据,导致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可行性,不利于企业发展[1]。

(二)统计分析信息化不足

在办公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产生的生产、管理数据更为多样,统计分析应随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方可高效处理各类数据。但部分企业缺乏对统计分析重视,和管理系统相比,统计分析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统计师难以使用先进统计分析工具处理数据,降低统计分析工作效率,不能及时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参考。

(三)统计分析管理不到位

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统计分析的重视,并未将统计分析纳入企业管理工作范畴,使统计师开展的统计分析工作缺乏明确制度依据,在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统计分析数据处理中问题颇多,获得的统计分析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导致统计分析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稳定性,降低企业经济管理水平[2]。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诸多待完善部分,本文针对统计分析应用问题,总结统计分析应用要点,探究如何优化统计分析的实践应用,发挥其参考、辅助决策作用,并以某企业的统计分析应用案例为基础,论证统计分析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为企业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一)统计分析的应用策略

1.规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针对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不合理问题,建议企业管理者加强对统计师的培训,深化统计师对统计分析方法的认识,规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确保统计师可根据企业经济管理需求,以及企业各类经济数据的特点,深入挖掘有价值信息,准确评估企业当前经济现状,为企业管理者实施经济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以某企业为例,管理者邀请经济行业专家,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明确企业经济管理特点及需求,将经济管理工作划分为不同内容,对统计师进行培训,指导统计师针对不同经济管理内容,采用相应统计分析方法,提高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与合理性。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工作需采用纵横向对比分析法;财务统计工作需采用描述统计法;财务能力评估(如资产评估、股票价值评估等)工作需采用指数因素分析功能系数法;财务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需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法;财务预测工作需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在风险管理方面,经济风险衡量工作需采用概率分析与统计法;经济风险识别需采用SWOT 分析法;风险管理辅助决策工作需采用损失期望值决策法。

基于上述培训活动,统计师可根据培训内容合理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不同经济管理环节中使用相应方法处理经济数据,实现统计分析与企业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凸显统计分析应用的作用,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其他企业的管理者可借鉴该企业成功经验,对统计师合理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培训指导。

2.加强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针对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建设不足问题,建议企业管理者提高对统计分析重视,拓展企业管理系统功能,将统计分析纳入管理系统,为统计师实施信息化统计分析工作提供条件。基于统计分析的工作特点,企业在进行统计分析系统模块建设时,应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角度入手,为统计师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便利[3]。以某企业为例,基于统计分析需求,其开展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如下:

第一,引进先进技术。在管理系统基础上,引进JQUERY 技术与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通过二者协调配合,将管理系统的各项经济数据与管理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并根据企业经营现状实时更新,直接与统计分析模块连接,统计师可直接获取统计分析所需的数据信息,提高统计分析效率。

第二,拓展系统功能。企业根据自身经济管理需求,在管理系统中增设统计分析功能,内置统计分析的各类方法流程与应用算法,统计师可直接在管理系统内处理信息数据,并及时统计结果传输至其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将薪酬统计结果传输至人员管理模块、将盈利分析结果传输至财务管理模块等,提高统计分析的及时性,提高辅助决策的有效性。

第三,统计师队伍建设。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增设统计分析模块后,该企业管理者组织统计师进行系统培训,使统计师明确管理系统中统计分析模块的原理、功能与操作要点,指导统计师规范应用统计分析模块,切实提升统计分析信息化水平。

3.构建健全的统计分析机制

针对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问题,建议企业将统计分析纳入企业管理范畴,构建健全的统计分析机制,加强对统计分析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统计分析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4]。以某企业为例,其制定的统计分析管理机制如下:

第一,工作制度。企业管理者根据经济管理需求,制定统计分析工作规程,阐明统计分析的要求,为统计师开展统计分析提供指导。同时,企业管理者通过责任制度,明确各个业务部门在统计分析中的责任,要求各个业务部门准确收集各项经济、业务、管理数据,为统计师开展统计分析提供便利,提高统计分析效率与准确性。

第二,考核制度。根据统计分析工作制度,明确统计师及业务部门的工作目标,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达成状况,对统计师与相关职工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统计师及职工对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视,培养其责任意识,提高统计分析的落实成效,更好地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

(二)统计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以某制造企业为例,借鉴其设备使用寿命统计分析工作经验,探究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落实方法与要点,为企业应用统计分析展开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师根据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培训内容,在设备使用寿命分析中应用相关回归分析法,选择SPSS 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获取准确统计结果,为企业更换设备提供辅助决策。具体的统计分析工作内容如下:

1.计算思路。将设备采购费用设为K,设备使用年限设为T,按照设备使用年限对设备采购费用进行分摊处理。而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设备运行效能下降,年使用费增加,收集企业的采购费用、使用年限、运行效率、年使用费等数据,实施统计分析。

2.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统计师根据设备耗油量、设备效率等参数,评估设备运行效率,针对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回归分析模型,再应用数据理论求解,以此计算设备的经济价值,明确最佳设备更换时间。

3.结果分析。通过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师计算不同情况下某制造设备的经济价值。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该制造设备的经济寿命为8.5 年;如按照10%的折现率计算,该制造设备的经济寿命为9.5 年。结合统计师的计算结果,企业管理者按照规定经济寿命应用制造设备,在制造设备投产9.5 年后,停止运行,对其进行报废处理,转卖回收资金,重新购入同类型的设备,实现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尽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帮助。

结合上述案例可知,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统计分析的功能显著,不仅可用于企业财务数据分析,也可为企业各项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统计分析的重视,加强统计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统计分析工作提供软硬件支持,在经济管理中有效落实统计分析工作,以便发挥其作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收益,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统计分析的应用存在方法不合理、信息化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建议企业规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加强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健全统计分析管理机制,将统计分析全面渗透于企业经济管理中,为企业经济管理的规划、落实与考核提供帮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管理系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