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足球裁判员培养模式探析①

2021-11-22李悟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判罚裁判员裁判

李悟沛

(郑州商学院体育部 河南巩义 451200)

目前,河南省只有少数高校成立了足球裁判员培训基地,培训内容主要以理论授课与基础实践练习为主。根据调查,除了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联赛可以完全由学生进行执裁,其他省内高校的校联赛大部分比赛的裁判还是由体育教师担任。从现实情况看,全由体育教师担任裁判是难以完成比赛任务的。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初期选拔培养足球裁判的摇篮,同时可以满足学生课余生活的需求,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

1 高校培养足球裁判员的优势

1.1 师资力量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师资队伍建设较为合理,力量雄厚。各高校体育教师中都有国家级和国家一级的足球裁判员,不仅系统地学习过理论知识,并且都参加过由中国足协或地方省市举办的大赛及裁判培训班,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并且从事多年教学工作,能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1.2 生理特征

大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已经趋于成熟,各部分肌肉的受力及运动负荷接近或达到最佳水平,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有较好的身体条件,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基础。注意力、思维力、情感和意志与身体等方面逐渐成熟,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坚韧的品质,有较强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1.3 资源配置丰富

根据调查,省内各高校少则有2块标准足球场,多则有4块,且相关的器材、灯光配套设施完善。各高校都具备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与设备及阶梯教室,也有利于对学生裁判进行理论讲授与培训。

2 对高校足裁判员能力的要求

2.1 理论基础

足球裁判员的理论学习往往是业务学习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理论学习对于足球裁判员的实践来说也是最基础的。每个足球裁判员都必须牢记和灵括掌握足球规则相关的理论知识。裁判员要不断地反复学习《足球竞赛规则》,通过对规则的不断学习,增加了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在执裁中才能够依据规则做出合理的判罚。

2.2 道德品质

一名合格的足球裁判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裁判员在场上执行足球竞赛规则,同时也被规则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利。在比赛中的职业道德,对执法判罚尺度的把握及判罚的公正度,都与比赛结果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甚至可以完全改变整个比赛结果,甚至于决定一支球队的命运。

2.3 心理素质

足球作为同场竞技类体育项目,身体对抗程度激烈,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每场比赛都有来自双方球队、球迷、新闻媒体的压力,使足球裁判员的执法压力不同寻常。根据调查发现,足球裁判员的心理调节能力与判罚的准确性和控制比赛的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提高裁判员执法工作的心理调节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足球运动及足球市场的不断发展,对裁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顺利完成执裁任务的关键。

2.4 身体素质

足球比赛有着高强度、变化多、时间长等特点。对裁判员的体能要求也很高。据统计,一场成人90min比赛,裁判员的跑动距离为8000~9000m,比赛中需要不停地跟踪跑、侧身跑、倒退跑、冲刺跑,对短距离快速反应加速能力和身体协调灵敏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充沛的体能储备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是足球裁判员跑动到位、观察清晰、减少错漏判、判罚准确的前提。

3 高等学校学生足球裁判员现状分析

3.1 参与执裁比赛机会太少

在高校内踢友谊赛时,通常是不需要裁判员的,没人愿意来扮演裁判这个角色,所以比赛中的身体对抗和犯规通常是由在场上踢球的队员自己衡定的。而对于各二级学院之间的校联赛来讲,为了确保该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则由体育教师来担任裁判,虽然比赛能顺利地进行,却使学生裁判员失去了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而且每个学校的校联赛最多持续2~3个月的时间,比赛场次少,能执裁场次明显不够,对裁判员锻炼价值不高、提高较慢,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不利于足球裁判工作的普及和学生裁判员能力的培养。

3.2 临场执裁经验不足

对于高校来讲,每年群体性体育活动较多,并且有很多都是同时进行,所以全部裁判的岗位都由体育教师来担任是不现实的。因此,会培养一些热爱并较为擅长体育项目的学生来担任裁判。这既有利于群体运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这些学生裁判员虽是足球爱好者,也懂得一些比赛规则,或在足球专项课中学过规则,但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上是临时抽调,充当客串角色,因此常对一些有争议的球判罚不够准确,有些旗示不清晰,导致了一些判罚的错误,引发争议。

3.3 整体表现欠佳

从目前学生裁判的执裁水平来看,许多都属于“嫩哨”。学生裁判虽然受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培训,但培训人员众多,导致授课效果不佳;或有的学生通过视频、APP软件自学规则理论知识,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却缺少了实践的培养,在实际执裁中偏差太大,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再者,他们平时也很难有与更高水平的裁判员相互探讨、研究与学习的机会。另外,一些学生裁判员体能水平差,对自己要求不严,心理素质欠佳,不善于总结提高。

3.4 缺乏团队意识

一场足球比赛共有3支队伍,主队、客队及裁判队伍。所以裁判工作绝非一人单枪匹马所能胜任。要求裁判组的工作,必须四位一体,思想统一,讲究团队配合。而现在的学生裁判执裁比赛中,裁判员缺乏这种团结协作、相互补漏的精神,往往是各自为战,执裁中缺乏交流,没有相互补台的配合。

4 高校足球裁判员的培养建议

4.1 降低准入标准,增加裁判人口

降低裁判员的准入标准,以学生的兴趣为第一选拔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裁判员的队伍中,增加裁判人口基数。

4.2 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执裁相结合

针对高校学生裁判员的培训必须要做到规范化。理论是支撑裁判员执法工作的基础,提高执法能力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同时还要与实际比赛相结合起来,而实践则是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表达在场上的一种方法。

4.3 地方与高校合作培养

河南省足协已在几所高校开设裁判员培训基地,虽然尚未形成固定模式,但效果较为显著,加强与省足协的交流合作,利用河南省各地市的草根足球比赛、业余足球联赛给学生裁判员锻炼的机会,增加实践比赛经验。

4.4 完善培训与培养制度

打破传统思想障碍,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深化发展,形成固定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有发展前景的裁判员,将地方和高校优秀讲师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专长,提高培训效率。

5 结语

近些年,已经有一些高校学生裁判员到全国联赛参与执裁,可以看出高校对培养学生裁判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负担。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学生裁判员的优势,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也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判罚裁判员裁判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法律裁判中的比较推理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
山东省青年排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讨价还价
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裁判员”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裁判员位置转换的技巧探析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