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采编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

2021-11-22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传统媒体考核

苏 杨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一、媒体融合概况

无论是技术发展引领的时代潮流,还是政策文件的要求,都推动着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移动优先的方向大踏步前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一)技术背景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网速不断提高,人们从网络上获取资讯变得越来越便捷,网络媒体随之兴起,早期主要集中在PC 端,以网络论坛、资讯网站、博客为代表。在这一时期,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已经产生影响,人们开始逐渐倾向于通过网络更快更便捷地获取新闻、知识等资讯。

自2014 年4G 网络商用以来,高速网络促使移动端的发展日新月异,终端设备丰富多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智能手表等等。尤其是智能手机,性能提高到不输于PC 端,价格平民化从而大面积普及,使得新媒体从PC 端向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端发生转变。智能手机这一平台上的新媒体形式也多种多样,以微信为载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App、今日头条等新闻类App、推送资讯的浏览器App、抖音等短视频App、爱奇艺等视频类App、社交媒体类App 等等。移动端的兴盛使得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随着2019 年11 月5G 网络的商用,可以预见新媒体和移动端的发展将会再度提速。随着5G 应用场景的逐步开发与成熟,对媒体生态也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出现抖音这种量级的新媒体形态的概率极大。若能抓住时代脉搏,对所有媒体及从业者都是一个重新起航或者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战略机会。

(二)政策背景

2014 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即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内容生产、平台建设、传播渠道、新技术新业态、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在相关法规修订、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出版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此《意见》的颁布,体现了我国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视,并极有战略眼光地提前进行了部署。

在深改组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等多个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在2014 年《意见》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入要求。此《意见》指出要贴近群众,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去引领驱动融合发展,尽快推动主力军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完善融合发展布局。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绩效考核现状

(一)岗位职能变化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传统媒体都步入了媒体融合时代。其中受影响最大的纸媒,除了原来主营业务的报纸、杂志等,都在努力开拓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实力较强的还会建设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力图搭建报、网、端、微相结合的全媒体矩阵。

业态的变化对采编人员的岗位职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三种主要的变化。首先是岗位职能种类增加,从原先的传统的采和编,发展成采访、写稿、文字编辑、摄影、摄像、网页设计、美编、视频剪辑、公众号运维等等多种职能并存。其次,基于平台不同,对相同岗位的要求也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同一个新闻的稿件,在报纸上通常需要更详实有立意有深度,在新闻App 上可能会更追求时效性更抓人眼球,对写作上的手法和篇幅上就会存在区别。最后,由于岗位职能的多样性,不仅媒体需要融合,采编人员自身技能也需要融合,一人身兼多项媒体有关技能才能完成一项任务的情况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探索中的绩效考核现状与问题

多样化的岗位职能带来了绩效考核上的变化,原先传统的以对稿件质量打分评好稿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式,各大传统媒体都在探索如何优化绩效考核从而达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

首先,原有的传统纸媒好稿评分模式依然普遍存在,部分媒体单位对报纸和新媒体员工采用同一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采编人员依据所写稿件的等次获得相应稿分而得到绩效报酬,直观上这种方式并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报纸版面数量固定,所获得的稿分总量上就有上限,会有僧多粥少现象;而新媒体,特别是新闻App 发稿数量理论上可以极多,所获稿分总量也必然多于报纸。同时,新媒体也带来了新的媒体作品形式,视频、音频、H5 等作品,仅从主观上进行评分考核并不能突显新媒体的特点,也不一定真实地反映这些作品实际效益。不同媒体均使用原有稿分考核方式并不能平衡新旧媒体自身属性带来的差异。

其次,部分媒体单位根据媒体类型不同,对员工采取不同方式考核。原有报纸继续沿用传统稿分方式考核,对新媒体考核则逐步与市场接轨,以点击数量、分享数量、评论数量、粉丝数量、日活率等参数作为考核指标进行考核。此种分类考核方式有其合理性,但这明显将媒体融合时代报网端微不同平台之间进行了割裂,大家各自埋头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媒体融合成了口头上的一句空话,并不利于发展。

三、建立适应媒体融合特点的综合考核体系的建议

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过程中,更加凸显了媒体行业人力资本驱动的特征,同时也对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较高的政治素养、新闻理论知识和写作能力,还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新媒体技术。这种情况下,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留住和吸引核心人才就尤为重要。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综合考核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作用,有效引导并激励员工,共同促进,创造价值。

(一)明确绩效考核目的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之初,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考核目的,也就是通过考核引导采编人员向哪个方向努力。传统的好稿评分体系,考核目的就是要多写稿、写好稿;新媒体考核常见的阅读量、粉丝数量等指标,考核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读者观众,提高流量。

在当前背景下,绩效考核的首要目的显然是要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推进。在明确这一大前提的情况下,还要强调媒体履行引导社会舆论方向的这一根本职责,创造社会效益,而不能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再然后才是更细节和具体的考核目标。明确考核目的,采编人员对媒体和自身的发展方向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工作时才能更高效有序。

(二)建立多元化综合考核体系

以媒体融合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在考核体系中就要打通新旧媒体之间隔膜,在考核指标设计上综合考量不同媒体特点,总体上平衡不同媒体指标系数,并向新媒体有所倾斜。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除新闻采编外的各项新媒体知识技能,从思想上到能力上,都向媒体融合发展方向转变。

在具体指标设计上,首先是评价稿件质量,与以往不同的是,不再单纯评价文字稿件,而应对文字、视频、图片、H5 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稿件均进行统一考核,同一类型设立统一标准,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不同类型赋予相同价值的考核分数。然后,需根据不同类型媒体生态不同和岗位特点设置特有的指标,如日活率、点击数量、评论数量、转发数量等。设置指标时不应闭门造车,而是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参考行业基准,通过大数据分析最终确定指标。

对稿件考核时综合计算上述指标考核后的分数,对部分特定稿件,因内容、形式等原因只能发表于特定媒体的,需额外折算一定分值,以弥补部分指标缺失带来的分数减少。同时,对部分特殊人才,具有极高专业水平,但因年龄、岗位等因素只专精于某一类媒体形式的,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考核时制定专门指标或给予额外赋分,展现出其真实水平和价值。上述特殊指标或分值的设定和赋值,应公开透明,保证公平,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不让真正的人才因考核不公允或不合理而不能体现价值,留住和吸引人才。

(三)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打通平台壁垒,不仅是在考核时,也体现在考核结果运用。统一的综合考核体系提供了客观条件,让所有采编人员采用统一的薪酬体系,根据考核结果获取相应报酬,而不仅仅是在某一小部门内进行分配,避免不同部门、媒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不能体现真实价值的情况。同时,考核结果还应运用在岗位晋升、培训、各类评选推举等,全方位体现考核作用,提高凝聚力和积极性,促使员工和媒体单位在目标上保持高度一致。

四、结语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行业大趋势的情况下,必须打破传统媒体对采编人员的考核方式方法,建立符合当代媒体业态环境的考核体系,才能不断推动媒体发展,保持活力,稳立于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传统媒体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