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研究
2021-11-2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问蔚然
文/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问蔚然
“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教育扶贫承载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高校承担着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是每个学校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想让人才的发展得到基本保障,加强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大学生资助环节中的很多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提高资助的性价比,维护教育公平,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认可,是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现状,对资助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和解决对策等进行了调研、走访、分析,以期为推进学校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一、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国家资助管理机构分为中央、地方和高校三个层级。该校在资助学生的过程中,专门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隶属于学校行政部门的学生工作处。为了给学生提供方便,在资助中心又设立了奖助科和勤贷科两个办事科室,其中奖助科主要统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勤贷科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该校地处山东,属专科类院校,生源基本来自山东省内,相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占比并不是特别高,其中因为家庭变故或者疾病等致贫的情况较多。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比要比其他学生低27.22个百分点,并且总家庭人数主要集中在4至7人之间,由此可见,经济困难学生家中的子女也更多一些,这样的家庭在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方面压力更大,贫困的可能性更高;同时,大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更加勤奋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在学习之余参加社会兼职或勤工俭学,同师生相处友好,心态比较乐观且积极向上。另外,学校的资助体系相对完善,在国家、省市、学校等各个层面,奖助学金的发放、绿色通道的开通等项目都为学生提供了便利。
二、资助成效与问题
在开展精准扶贫学生资助的过程中,学校资助工作的政策宣传比较全面到位,资助项目落地面较广,各个资格项目在评选的过程中确实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学生对于评选结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比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价值维度层面上的问题。一是出现了“不贫困的贫困学生”。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认定,主要以学生的家庭情况介绍以及贫困证明为依据,有时候囿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譬如在对学生家庭情况和贫困证明取证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所在的省、市、镇、街、区,进行实地摸底调查;或者也没有对出具证明材料的单位进行电话回访调查,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伪造信息留下了空白,出现了部分不贫困学生接受资助的现象。二是助学金评选更多倾向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国家级奖助学金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在评选的过程中,往往会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成绩优异并且日常表现良好,这样的学生得到资助的机会更多一些,将学习成绩作为第一指标的评选,自然不能真正让贫困的学生获得资助。三是资助项目的名额数量不能全面覆盖贫困学生的数量。在资助政策宣传的过程中,虽然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很多勤工助学的贫困学生,尤其成绩不特别突出或是不善于跟师生密切相处的学生,在受资助的过程中机会明显少于其他品学兼优、师生关系融洽的受资助的学生。同时,在资助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将政策明显倾斜到特困生身上,从而出现了“平均受助”的现象。如此一来,对于那些真正特困的学生,资助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
(二)精准维度层面上的问题。该校的资助工作包括颁发奖助学金、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物质需求,但是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因为识别度不高,出现了部分“不贫困”学生受助、部分特困生受助力度不足以及曝光学生隐私从而触及贫困学生自尊底线等现象。
(三)经济维度层面上的问题。精准扶贫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跟普通学生并没有很大差别。但个别贫困学生在受助的过程中并没有珍惜社会关注带来的机会,觉得这种资助理所当然,在父母给予生活费的基础上,加上受资助的费用,每个月的花销并不比普通学生少,甚至出现了盲目非理性消费的现象。
三、资助问题产生的原因
综合分析资助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发现大体有如下几个:
(一)学校在对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公正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贫困生公开表明,在出具家庭情况和贫困证明的过程中,他们完全可以打通老家熟人的关系,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写得更“惨”一些,贫困程度写得更“重”一些,缺乏严格审查的程序,让部分贫困学生得以蒙混过关。
(二)学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存在单一化的现象。学校在对贫困学生认定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综合参考学生的家庭收入、日常消费以及日常学习生活表现等。仅仅通过一纸证明,或者学生自己的个人情况说明进行认定,不足以进行全面量化。
(三)学校综合资助结构不够合理。虽然国家在“奖、贷、助、减、免”等各项资助项目上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学校在结合各个层面资助的基础上,对于一些资助政策或者渠道的设置依然与学生的需求现状不相适应,并且忽略了通过积极稳健的“勤工助学”来实现助人育人的教育效果。
(四)贫困学生本身的自立自强精神不够。部分受资助学生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的贫困生出现了自我轻视、对生活学习消极懈怠的状态;有的贫困生看到周围生活条件优越、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同学,会心理不平衡,从而出现非理性消费甚至嫉妒心持续作怪的恶性循环。物质的匮乏很多时候会导致人心理的失衡和对生活的埋怨,进而引发嫉妒、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
四、贫困大学生资助对策
基于此,为了让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贫困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和高校两个层面,规范贫困生的认定程序,确保贫困认定的公平、公开、公正。譬如,学校负责贫困资助的部门在对贫困学生进行档案提取和资料调取的过程中,采取不提前通知走访入户、座谈调查等方式,调取贫困学生的家庭户口本、低保证明、残疾证明、病例证明等,尽力保证材料的真实性。材料取证完毕后,在保证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期限内进行公示。
(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及资助政策,尽量让该受助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杜绝出现“假贫困”现象。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在实现物质资助的同时,实现“助人育人”的目的显得更为重要。可以定期优化各种资助项目的资金和名额分配,譬如根据贫困学生占比的情况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更新贫困学生受资助人数,合理设置勤工助学、勤工俭学岗位数量,避免出现人多岗少、竞争过大的现象。同时可以考虑单独设置贫困学生奖学金,激励家庭贫困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以期达到“助人育人”的目的。
(三)加强贫困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力度,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实现“扶贫”。在资助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引导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管理驿站,通过贫困学生心理数据库的建立,长期跟踪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四)强化对贫困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国家资助、社会资助还是个人资助,对于贫困学生来讲,都是困难中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表现。对于这样的帮扶,受助者应该心怀感激。因此,应当通过感恩教育、讲座或报告等形式,让贫困学生真正从心底里珍惜并感恩这份难能可贵的帮助,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受益于社会,然后回报于社会”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
基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教育资助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关怀下成长为身心健康、素质更高的优秀人才。在资助条件和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资助的效率,促进资助政策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以实现更高目标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此,精准扶贫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将会做得更好,我们将为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公平贡献更多的力量。